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医话 |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咨询师因出差,暂停了来访者小A的一次咨询,当恢复咨询后,小A对咨询师非常愤怒:“我没想到你是这样冷漠的人,这几周完全忽略我,我正考虑要不要中止咨询!”。但现实情况是,咨询师按照咨询设置的约定,已提前2周和小A说明情况,小A也是欣然应允的。
面对小A的愤怒,咨询师与其详细去探讨,发现在小A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不顾他感受把他留在亲戚家。同时在和他重聚后还不允许小A表达气愤,而是教育小A父母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需要工作赚钱……
上述案例中,小A是将小时候对父母的愤怒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一般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移情”。
移情的概念
移情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用语,是指来访者把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做出反应的过程。
移情的分类
正移情 |
负移情 | |
对象 | 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 | 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 |
表现 | 十分友好、敬仰、爱慕、依恋、顺从等 | 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
移情的表现
1、依存性(依恋):每个个体都有依恋、依赖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年龄、性别、学历、教养程度。有时这种感情作为双亲的代偿(依存的对象),可以转移到咨询师的身上。但并不一定所有的依存都不好,如依存于咨询师,就能听进咨询师的话。
2、恋爱情感:如果咨询双方是异性,会产生一种类似情侣/爱人的情感;如果咨询双方是同性,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好友、亲子或同胞关系的情感。
3、两面感情:如爱与憎、想接近又想回避、相信又不相信这样相反感情在治疗过程中转移和切换。
移情的应对
1、正确认识移情。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亦可将其作为咨询治疗的一个契机。
2、识别移情。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非都是移情,只有当来访者把自己以前的情感反应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把咨询师作为过去情感对象的替代,对咨询师抱有超出咨询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表现。
3、学会区分移情与依赖:
移情 | 依赖 |
一种好感 |
一种信任 |
弥补过去的感情 |
寻求现实的帮助 |
时常想见到咨询师 |
多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 |
感情依靠 |
心理依靠 |
寻找替代物 |
对象是现实的目标 |
感情色彩浓 |
感情色彩淡 |
4、建议来访者和咨询师开诚布公地交流
如果咨询师能比较妥当的处理好来访者的移情(即不产生对抗移情,并让来访者意识到移情),就可运用移情来宣泄来访者的情绪,引导来访者领悟,而来访者会更加信赖咨询师,从而建立更稳定、有效的咨询关系,增加咨询疗效。如果你觉得咨询师不能够处理移情,可向咨询师提意转介其他咨询师进行咨询。
医学指导:李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马渌玲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