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大道理也是危机公关的手段

公元前589年,晋国和齐国为争霸权而发生了鞌之战。开始是齐国狠狠地揍了鲁国和卫国一顿,两个小国着急了,拜晋国为大哥,请晋国出师救援,因为齐王之前也戏辱过晋国。后来,齐、晋这两个超级大国就在鞌这个地方发生了决战。两国的军事力量是相当的,齐国的国君齐顷公相当有把握消灭敌人,说了一句很有气魄的话——“灭此朝食”,把敌人灭掉再吃早饭。他本人连战马的战甲都没穿好,就杀上前线。结果呢,战果和气势不成正比例,士气饱满而又骄傲自满的齐国战败,齐顷公还差点被俘虏,幸亏有个下属顶替,他才逃脱。
  晋国的大军一路追击败退的齐国军队,一直追到了齐国境内。齐国没法子了,派使者宾媚人去求和,是这样吩咐的:晋国人要钱要土地都行,如果他们还不答应,那就拉倒吧。看样子,齐国打算先求和,如果敌人不答应,就拼命。
  结果,晋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要以齐国的太后为人质;齐国所有的田垄都要改成东西向。
  以对方的母亲为人质,这明摆着是欺负人;而田垄改成东西向,则是为了方便晋国的军车进入齐国境内,因为晋国在齐国的西边,这也明摆着是要灭齐国的节奏。
  齐国使者宾媚人是老老实实回去复命,还是发挥自己的危机公关能力呢?他选择了后者,他说:“贵国要拿我们国君的老妈做人质,请你们好好想想,我们是有着平等地位的两个诸侯国,我们国君的老妈也等于是你们国君的老妈,贵国的这个无理要求,不止是不尊重我们的母亲,也是不尊重你们自己的亲。”这一招狠,将对方的母亲也拉上来,估计刘邦后的“分一杯羹”是这个计策的升级版。
  宾媚人接下来又上升到国际间的人伦原则:。他首先找出理论依据,那就是列国都尊崇的典籍《诗经》,《诗经》说得好:孝子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永远激励和感动人们,“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接着又把晋国抬上盟主的位置(这也是晋国所希望的),贵国既然要成为盟主,不好意思拿着“不孝”的旗帜号令诸侯吧,如果这样,岂不是会被大伙骂缺德?
  从理论上击退敌人的第一个无理要求之后,宾媚人又摆出一个理论依据,这次还是《诗经》——难怪古人搞外交都要熟读《诗经》。《诗经》上说得好,“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我们自己的疆土自己打理,田垄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都要因地制宜。如今贵国却无理要求我们齐国的田垄走向有利于你们的军事行动,这又明摆着是违背周朝先王的教导,是不义。
  当时的晋国和齐国虽然在军事和政治上是敌对国,但彼此还是要恪守一些共同原则,更何况他们名义上还是周朝的诸侯,而当时诸侯国都要遵守的道德是“孝”和“义”。而周王的教导以及《诗经》这样的经典,是他们共同遵守的最高原则。敌我双方还是有共同的道德准则的,宾媚人看准了敌人的要求无理得离谱,因此拿着这些大原则、大道理来压他们,让晋国在正义面前无地自容。
  当然,谈判还得靠实力,最后,齐国使者摊牌:你们既然无耻到这般地步,如果不顾国际间公理和基本准则,我们齐国大不了纠集残余势力,背城决一死战,“收拾余烬,背城借一”。
  晋国也预计到自己没有力量征服齐国,于是见好就收,双方结盟。  

与针锋相对的人谈判,既要找对方的漏洞,也要找双方的共同点,找对方哪些方面违背了共同的道德准则。

文章来源:中国公关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