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8章 庙湾之战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八章

庙 湾 之 战

红二十六军第二团成立后,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制订了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具体计划和步骤。首先,肃清照金腹地及根据地周围地区的反动民团和政权机关,创建新苏区,以开辟苏区周围更加广大的游击区。其次,广泛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

在肃清反动民团的问题上,刘志丹高瞻远瞩,用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了对民团应区别对待的正确意见。他认为,凡与我军为敌对抗,我军有力量消灭的,就要坚决消灭之;我军暂时消灭不了的,待我军力量成长壮大,再消灭之。凡向我军示好,愿意保持中立的,我们尽量去争取他们,维持好现存关系,以便我军能集中力量,去消灭最顽固最反动的民团武装。

陕西省委根据刘志丹的意见,派机智灵活的李妙斋作为红军的谈判代表,前往与红军有统战关系的庙湾夏玉山民团谈判。

李妙斋去庙湾谈判时,正值红二团突袭焦坪民团之际。刘志丹及所有红军将领们,都对李妙斋的安全十分担心。夏玉山外号夏老幺,虽然没有与红军直接对抗,但毕竟是一个翻脸无情的土匪头子。

李妙斋沉着机智,夏老幺也想保存实力,因而双方谈得很成功。双方约定:两家继续交朋友,互不侵犯,互通情报,互行方便。
部队消灭了焦坪的民团后回到照金附近,李妙斋也从庙湾镇回来了。

刘志丹见到他后说:“我们正准备给你开追悼会,你可算回来了!”

根据李妙斋的报告及了解到的情况,庙湾镇民团的实力比较强,团丁多是惯匪,民团的炮楼上垒了许多枪眼,在窑洞的土墙上挖了许多洞,防御工事坚固,地形险要,宜守不宜攻。而红军力量很弱,又没有重武器,如果攻打庙湾民团,不易成功。

杜衡在根据地逐渐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头脑开始发热,又把他那一套“左”倾盲动理论搬出来,大讲利用大好形势打大仗,创造红军的战绩,加快建立根据地的步子,提出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消灭根据地周围的豪绅地主武装,极力主张红二团攻打庙湾民团。

富有军事经验的刘志丹和杨重远等,主张暂不打庙湾,并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庙湾是夏老幺的指挥总部,团丁多是惯匪、地痞出身的亡命之徒,占据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碉堡,目前红军无力吃掉它。二是夏老幺过去和红军有过来往,曾与游击队保持着互不侵犯、互报敌情的统战关系,他曾卖给红军物资和弹药,如果硬打,势必破坏这种统战关系,给红军活动带来困难,给根据地老百姓带来危害。

但是,杜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凭借着红军政委的权力,强行下令攻打庙湾,制订的作战计划是步兵从山上往下打,骑兵由河川向上冲,两面夹击,进攻敌人。
1933年1月17日晚,红二团分两路向庙湾行动。由于事先对山路距离估计不足,步兵虽先行出发,拂晓前却未能到达庙湾后山,而骑兵已按时进入阵地。

时至清晨,战斗还未打响,显然已失掉偷袭机会。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骑兵连误认为步兵已与敌接火,立即发起攻击。

红军战士大多都久经战火锤炼,十分勇敢,发起冲锋后便冲到了庙湾街里。骑兵连长曹胜荣、指导员张秀山,更是身先士卒,率骑兵连从河川冲到碉堡的下面,利用街道旁边的小土坡,接近到距敌炮楼只有四五米的地方,直接冲向敌人碉堡。敌人见红军攻势凶猛,立即龟缩进三个碉堡里,居高临下,用猛烈的火力阻击红军。

此时,刘志丹带领主力从山上压下来,投入激战。但是,由于红军没有炮,缺乏攻坚能力,虽经多次强攻,终未奏效,部队伤亡严重。

下午,战斗仍在继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红军本应立即撤出战斗,但团参谋长郑毅不让撤,盲目硬拼,又重新组织突击队进攻。人人肩挂二尺红布头标志的游击队,协助主力红军发起多次强攻。游击队反复冲锋四五次,结果每次都被敌人用手榴弹压了下来。敌人把碉堡的门堵得很死,红军只有一些简陋枪支,没有重武器,碉堡打不开。张秀山就用驳壳枪向敌人炮楼的枪眼里射击。

在激战中,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连长曹胜荣,被敌人枪弹击中,英勇牺牲。

敌人的一颗子弹从张秀山的胸部穿过,他前胸后背顿时不断地向外冒血,嘴里也吐着血,当时就昏了过去……

庙湾一战不但没有拔掉夏老幺民团据点,反而使红军伤亡了连长、指导员及战士三十余人。战士们对杜衡,郑毅意见很大,纷纷要求他们检讨失利的原因。战斗失利主要是因为决策者杜衡打倒一切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指导,但他为了平息众怒,采取丢卒保车的伎俩,硬是把错误责任推在参谋长郑毅身上,随即将其撤职。

郑毅曾在冯玉祥部当过营长,喜欢打大仗,不懂游击战术,他错误地高估了红军实力,使部队受到惨重损失,理应负一定的责任。但是,杜衡集错误于参谋长郑毅一人,也实在难以服众。

撤了郑毅之后,其他指战员坚决要求刘志丹出任团参谋长。王世泰也公开表示,如果不任命刘志丹为参谋长,他自己就辞职。杜衡迫于大家的压力,不得不任命刘志丹为团参谋长。

郑毅随即被任命为步兵第一连连长,在之后的一次激烈战斗中,英勇牺牲。

庙湾战斗使部队损失很大。骑兵连连长由强世清接任,张秀山因身负重伤,指导员由杨重远担任。随后,红二团返回照金休整。

照金地区因连年灾荒,群众生活已很艰难,一下子要解决这么多红军的粮草就更困难。红军经过短期休整后,决定留下步兵配合游击队组织发动群众,开始建政的准备工作,骑兵连单独向宜君方向活动,伺机消灭敌人,夺取一些粮食和物资。

骑兵连离开照金向北开拔,夜间宿营衣食村的半山坳里。

半夜,夏老幺带民团突然袭击了这里。枪响之后,红军战士们仓促应战,战马狂奔乱叫,阻击无法展开,只得向后山梁撤退。等部队摆脱敌人的追杀,战马已损失过半。骑兵连绕道宁县、正宁,重新回到照金。骑兵连遭遇夏老幺民团袭击,主要是指挥员麻痹轻敌,选择了不利骑兵战斗的宿营地。如果他们当晚把部队向北再拉出几十里,就完全可以免遭敌人夜袭。

对此,刘志丹和王世泰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只是强调要总结教训。

但是,强世清却为此自责内疚,坚决要求辞职离开部队。经再三劝阻无效,最后,刘志丹同意他回安定县老家打游击,骑兵连长由杨琪继任。

红二团连续出击,促使以照金为中心的根据地迅速扩大,地方游击队相继成立,并主动配合红军作战,威胁着国民党在这里的反动统治。

敌人先后调动骑兵团、警卫团、特务团配合当地民团,以孙辅诚为总指挥,向红二团发动“围剿”。

面对十倍于红军之敌,究竟应该怎么打,红二团党委存在着意见分歧。以刘志丹为首的一部分人主张避开敌人的锋芒,跳出照金,到外线寻机作战,调动敌人撤离根据地,这样可以争取主动。杜衡的意见是坚守根据地,打防御战。

最后,杜衡否定刘志丹等的正确意见,执意把部队拉到芋园,待敌进攻时实施反击。结果,坐失良机,致使红二团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1933年1月28日,在照金大崖子,杜衡给中共陕西省委写信说:

今天我要严重指出,省委对于二十六军的工作,必须用布尔什维克的警觉性加以严重注意,再不派几个得力干部帮助工作转变,只靠我一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我是不能担任这个职务的,因为我在军事上完全不懂,政委在军事上与团长负同样的责任,因为这个问题,这次军事作战中的损失,使我在战斗员中的威信削弱了。

2月2日,省委委员金理科在向省委报告关于红二十六军及边区工作概况时写道:至于部队里的领导,因为励君(杜衡)对军事不懂,所以建议省委很快派遣政治军事人才到部队来,同时建议马上派一批政治和军事上的人才到游击队来,并派得力的同志负责特委的军委工作。

此时,敌骑兵团、特务团各一营协同庙湾民团分三路包围红二团驻地上芋园和下芋园,红二团被迫进行抗击。敌人火力很强,步枪、机枪、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像雨点似的射来,眼看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部队决定边打边向山上撤退。

不料后路又被夏老幺民团截断,形势相当危急。幸好,渭北游击队及时赶到阻击了夏老幺民团,这才使红二团跳出了合围。

这次战斗,红军伤亡了一些战士,丢掉了四门榆木大炮,暴露了行踪。不过,敌人抢榆木大炮时,被红军的火力杀伤不少。

榆木大炮是刘志丹发明的。他看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震慑不住敌人,让战士用榆木做了四门大炮的炮型,外边用红布套上,行军时由骡子驮运。群众看见后,为红军大造舆论,高兴地说:“红军有大炮哩!看民团还猖狂不?”当要攻击据点时,就抬出来支着,迷惑敌人,以助军威,起了一定的作用。

芋园战斗,是杜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第二次碰壁"这次战斗,不仅使红二团失掉了作战的主动权,而且使根据地蒙受了重大损失。

根据地的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反动气焰所吓倒,他们在当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领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骚扰袭击夏老幺民团,搞得夏老幺民团昼夜不宁,不久便撤离根据地返回了驻地。

芋园战斗后,红二团退到党家山一带。敌人又尾追了上来,红二团又北上庆阳、合水一带。

在红二团转入外线作战后,大部分敌军尾追而去,但四县民团和地方民团还在疯狂地搜捕红军伤员。整个照金革命根据地,处于危险之中。李妙斋组织群众,先是把庙湾、芋园之战负伤的红二团战士转移到较为隐蔽的龙家寨,由于严加保密,尽管敌军到处搜查,但都没有找到伤员的下落。

晚上,当敌人撤走以后,群众又协助李妙斋带领的游击队,用骡子把伤员安全地转移到兔儿梁后面的长梁上,安顿在一个烧木炭的破窑中隐藏起来。由于和李妙斋之间建立的良好互信,从四川逃难而来的一家人主动为伤员送饭。虽然为躲避敌人的搜捕伤员转移频繁,但由于群众的精心照料,伤员们恢复得很好。

骑兵连战士温治国是神木县温家川人,在庙湾战斗中腿上负了重伤,红二团走时,把他寄放在老百姓家里养伤。当土桥的民团来清剿搜查时,房东老太太就护在温治国的身上,对民团说:“这是我儿子,生了重病,正在发汗,不能掀被子。”

敌人不信,推开了老太太,揭开被子一看,腿上有枪伤,就对老太太说:“这是你的什么儿子?明明是红军的伤兵!”说完,就把温治国拉到院子里残忍地枪杀了。

过了几天,李妙斋通过情报得知反动民团要到兔儿梁来搜查,便连夜组织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把伤员安全转移到黑田峪村。黑田峪村建立了很强的党和群众组织,伤员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一天早晨,庙湾和柳林民团乘着大雾,联合起来到黑田峪村“清剿”。李妙斋组织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雾里搀扶伤员们上山。敌人扑了个空以后,就在群众身上撒气,黑田峪的群众任凭敌人打骂,没有一个人说出伤员隐藏的地方。

庙湾及柳林民团以为赶走了红军便万事大吉了,却不曾防备足智多谋的李妙斋利用这个特殊时期,假借马栏土匪头子杨谋子的名义给柳林民团团总杨老十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红匪”已被赶走,我愿意率部在玉门村接受柳林民团的收编。

杨老十果然上当,当他兴高采烈地率领二十多名团丁马不停蹄地赶到玉门村时,当即便被早已埋伏多时的游击队全部歼灭。游击队这次突袭毙敌二十余人,击毙了反动民团头子杨老十,鼓舞了照金苏区军民的信心。同时,游击队的行动吸引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力,为主力红军机动灵活地进行外围作战赢得了时间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反“围剿”的日子里,李妙斋率领照金、香山、旬邑、淳化等游击队与反动民团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游击队神出鬼没,机动灵活,对敌人的有生力量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有时,游击队还深入反动民团的老巢,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痛击,搞得敌人坐卧不宁,相互猜忌,相互埋怨。

随着革命热潮的高涨,反动民团也纷纷逃出照金革命根据地,敌人精心策划的“围剿”阴谋在李妙斋灵活机智的指挥下被根据地的军民粉碎了。

1933年3月3日,红二团从北边返回照金。

相关阅读

作家和谷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出版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后记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引言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章 腥风血雨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2章 陕甘游击队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3章 奇袭照金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4章 主力北上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5章 两当兵变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6章 返回亭口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7章 找到红军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8章 转战陕甘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9章 西华池起义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0章 集结照金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1章 白色恐怖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2章 芋园游击队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3章 武字区

和谷《照金往事》座谈会在照金举行
视频|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首发签售会举行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4章 渭北苏区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5章 陕北特委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6章 红二十六军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7章 火烧香山寺

来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版

 和 谷

和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顾问,黄堡书院院长。《市长张铁民》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作《和谷文集》14卷、《柳公权传》、舞剧《白鹿原》等多部。作品译为英文、法文。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0)

相关推荐

  • “红色故事” 征文 | 抛头洒血播火种,慷慨悲歌为苍生 | 作者:曹国平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文/汪德仲 一九三五年一月七日,中央红军一军团二师六团和中央机关进驻遵义城.一月十五至十七日,中央在遵义举行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为迎接新形势的发展,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必须北上. (一) 一九三五年二 ...

  • 史海钩沉《成安保卫战》

    点击关注上面"冀南文学"欣赏更多文学作品 ---------------------------- 成安保卫战 常运锋 1937年,正是数伏连天的时候,一个惊天消息撼动了地处冀南腹 ...

  • 邓子恢陈天章同志在莆田革命事略

    一九三○年夏季,中国大陆发生一场翻腾着难忘的历史浪花,即"立三路线",这条路线在党内的统治时间很短(不到四个月时间),但闽西地区,它却招致了军事上的失败,使主力红军蒙受重大损失,消 ...

  • 陕甘游击队短短十个月历史,屡遭挫折、四易总指挥,多次打破进剿

    游击战是弱小的武装同强敌作战的主要形式.陕甘游击队成立后的前两个多月,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取得胜利.但中共陕西省委在"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指导下,不顾客观实际,指示陕甘游击队 ...

  • 李林:二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贺龙:这个女同志很不简单

    二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贺龙:这个女同志很不简单! 现在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烈士陵园中,矗立着一尊英姿飒爽.提枪骑马的女英雄塑像,她就是被称为二战史上著名的,也是唯一的一位归国华侨抗日民族女 ...

  • 他从班长一跃成陕北红军第一位最高军事领导,刘志丹:我帮你

    红军第26军是陕北第一支正规红军部队,它的前身是由陕甘游击队改编而来. 这支部队在任命最高军事领导上有些"儿戏",此话从何说起呢? 1932年,陕西省委常委杜衡到陕甘游击支队,落实 ...

  • 红军遵湄绥游击队

    (上) 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 3月5日,在遵义老城杨柳街(现在的红军街),"红军遵义湄潭绥阳游击队"宣布成立. 红九军团政治部黄火青主任,派军团地方工作部部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7章 火烧香山寺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七章 火 烧 香 山 寺 香山寺是陕甘两省边界闻名遐迩的古迹,位于耀县西北四十五公里的庙湾镇境内.耀县香山寺又称大香山寺,由龙泉寺.白雀寺.云崖寺等三大古刹群组成,排殿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5章 陕北特委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五章 陕 北 特 委 渭华起义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派遣领导过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的谢子长.刘志丹回陕北,参加陕北特委的领导工作.1931年秋,红军晋西游击队在陕北收编保镖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4章 渭北苏区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四章 渭 北 苏 区 三原武字区被敌人占领后,习仲勋和渭北特委书记李杰夫一起,带领武字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紧急转移到心字区. 很快,心字区也遭到敌人的"清剿&qu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3章 武字区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三章 武 字 区 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渭北平原上渐成燎原之势,特别是三原县中共组织得到恢复与发展,对耀县及照金地区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腹地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0章 集结照金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章 集 结 照 金 1932年3月23日,陕西省委书记杜衡派李艮到陕甘游击队巡视,并令其担任政委. 李艮,陕西长安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长安县五楼区委书记.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4章 主力北上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四章 主 力 北 上 寺坪村后的山峰为照金山,因每年春天悬崖上开满山桃花,当地人也称之为桃堡.环照金山有两条几公里长的深沟--寨子沟和老君庵沟,沟顶直通兔儿梁.沟里有的两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引言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引  言 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因隋炀帝曾率金戈铁马巡边至此,叹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从此,这块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地方,便被称为照金&quo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后记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后  记 自幼在家乡,我常听祖辈们叙说北山照金闹红的故事,令人心生敬意.以种地为生的先人,也常吆骡子驮炭贩盐运瓷器,途经耀州,照金至甘肃省一带,沿途流传的照金革命故事乡人耳 ...

  • 听书 | 和谷:文史散文新著《唐朝背影》之一

    一 混 血 王 朝 01 在咸阳城西北 125 公里外的田地里,埋葬着前秦君主苻坚. 公元 3-6 世纪,中国北方政治混乱,战争不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期--战国的几个国号在这个时候又重新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