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海参》
寻找《白海参》
好久不读书了。那天看到作家邓刚在公众号里的文章《读书使我当作家》,一时想了很多。
我给他留言说:
“我读您的书不多,但《白海参》读了很多遍。”
这本书我年轻时确实读了很多遍。生长在海滨城市,却因身体条件不能走近大海,我只能看《白海参》,过过踏浪戏波的瘾。还因为我的小舅就是海碰子,我小时候常常吃到小舅下海捞起的海参鲍鱼。我读着有海腥味的文字有感情。
想不到邓刚老师给我回复说:“那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曾对人说过,如果我快要离开世界时,就读这本书离开。你不用读我别的东西了,这本书足够了哈。”
我好惊喜,最爱读的书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书,书海文山,怎么那么巧,我就遇到了这本书呢。
但是我现在想,那时还是没读透,不然我的文学造诣说不定比现在高多了。
记得那部作品还在我家的某个地方,它发表在一本杂志里,不是《收获》就是《十月》。我一定找得到,我一定要多读几遍,读出精髓来。
于是我把家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在角落里压了多少年的纸箱里找到了几本八十年代的《收获》和《十月》。我一本本地在目录里查找,找 几遍都没有。我的心一下坠进了冰窟。我拼命回想,是不是许多年前借给别人看,没有收回来,或是收回来了放在别的地方?几十年了,那书杳然无踪我也没说惦念过,但此时此刻,我立即就要找到它,仿佛没有它我就过不好这一生了。
没有纸质的,有电子版的也行啊。我立即上网,在搜索栏里打上“白海参”,出来一堆能吃的海参。我又打上“邓刚小说”,总算出来几条能读的,找到在线阅读,点进去就没有下文了。再找电子书下载,为此加了会员,还下载安装了阅读器,打开竟是乱码。我一面失望一边点赞:优秀作家的书就得保护,凭什么让人在网上白看?保护作家的知识产权才能让作家有动力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更多的精神财富。这就像鸡下蛋一样,不喂食,只捡蛋,把鸡饿死也就没有蛋了。
那就在网上买这本书吧,我进入孔夫子旧书网。我的妈呀,一本半旧的《白海参》原价1.9元,卖家要价180元!有便宜点的,都卖光了。我正在悔恨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宝书,以致沦落到被勒索也得就范的地步,这时无意中扫到一行字:当代1987.2 邓刚长篇小说:白海参。什么什么什么?当代?1987.2?我刚才找《收获》和《十月》的时候看到旁边有《当代》啊!
我立刻把收拾好的杂物又扒拉开,打开了纸箱,找到了《当代》1987年第2期,翻到第二页,目录最前面就是长篇小说《白海参》,那一刻,我乐得快哭了。我的个天,这么费劲巴拉找到的书,我可得好好希罕希罕,把它细细咀嚼,吃进肚里。
从现在开始我要读书了。
这里有米,请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