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方向在哪里?
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乡村衰落问题。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亿,这一天也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人口日”。196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例是33%,到2016年,已经增长到54%,其中,亚洲和非洲是增长的主力。这也意味着,如今已经突破70亿的世界人口中,有超过33亿的人生活在乡村。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乡村衰落问题。
农村衰落: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从欧洲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再到亚洲,城乡差距都在不断地扩大。例如,在尼日利亚、印度和墨西哥,越来越多因为贫穷未接受教育的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寻求财富。
Source: World Bank Open Data
过去30多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和农村都在进步,但他们的起步却不太均衡,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收到的公共和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额70%以上。社会财富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也不太均匀,2011年,城乡收入比为3.13:1。
在去年,有将近1.7亿的农村人口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他们中多数是青壮年。根据nature的数据,在中国,每年弃耕的农田达到200万公顷;在2015年,中国有6000万的留守儿童和5000万的空巢老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小城镇一直在衰落。当机械化、公路和汽车到来时,农民会绕开附近的小镇,而开车到城市去购买种类更加多样的日常用品。农业技术和化肥解放了许多农村劳动力,因此他们来到城市从事赚钱的工业和服务业工作。
在美国,农村每10万人对应39.8名医生,而城市每10万人对应53.3名。农村的财富水平也导致了健康问题的加剧:美国农村的年平均收入比城市少9242美元,有25%的乡村小孩生活在贫困之中。
乡村振兴的四个重点
中国的“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四个方向:
形成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政府需要同步倡导城市化和村镇化,使乡村和城市居民在资源、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农村居民需要相关平台,使其既能工作或经营自己的企业,也能兼顾家庭和耕地。小城镇可以作为桥梁,为偏远村庄提供教育、卫生、信息和行政服务。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两者都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
鼓励“自下而上”的举措
农村发展需要一个具有远见卓识且全心全意的、由地方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团体,包括愿意无私地共同合作的企业家、车间所有者和农民。公平必须得到尊重。开发村庄必须是为了当地人着想而不是投资。
必要时进行移民搬迁
必须接受的一种情况是,一些位于不宜生活处的村庄有必要移民搬迁,这也是中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深谷或山区路况较差,供水不稳定,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如中国西北的秦巴山区和西南喀斯特地区),一般而言,这些地方的村庄总是经济疲弱。
这类村庄的人口可以迁入附近交通、土地和公共服务较为方便的农村社区。安置贫困人口时应注意:必须尊重民众的意愿。
用科学计划指导乡村振兴进程
研究人员必须了解导致乡村衰退的因素以及乡村对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反应。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模拟来监测乡村发展。需要了解不同形式的土地整治工程的有效性。各部委、机构和企业应促进涉及规划、管理和工程的多学科研究。
乡村振兴的中民投方案
广袤的农村已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今年年初发布的2018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以负责任投资的理念,中民投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紧贴社区,深耕乡村,积极打造新业态,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表示,中民投整合多元产业,并借助全球资源配置,将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共同孕育出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新模式,给中国乡村发展赋能。
目前,中民投正整合公司布局的多元产业,升级形成新业态,包括基于居民社区的创新服务业态,助力乡村振兴的“五下乡、一进城”整体解决方案、分布式新能源、健康管理。
“五下乡、一进城”即以资本下乡为引领、文化下乡为入口,打造电商下乡的驿站,农科、教育下乡的渠道,健康医疗下乡的平台,并建设农产品进社区的小型集散地,创造就业机会,协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乡村,中民投通过投资建设乡村文化综合体,以乡村影院为核心,涵盖唱吧、书吧等多种文化娱乐业态,打造成为乡村文化生活服务中心。同时汇聚医疗、电商等业态,并构建直通城市社区的特色农副产品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协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有了文化生活,才能真正聚集人才、产业,形成健康的、可持续的现代乡村生态。”董文标表示。
新闻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