《好班是怎样炼成的——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之道》后记
做这本书的冲动和想法,由来已久。只是,想法总不成熟,总在调整和修正;而冲动,来得快去得更快,虽已人到中年,依然“情绪化”严重:冲动一过,热情似乎也就难以为继。
所以,在这本书终于成形之际,作为主编,我特别想感谢的是“万千教育”的孔胜楠老师——没有她对这个思路和选题的肯定,就不会有这本书;没有她一再的追问和“催生”,这本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当然,没有她尽心尽力的编缉审校,这本书也不会有现在的面目。
也要感谢所有的参与者。尽管文末已经注明他们的信息和简历,但我仍想一一提及、念及——
张华东老师虽然任教数学,而且直到最后才“被参与”进来,但他承担了本书的“开篇”。万事开头难,他啃的,确实是一块“硬骨头”。虽然至今我仍与他缘悭一面,但他的班级管理智慧,我早在报刊上看到过。现在,通过这本书,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和体验到这种智慧,真是美好的事。
本书的创意灵感,其实来自雷震老师。他偶然间发给我的一篇稿子,让我有了最初的“冲动”,也成就了这本书的“雏形”。身为集团化学校的执行校长,事务性工作繁多,冗务缠身,但他对班级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注和理解,一直让我感动。相信读过他的第二章后,你也会有所触动。
第三章其实是本书的“样章”。来自苏州的沈兰老师已年届退休,教龄长,故事也多,情怀温婉,文思细腻,下笔如有神,加以江南特有的诗意情怀,她的文字,最先得到我的认可,也最先得到出版社的首肯,自然成了其他作者借鉴的模板。她算这本书“第一个吃螃蟹”,而且“吃相”如此优美,不愧为深谙此道的江南人。
说到“班级文化”,很容易让人感觉空泛、零碎,表面化和标签化,但何春燕、张芳军两位老师以其多年的带班经验,给我们呈现出极具创意的诠释:他们的班级文化,体现于或者说融合在班级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只张贴在墙壁上,或悬置在口号里。他们对待学生的“临场智慧”,充分体现着其挚诚的教育情怀。
第五、六章的作者们,都来自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校龄”只有一位数,但所呈现出的气象和气魄,非常美好。明确以“教育在我们之上”作为“教育信仰”,在我所走过的学校中,这是绝无仅有的。几位年轻老师的加盟,其实源自我诚恳的邀请,现在我觉得,这邀请是正确的。无论是芶鹏、欧小丽老师的“家校关系建设”,还是宁超群、许丽蓉老师的“班级生活经营”,他们的教育行为,既代表着学校的文化追求,也体现着个人的创意情怀。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批好的老师,好的班主任,这似乎可以作为明证。
第七章涉及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虽然这是我们极熟悉的话题,但真正做起来,容易流于形式和过场。来自江苏的张红和陈春两位老师提供的案例,非常鲜活,且极富创意,相信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虽然两位老师一直工作在乡村学校,但他们的视野,他们所呈现给学生的世界,并不逼仄、狭小。
第八章的主题,个人觉得比较有创意。对小学生开展“发展规划”,据我所知,虽不多见,但我觉得很有必要。回应本书的“建设”主题,我想到“万丈高楼从地起”的古话。每个孩子,都应当对自己的“生命之房”有明确的规划。而张端妹老师也的确通过日常的班级生活,对学生们作出了积极而美好的引领。
最后一章的内容,看似与班集体无关,但我一直觉得,作为班集体的“灵魂”,班主任的自身形象必然影响和决定着班级的精神风貌。作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教师”,董文华老师以其从乡村到城市的经历,既为我们呈现出她的专业发展过程,也为我们展示出她作为班主任的自我建设过程。
这样的提及和念及,其实也是我对这本书形成过程的一次回顾和重温。没有作者们的积极参与,我的所谓构想,很可能“胎死腹中”;没有作者们的倾情付出,这本书也不可能如此生动、精彩——他们就像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珍珠,原本有着各自的光芒和风采,但是为着这本书的“聚合”,我和他们有过无数次的碰撞和沟通,他们自己,也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切磋和打磨。我愿意相信,为着这样美好的“聚合”,他们的所有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尽管如此,由于编者的眼界有限,能力不济,这本书难免会有错谬之处、缺漏之憾,恳望得到各位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谢云
2015年9月,开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