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耀健往事两篇

杨耀健往事两篇

作者:杨耀健

( 一)我是宣传队员

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宣传队员。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陈美云见我活泼好动,提名叫我参加宣传队,在一个名叫《亚非拉人民要解放》的节目中担任舞蹈队员。我打乒乓球、游泳、短跑不错,跳舞却不在行,没有任何基本功,僵手僵脚。那时分男女界限,与女生手拉手,我很不自在,十分腼腆。但既然是老师的要求,只得被迫上台,滥竽充数。

( 中学时代作者加入市六中宣传队)

没想到从此脱不了手。六年级,老师又派我带着两名同学,到附近王家坡地段去教唱歌曲,记得那首藏族民歌为《叫我怎能不歌唱》,原唱者才旦卓玛。我们硬着头皮去做小教员,把歌词、歌谱抄写在纸张上,悬挂在墙上,有点像“文化大革命”的大字报。那时人们政治热情高,五音不全的大爷大娘,跟着我们瞎哼,谁也不以为怪。教学两三次,他们都会唱几句,居委会还表扬我。

“文革”初期学校停课,整整三年无书可读。小伙伴找来电唱机,偷偷播放已遭禁止的中国老歌曲、外国歌曲,竟然培养起我的浓厚兴趣。中国老歌曲有味道,我学会多首电影插曲。特别喜欢的是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红莓花儿开》等,使我产生朦胧的遐想。

1969年学校复课进入第六中学,班主任何恩勤指定我担任班长。全年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立,我被认定为有文艺细胞者,吸纳其中,课余时间排练。为庆祝毛泽东诞辰准备的节目,名叫《大海航行靠舵手》,集体舞蹈。有一天我发冷发热,排练时浑身乏力,教练却叫我单独重复动作,很受折磨。

下乡前,我想拥有特长,说不定可以被优先招兵、招工,缠着母亲购买一部手风琴。那段时间,邻居一定很讨厌我,不成调的杂音,从早到晚惊动他们。好在经过刻苦努力,他们很快能听到比较像样的曲调。

到四川德昌县插队,会拉手风琴果然占上风,我成为知青宣传队主力,每次汇演前,不必去杠农活,伙食也开得不错。演出时,台下坐满淳朴的汉族老乡、彝族同胞,毫不吝啬的掌声,使我沉浸在首席独奏员的成就感中。到攀枝花当工人,我早早加入宣传队,期望经常排练,那就意味着不上班,演出时还有好酒好菜。

攀枝花职工业余宣传队

十年浩劫后恢复高考,我成为四川大学学生,连任班级文体委员,也是宣传队当仁不让的成员。我有幸为“舞禁”初开的校园交谊舞助兴,为老师、同学伴奏。多年前偷听的被禁舞曲,这时派上用场。校、系学生会联欢演出,我不用再去费力蹦跳,而是舒服地坐在靠背椅上,轻松地触动手风琴键盘。

川大宣传队

我喜欢宣传队。一是宣传队里总有漂亮的女生,令人心情愉悦。二是其机构松散,自由自在。三是可少出工,多得补贴和实惠。更重要的是,出头露面的宣传队生涯,奠定了我的自信心,铸就了我的厚脸皮。此后,无论是小会大会发言,还是在电台现场录音,在电视台出镜,鄙人都犹如闲庭信步,从容不迫也。

(二)逃离“重灾区”

知青生涯结束后,我到攀枝花市参加工作,捧上了铁饭碗,但内心的喜悦还没有褪尽,很快又陷入忧虑之中。

据了解,由于攀枝花是新兴的重工业区,吸收的女工少,致使该市的男女比例为200:1,严重失调。星期天去街上转半天,难得碰见几个女的,一打听都已名花有主,没想头,所以那里的小青年遇上任何未婚女性,都毫无例外给她们打满分。

这局势的确令人恐慌。人生中有那么几年,就是想谈恋爱,弟兄们因此垂头丧气,一天到晚连话都懒得说。那时反帝反修,提倡早打大打,年轻人原打算死在战场上的,不料还有个人问题需要解决,颇伤脑筋。

有一天好消息传来,说是新开张的河门口商场招收了一批女营业员,相貌出众非同小可,其中有位姓张的女子,比样板戏里的李铁梅还漂亮,值得一看。于是休息那天,平日邋遢不堪的弟兄们都心照不宣地打扮起来,换上干净的劳保服,里面罩着舍不得穿的硬领白衬衫,讲究的还用香皂洗过脸。等收拾停当,我们方才踏上“访美”之路。

清一色的“和尚队“

进入商场,果然见到姑娘的倩影,听见轻轻颤动的笑声,弟兄们呼吸急促,快步走向柜台,装着挑选商品,实则为了一睹芳颜。摸着良心说,那几个售货员很一般,姓张的从背影看还可以,转过身来并不怎么样,在重庆随便找一个也比她强,然而她却相当傲慢,对弟兄们爱理不理的。这也难怪,物以稀为贵嘛,听说她后来做了团长太太,小青工岂能高攀?

又有一次,矿山机械厂宣传队要演出,弟兄们来回走了十里山路,仅仅要看女演员出场亮相,回去做个玉楼香泽的好梦。解解眼馋,如此而已,该厂有数千独身男子,你我这些外单位的人哪里插得上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数年大家还是光杆一个,愁肠百结未老先衰。好心的领导也给上级打过报告,恳求恩准多招女工,以解这个“重灾区”的燃眉之急。不料批示下来,号召“先生产,后生活”,好像我们没有什么安家立业的必要,只管出大力流大汗,你说气人不气人?说起来咱们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大彻大悟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诸如世界观、人生观等等,但要做到小彻小悟反而很难,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平添了许多烦恼,活得挺累。一见有办法的人不知从哪里讨个老婆回来炫耀,弟兄们心里直冒酸,拒不去喝喜酒,赌气去抬铸铁水管。

粉碎“四人帮”后苍天裂开了一道缝,国家恢复了高考制,我努力搭上末班车,急切逃离了“重灾区”,否则也会成为“老大难”。听说后来攀枝花采取积极措施,实现了阴阳平衡,弟兄们陆续做了新郎,我由衷为他们祝福。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家简介:杨耀健 男,汉族,195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重庆市作协会员,曾任《重庆文史资料》副主编、副编审,重庆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代表作有:《宋氏姊妹在重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没有公开的秘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虎!虎!虎!》(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史迪威与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杨耀健自选集》(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西南局第一书记》(重庆出版社出版)、《解密飞虎队》(重庆出版社出版)、《商界集萃》(重庆出版社出版)、《春风又绿两江岸》(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陪都人物纪事》、《名流写真》、《重庆——中国西部明珠》、《宋庆龄在重庆的故事》、《重庆与名人》、《巴渝轶闻掌故》。

主要获奖作品:《宋氏姊妹在重庆》1989年获建国40周年重庆文学奖,《热土纪事——评作品集〈点击重庆〉、〈走近重庆〉》获重庆市第二届文学奖评论奖,长篇小说《西南局第一书记》获重庆市第三届文学奖提名奖。

(0)

相关推荐

  • 【作家在线】| 浬鎏洋作品:黑熊王子

    Number3 黑熊王子 他傻呆呆地坐在林子里,眼神直勾勾的,雕像一般.嗡,一只野蜂叫着飞来,落在他的鼻子上,他不耐烦地挥起前掌,野蜂飞走了.他真想倒在草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觉.然而,成群的野蜂轰炸机一样 ...

  • 红化漫忆之八

    文艺宣传队红化漫忆之八 当年红化的文艺宣传队是相当活跃的. 因时代.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领导和群众都对这种自娱自乐的乌兰牧骑式的宣传队非常喜爱. 当时红化的厂宣传队颇具实力:乐队队员中,管乐有萨克斯 ...

  • 浬鎏洋:智慧狐狸

    偷猎者涌进了山林,对小动物们进行疯狂的猎杀.智慧的狐狸面对这种生存危机,自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它们还能救助猞猁呢!快去看看吧!     偷猎者们的大本营在山上被野兽洗劫一空.他们还不罢休,又调整了战略, ...

  • 【西南作家散文】吴俊凯/记忆中的书院街

    西南作家散文 记忆中的书院街 吴俊凯(四川邛崃) 我曾经在一中校,即现在的文昌中学住了9年,因此书院街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条必经之道. 那时的书院街大约保持了民国时期的格局,小小的屋门,深深的庭院,几方天 ...

  • 杨耀健:基干民兵想立功(外一篇)

    作者插队时在知青农场留影(作者提供) 基干民兵想立功 作者:杨耀健 插队那年我19岁,在同龄人中算是长得高大的,首批被编入基干民兵.时值十年浩劫后期,阶级斗争之弦绷得极紧,白天搞"农业学大寨 ...

  • 杨耀健:鲁祖庙茶馆往事

    鲁祖庙茶馆往事 作者:杨耀健 茶客 历史悠久 帮会堂口 鲁班原名鲁般.公输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又称他为鲁班.他出身于工匠家庭 ...

  • 杨耀健:望龙门码头曾经辉煌

    1940年望龙门码头 望龙门码头曾经辉煌 作者:杨耀健 望龙门不是老重庆的一道城门,本是一条街巷,在此可以看到长江南岸江中的龙门浩,因此得名.所谓望龙门就是望见对岸的龙门浩.这个龙门历来很有名气,&q ...

  • 杨耀健:悠悠白鹤梁

    重庆市"文化遗产 赋彩生活" 征文大赛优秀奖: 悠 悠 白 鹤 梁 文/杨耀健 涪陵白鹤梁石刻 心仪白鹤梁已有多年,乘江轮经过涪陵亦有多次,均因时机不凑巧,那号称"天下一 ...

  • 杨耀健:老重庆春节掌故

    老重庆春节掌故 文/杨耀健 一 老重庆的春节,自立冬开始筹备.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各家各户纷纷腌制腊肉.香肠,磨汤圆面,一年再穷,过年也不愿马虎. 从腊月廿三日祭拜灶王爷起,就算是"过小年&q ...

  • 杨耀健:朝天门的昨天

    晚清时期的朝天门 三教九流大集市 旧时重庆朝天门码头下,枯水季节两江之间退出的一大片沙滩,被称作沙嘴.由于这里过往的旅客多,船工.挑夫之类的下力人也在这里出入,小商小贩看到商机,便在这里搭棚为市,以木 ...

  • 杨耀健:生逢写作

    生  逢  写  作 文/杨耀健     我自幼喜欢文学,小学住读,晚间熄灯后还躲在被子里用电筒读小说,四年级就成近视眼.读书多,我成了同学们的"故事大王",作文占上风,常被老师推 ...

  • 杨耀健:我做市政协委员

    我做市政协委员 图文/杨耀健     2008年1月,作为市管干部,我被遴选为政协重庆市委员会第三届委员,界别为特邀,联系民族宗教界.当我作为政协委员,走进雄伟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听到军乐队演奏国歌时, ...

  • 杨耀健:怀念莫怀戚同学

    怀念莫怀戚同学                  作者:杨耀健 一 我和莫怀戚是川大中文系82届同学,四载同窗,毕业后又常聚会,对他颇有了解.岁月如水,淘去了无数旧事,但关于他的一些龙门阵,我却没有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