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人发现“四不像”,本以为是山羊,专家赶来:立刻封锁村子

前言"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山海经·中山经》即便,我们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我们对于地球,对于大自然的了解依然是有限的。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我们人类所知晓的生物也是很有限的,而且还有些古时候有的生物,但是现在已经灭绝了。中国先秦时期,有一部著作《山海经》,其中,记述了不少上古的神兽,虽然其带有一定神话色彩,但是它的记录还是全面的。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人类从未知晓的生物,有些生物从上古时期一直留存至今,有些生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后,才开始出现。今天,我们想要讲的故事,跟一个动物有关。浙江有一位老人,他发现了一个动物,这个动物他从来没有见过,就像是"四不像",他本来以为这是山羊,但当专家赶来之后,立刻宣布封锁了老人所在的村子。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乡村老人发现奇特动物乡村里,经常会见到一些特殊的动物,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比如,乡村的很多蚊子比城市里面的要毒,乡村里面,经常会见到一些看起来十分特殊的鸟类。不过,这些都是很小的动物,有些动物大众还是颇为熟悉的。今天,我们讲的一个动物,是浙江一个老人无意中发现的,由于生活需要,老人经常在村里奔走,有一天,他突然见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动物。

这个动物跟他所熟悉的任何一个动物都不像,说它看起来像牛,但牛也不是长这样;说它看起来像羊,但是长得跟羊差远了;看起来又有点像驴,但是近看了,根本不是驴。老人觉得很好奇,于是看了很久这个动物,猜了许久,依然没有任何眉目。虽然,老人看这个动物的时候,动物并没有攻击他,但他害怕时间久了,这个动物有可能会对他造成伤害,便离开了。乡下的人,本来就十分热情,老人回到家里之后,将自己看到"四不像"的消息,告诉了村民们。老人"加油添醋"的说了一番,听得村民们"神乎其神"的。一时间,整个村子里的村民,都听说老人见到了"四不像",大家都觉得很好奇,都想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动物。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当地政府耳中,于是政府派遣了动物研究专家,到村子里面来走访和考察。

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听说专家到村子里面来考察,于是,老人就带领专家到自己看到"四不像"的地方去寻找。本来以为,这个动物可能已经不在那边,想不到,它竟然还在附近生活。不过,专家看到动物之后,点了点头,然后告诉老人,这个动物不是什么"四不像",也不是什么神兽,它叫做鬣羚,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鬣羚在我国很少见,老人没看到过,也是非常合乎常理的。鬣羚最初在印尼被发现,其主要生活在亚洲的热带国家,在我国并不多见,一般都生活在深山老林当中。鬣羚虽然跟山羊有一点像,但它的块头比山羊可要大多了。其实,世界上鬣羚的数量还是很多的,但是由于人为猎杀,造成了鬣羚现在变得很稀少。鬣羚肉质鲜美,皮板也能制作成高档的衣服,所以,有很多人专门猎杀鬣羚,这些人给自然界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由于鬣羚在中国十分罕见,而且,鬣羚一般跟深山老林和悬崖峭壁作伴,所以,寻常人真的很少见到他。而且,在我国的文献当中,鬣羚也并不常见,毕竟这个动物并非中国特有的,所以,对其的研究不是很深。所以,老人不认识鬣羚,村民不认识鬣羚是非常正常的。不过,专家鉴定之后,竟然向村民们宣布了一件事,他们要全面封锁村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专家宣布紧急封锁村子村民们十分不解,鬣羚也就是二级保护动物,如果不想伤害它,只要将其带回专门的动物基地去就好了,为什么要封锁村子呢?这不是大动干戈么?后来,专家们告知老人,由于鬣羚属于群居动物,在这里看到这一只,说明,在这里存在着大量的鬣羚,只不过,我们只看到了一只。现在将村子封锁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做法,因为,这样才能够好好保护鬣羚。

现在,村子里发现鬣羚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而鬣羚可以给某些人带来巨大的财富,所以,今后他们很可能会到这里来捕杀鬣羚。鬣羚本来数量就十分稀少,如果这些人再来捕杀的话,鬣羚很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所以,现在需要将村子封锁起来,因为这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护鬣羚,只有这样,才能给这一群鬣羚一个安稳的家。老人听专家这么说,他不禁连连点头。结语人类和大自然是永远不可分割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一切,但是我们人类的欲望永远是不能满足的。我们为了一己私欲,捕杀大量保护的动物;我们为了一己私欲,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为了一己私欲,疯狂开采大自然当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人类虽然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虽然处于世界食物链顶端,但我们一定要控制我们自己的欲望,一定要保护好大自然。

如果我们一直这么下去的话,到头来,大自然也会给我们疯狂的报复。如今,全球的温度已经在变暖,如今,地球上有很多动物濒临灭绝,这些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造成的。雨果奖获得者布赖恩在《温室》中说:"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从此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我们的大自然,人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大自然出一份力,这就已经够了。参考文献:《山海经·中山经》《温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