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里的古原、古道、荒城,到底是哪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后在大雁塔慈恩寺里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居易,在真正少年的16岁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送别名作,成为赋得体诗中的巅峰绝唱。赋得体,并不一定是考场上临场发挥的命题作文,也可以是日常的押题习作。
《唐才子传》中说白居易【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唐代文人有【行卷】的风气,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或学界名流,以求得这些贵人、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提高录取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白居易在大约16岁的时候来到长安,带着诗文拜见名士顾况,当时的顾况任职著作佐郎,主管著作局,掌管撰拟文字,其中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得到顾况的惊叹和赞赏,从而千古留名。可见这首诗并非应试之作,很多关于此诗的解析里说它是考场作文其实是不准确的。
尽管有顾况的赏识,但由于白居易未能得到持续有力的引荐,虽然在长安居住了三年,他却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出路,于是只能黯然离开,回到江南。
直到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他才考取进士,再次来到长安,从此踏上仕途,这一年,他29岁。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中说自己【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说明他27岁才开始参加科举选拔,那么此前的诗文都应算是日常习作。
唐德宗时期都有哪些著名诗人?
贞元六年……李贺出生。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贞元七年……韦应物卒。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贞元九年……刘禹锡登进士第。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贞元十二年……孟郊登进士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贞元十五年……白居易登进士第。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贞元十九年……杜牧出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居易16岁来到长安时,唐德宗名义上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平定安史之乱后刚刚继位没几年。回纥帮助大唐收复长安时曾有约定,土地城郭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最后的结果则是【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杜甫诗:【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战乱后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所以,荒城,其实说的就是长安。
长安城周边,有白鹿原,神禾原,少陵原(凤栖原),乐游原,八里原(蓝田原),铜人原(洪庆原),龙首原,五陵原(咸阳原)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原,唐代最有名的就是乐游原。
由于离长安城最近,且地势高耸,百里关中尽收眼底,唐人登高望远,西边有危云百米的总持寺木塔(木塔寺),东边就有乐游原,许多诗人都曾留下关于乐游原的诗篇。比如张九龄【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杜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哪里的晴翠能够接荒城,还有离离原上草呢?
那就只有乐游原。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大唐把镇守西域分治天山南北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精兵大量调回内陆,同时也调回陇右和河西驻防吐蕃的军队。这时候吐蕃趁乱攻陷了陕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西域的边军和内陆就被切断了联系。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太可能出现当年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陕西都出不去了,何况阳关。另有李商隐的诗写【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如果从长安往西送别友人,送出一天的路程,一般送到咸阳古渡都算很远的,更不可能跨过古渡送到咸阳原。
况且还是又送王孙去,不是送别戍边军使,是送贵族子弟。安史之乱导致大量汉人南迁,都是往南走,西边根本过不去。所以,远芳侵古道,说的应该是长安城向南穿越秦岭通达江南的古驿道,而乐游原下的古驿道,过蓝田,经商洛,通南阳,就是秦楚相争的武关道。
当年一个16岁的弱冠少年,越长江,溯丹水,经古道,初入长安,必经乐游原,看到的却是一个百废待兴满目萧条的荒城长安,和惶惶南下的贵族子弟,这些场景自然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年的离草送别诗。
清代康熙年间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评论此诗:【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
一个还未参加科举的少年,在家潜心刻苦研读,甚至读书读得【口生疮,手磨茧,弱冠而发皆白】,还没来得及见识世事狡诈,官场黑暗,恐怕很难一挥而就写出讽喻小人的送别诗吧。
而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的父亲清末诗人俞陛云《诗境浅说》就评论的更为全面一些:【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见仁见智,无所不可。】
白居易到长安之前,一直在安徽的宿州符离度过少年读书时代。江南的莺歌燕舞,烟雨阡陌,培养了诗人的多愁善感,那是一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白居易,如果不渡黄河,不入长安,如何能写出意境悠远,宽然有余的大气萧瑟?
唐代五言诗赋得体中,唯一可以和白居易这首离草诗伯仲媲美的,恐怕只有下面这首诗了罢,一南一北,意象相对: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