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第五章 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刘吉善教授继承了家族的学术经验,并将之发扬光大,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宗金鉴》、《医学衷中参西录》等著作都有深入的研究,临证方药应用形成了独特的规律,特别是对脾胃病等总结了一套诊断治疗的系统方法,参加工作后凭借扎实的中医功底赢得了广大病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刘吉善教授擅长运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并能融会《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立法处方,直击病患所在,疗效卓著。刘吉善教授处方能化裁古方,尊古而不泥古,融合现代药理研究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灵活用药。善于拆分与融合多个方剂和方意,扶正与驱邪并举,治病与防变兼顾,顾此而不忘彼,充分发扬了中医“治病”、“防病”、“防变”相结合的先进防治手段和思想。

1 四诊合参,衷中参西 《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刘吉善教授认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不可偏废,需综合判断,四诊合参。如忽略掉其中一诊,可能将失去重要的疾病信息。现代医学的 X 线、B 超、CT 是“望诊的延伸”,是中医诊断的重要补充、参考和延伸。

2 与时俱进,中西互参 刘吉善教授不仅善于学习、剖析前人经验,对现代医学进展也有所掌握。对张锡纯的衷中参西理论很是推崇,善于从现代中药药理方面结合中药药性使用部分中药。在临床中,注重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常常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加入相应的中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面,加用乌梅、黄芩、黄连、地榆等现代药理证明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抑菌作用的中药;在治疗泄泻时,加入黄连、白头翁、马齿苋等;治疗头痛失眠时,加入玄胡;治疗久咳不止时,加用罂粟壳;治疗脂肪肝时,参照中成药血脂康的治疗思路,加入神曲等等,临床多有验效。

133 整体治疗,调和致中 刘吉善教授认为,脾胃居中焦,脾升胃降,在三焦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脾胃致病,必然会影响五脏的正常功能,故强调整体治疗。同时,五脏的功能状态,在生克制化的关系下,保持着动态平衡,故在治疗脾胃病时强调整体治疗,以平衡阴阳,调和致中,中和则万病通。

如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刘吉善教授认为不能单从脾胃着手,主张从肝、肺、肾论治,宣畅肺气,疏肝实脾,轻泻肾火,临证善用家族验方“藿香陈皮散”和温胆汤加减,临证多有效验。

4 顾护脾胃,护阴为先 慢性脾胃病患者,多病延日久,多方治疗,反复发作,中、西医久治,尤其近些年来,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很多患者在原有的胃病基础上,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刘吉善教授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善于顾护胃阴,宁用甘寒而不用苦寒之品,且在养胃阴时佐以瓜蒌等降泄之品,既顺应“胃以降为和”之机理,又避免了养阴而呆滞之弊。刘师认为久病易伤耗胃阴,失治误治也易致胃阴不足,阴损及阳,临证表现纳呆、脘腹胀闷、口干、少寐、心烦、大便或溏或结、便次增多等寒热错杂证候,治疗当顾护胃阴为先,善用家族化裁方“加味一贯煎”加减,滋养胃阴,兼疏肝、和脾、化痰、疏利气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另辟蹊径,内外合治 刘氏中医家族第九代始于清代后期,应用“内外合治法”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病。解放后,第九代传人的四个儿子全部以中医为业,并对“内外合治法”作了较好的继承和发挥。传至第十一代刘吉善,从小随祖父,父亲家传习医,后来又在市中专学校、省中医大学培养,学术发扬光大,当选湖北中医名师。 “内外合治法”是刘吉善教授家传中医流派,曾祖父时因家族大,皆习医,只得对子孙分科传授,以免相互影响。刘吉善教授分得中医外科,为拓展业务空间,结合临床而探索出的方法,到大伯父刘宗圣(文化程度较前人高)又融入了伤寒、温病、时病方,实践证明“内外合治法”优于单一疗法。 14 例如,外科的“仙方活命饮”本用于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但刘氏家族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用本方加减治疗脾胃病有良效。遂加以优化整理衍生出治疗脾胃病的系列方法,由外科治法发展出“内外合治法”,临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我们在应用中发现,对活动期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应用本方加减,对照单纯西药治疗组,症状缓解快、病灶愈合期缩短。 “内外合治法”的一些外用贴敷方目前应用于临床,经整理、制订出脾胃实证方和脾胃虚证方,分别用于实证和虚证脾胃病患者,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目前正进一步临床观察使用中。

6 治疗胃病,以通为用 费伯雄《医醇賸义·自序》:“世无神奇之方,只有平淡之法。平淡至极,就是神奇。《医学真传·心腹痛》曰: ” “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刘吉善教授常常引用这两段话指导我们。临床灵活运用通降法时,对于气滞为主不通者,理气通降,喜用枳壳、大腹皮、佛手、香附等药;对于瘀血为主不通者,化瘀通络,喜用延胡索、丹参、木香、刺猬皮、乳香、没药等;对于胃中积热不通者,通腑泄热,常用酒大黄、黄连、黄芩等;对于食滞胃脘不通者,降胃导滞,常用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砂仁等;对于胃阴不足、大便秘结不通者,滋阴通降,常用石斛、瓜蒌、北沙参、麦冬等;对于中气下陷者,多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对于寒热错杂不通者,寒热并投,多用砂仁、莱菔子、陈皮、黄芩、黄连、半夏、乌梅等;对于肝胃不和、胃气上逆不通者,多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香附、党参、大黄、甘草等;对于湿邪犯胃不通者,多用藿香、陈皮、紫苏叶、桔梗、厚朴等。

7 寒热错杂,辛开苦降 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15寒热错杂又有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寒里热、里寒表热等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需准确无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的治法相反。寒热错杂的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临床上症见寒邪犯胃胃痛,喜暖喜温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脉弦。若只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中寒更甚;只管温补则寒邪未散而胃火更甚。所以宜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苦味药物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辛浮药多具辛、甘味以及温热之性,沉降药多具苦、酸、涩味以及寒凉之性。辛味属阳,苦味属阴。辛苦药味的组合,共同完成气机疏通、宣发及排泄、降浊的全过程,共同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药用黄芩、陈皮、黄连、吴茱萸、枳壳、砂仁、香附、半夏、党参、干姜等。肠鸣便稀者,加炒白术、白扁豆;胃有泛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气滞胃胀者,加砂仁、莱菔子;胃病刺痛者,加丹参、檀香;痰热者,合小陷胸汤。《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者土也,治中央”。 清初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虚劳》曰“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这是叶氏颇具特色的学术观点和重要治则。叶氏主张上下俱见虚损病证,应重视后天之本,调治中焦脾胃。刘师深得其真谛,对于上热下寒之错杂证候,从中焦脾胃以辛开苦降之法治之,往往取得速效。 8 宣畅上焦,清可去实 上焦如雾,有清虚灵动之性。对于上焦不通引起气机失调、中焦壅滞者,刘吉善教授常反对重药杂投,以免未受邪之地反遭重伐。刘师常用清灵平淡之方,微辛轻苦具有流动之性的中药,拨动宣畅气机,透泄无形之邪,常常有四两拨千斤之满意疗效。药用桔梗、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荆芥、金银花等。 9 风能胜湿,重视风药 风药是指药性升浮,气味辛薄,具有发散表邪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的一类药物,如防风、羌活、葛根、薄荷、柴胡、升麻、白芷、桂枝、16荷叶等。风药一方面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另外因为风药具有辛散之力,临床应用于脾胃病,疗效明显。刘吉善教授擅长用风药以治肝木克土之证,亦取风药作疏肝理气、胜湿之用。祛风之药,其味多辛,其性疏散,可疏肝理气,助脾健运,抑木扶土,从而使肝气畅达,脾胃升降之气,升者自升,降者自降,气机畅达,血气冲和,而病自愈。临床多选用防风、柴胡、薄荷之类。对于清阳不升证,多用羌活、独活、防风、柴胡、升麻等散风药,升其清阳,此为“下者上之”之法。对于中焦郁火,常用防风、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等发散之。但是需注意的是:风药大多温燥辛香,故胃阴不足证非其所宜。而且,临床应用时药味不宜多,用量不宜大,且要注意配伍佐制,以免过燥伤阴,变生它证。

10 饮食善后,情志调养 《黄帝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药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刘师常常嘱咐患者在疾病将要痊愈时,注重饮食的善后。如对于胃气还未完全恢复患者,嘱其喝白粥以养胃气,脾胃病患者要忌烟酒、辛辣、大苦大寒、生冷、粘腻之品。饮食要有规律,按时吃饭,不能饥饱无常,暴饮暴食,保持七分饱即可。 重视中医情志疗法的应用,或开导之,或暗示之,或关怀之,或鼓励之,喜怒哀乐皆是药,以情胜情。

11 三因制宜,全面灵活 因时、因地、因人治宜是中医学重要的治则,刘师常灵活用之。李时珍曰:《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刘师常恪守之,春天不用重伐之药,冬天不用大温之药。十堰市地处中部,中央易生湿,刘师常常在方药中佐以祛湿之品。对于老年人、儿童、素体弱者,刘师用药较轻,一般不用重剂克伐,以免变生他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