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虹:教育只道是寻常

奚虹,曾任教于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现任凯里实验高中语文老师至今,学生亲切称其为“老奚”。

多年之后,人生得意的周世浩在吃下老家凯里的酸汤鱼,喝下几杯小酒的微醺状态中,仍对自己当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念念不忘。或许是借助酒兴,或许是熟悉味道的催引,他的言谈中,有近一小时的内容是老奚。

老奚是他的高中班主任,全名“奚虹”。在他讲述的故事里,老奚和传统的语文老师有些不一样。周世浩是贵州遵义人,2013年毕业于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在这里他曾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向奚老师发去采访请求,收到的回应却谦逊温和,“世浩和我一样,都喜欢在见不着面时,把对方侃成传奇,我真的没有那么令人感动,只是喜欢这个工作。”

大山与小组教学法

走在凯里实验高中的校园里,抬眼就能见山

从成都到凯里,动车直达,载我们到一个山色环绕之地。

凯里市在贵州属于相对发达的地方,因而被划在贫困县之外。然而,大山,对于长居于此的年轻人来说,仍意味着阻隔。

我们追随老奚的脚步,走在凯里实验高中的校园里,抬眼就能见山。两年前,老奚从周世浩所说的振华民族中学调任于此。

她在振华民族中学教的最后一届学生,多数同学考出了贵州。对大山的翻越可以说得上是勇敢。

问奚老师,“在大山裹挟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怎么样?”她只平静地回答,“不会拐弯,有时会禁不住打击。”

再问,“怎样引导孩子们看这个世界?”她的答案敞亮又温暖,“你爱这个世界。你少些怨尤,他们也会少些怨尤。”

老奚希望孩子能够在平安里积极进取。大山遮蔽人的视线,也隐没少年的野心。她就像一个烧火的人,只是不断拨动那些尚未开悟的炭块,直到他们将生活的热情燃烧起来。

老奚想把这个世界的精彩展示给孩子,为此,她将自教师培训中学来的小组教学法应用于课堂,并将自己的探索经历详细地记录下来,投稿给本刊。起初的尝试并不顺利,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多数时兴的教学法无法应用于乡镇学校的原因。移栽总需要时日,在下一轮的带班过程中,她仍倔强地探索。

教课文,用小组学习法,大家一起分享观点,“怂恿”学生在讨论中逐渐爱上他们讨论的人与事。做题,把做题只当作手段,重点放在阅读本身,而真正的阅读,可以引导他们去爱文章中的人和文章外的世界。

少年的世界得以慢慢扩大。老奚自己也说,“我们这里的孩子,他们本身生活在一个狭窄、封闭的地方,懂的东西很少,只能你提一点,我提一点,眼界才能拓宽。不然你就那么点东西,只能是坐在井里观天。但如果每个人观一片天,天就大了。”

这是奚老师一直在做的事。她陪伴在孩子身边,帮他们一点一点拓宽生命的境界,让他们看见更多的东西。

初见奚老师,在教学楼下等她,太阳底下的校园阒静无声。远远走来一个身影,身形小巧。再近些,看清了她的驼色小帽、红框眼镜、黑白格裙和棉麻外套。不多时,奚老师在我们面前立住,笑容亲切。

老奚像一个烧火的人,只是不断拨动那些尚未开悟的炭块,直到他们将生活的热情燃烧起来

亲其师,尊其道

周世浩那一届的毕业生,在学妹口中成为“传奇”。这个所谓的“普通班”,沉寂了三年,在2013年的夏天,以全年级倒数第一的最初状态,在高考中获得大捷。除开一个尖子班,他们班是第一。

但在周世浩、老奚那里,传奇被还原成了普通的岁月。周世浩记得最深的画面,是他们班在早读前,同学们在走廊上吃早餐。老奚就在他们中间,和大家聊天。

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们是一个整体。“她想让所有学生都考上大学,而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周世浩说。这种集体的感觉一直被延续,在2016年毕业于振华民族中学的学妹皮启星那一届,同样如此,启星说,“我们班是一整块。”块,大家被熔铸在一起,无法分割。

我常常好奇,“怎么才能把一个班变成一个家?”老奚的回答还是落在了“吃”上:“我讲一个事例,也不知道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一次,我想听他们早读,来不及吃早餐了,就偷偷带着早餐去教室里吃,有孩子看到了,说‘老奚,我要吃这个,明天你给我带’。我们班有个新转来的女生,那个女生很诧异地看着我,‘老奚啊,我现在好像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喜欢你,我也想要有老师给我带早餐’。后来我给她带了,她很小心翼翼,‘老奚,我家有地萝卜,你想不想吃,我带给你……’”

学生们喜欢管她叫“老奚”,也爱叫“奚妈”。

她很少在办公室待,经常去的地方是教室。她喜欢和学生待在一块,她还喜欢吃,也允许学生们吃。她给学生们带的早餐,有时要在家里用微波炉热好带过来。教室里不准吃东西,只有老奚会给自家孩子们打掩护,“你们又在吃了,小心被抓。”她的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储物箱,里面装满了各种零食,孩子们饿了可以去办公室觅食。

德克士折扣日的时候,会有学生打电话托她帮忙带汉堡,周世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又矮,小巧的体格,两只手提二十多份,挤那个公交车。”

和学生成为朋友,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做到。实际上,周世浩认为,“老奚的风格无法复制”,她和学生相处得很好,但也绝非“朋友”,里面,还有敬畏感。

在老奚现在的班上,逮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喜欢老奚,回答,因为老奚和学生的关系远远超过朋友,老奚,更像是他们的亲人。是亲人,自然有敬。

高一军训时,周世浩第一次看见老奚,只记得有一个老师会给孩子们发糖果。原来会有这样的老师,“真的,特别喜欢她。”

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高考前夕,老奚去庙里给他们班求红绳。她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那天她把孩子们留在教室,说,“我现在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站在这里,我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周世浩说,对老奚的尊重就来源于此。

老奚不忍学生放弃学习,试图在几年的相处中,将他们拽上来。英语难攻,班里好几个男生不学英语,她把学生们留下,生气,骂着骂着自己却哭了,“你们要是考不上大学,以后该怎么办”。

周世浩就曾被这种母爱般的关怀打动,从心不在焉的学习状态中切换出来。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可是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难得其法,遇到青春期的年纪,多半只能放任之。老奚却奇迹般地以“吃”团结了班里的孩子。

当然,重要的一点是,在恰当的节点拉回学生。她不怕和学生吵。学生叛逆,难管,“他拍桌子,我也拍桌子,他嗓门大,我也嗓门大,他摔门,我也摔门。”他们从三楼一路吵到了五楼,我问,后来怎么了,“后来老实了”。

周世浩当年调皮,对老奚也怕,“迟到一分钟都要被骂半个小时,还要被罚跑步。”回想起作文重写的噩梦时光,那时奚老师站在讲台上发试卷,“谁谁谁,拿去,重写。”

奚老师从来都是笃定的。她不怕学生浮躁,因为,学生对她是敞开的。她爱观察,没事就在教室里转悠,“你能看得见呀,一个两个拉得回来的。”

老奚和学生的关系远远超过朋友,有时会帮学生带早餐

走下讲台

在课堂上,老奚也并不显得高高在上。她的课堂,学生才是主角。

课程内容为选修教材上节选自《论语》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则。学生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解读,自始自终,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站在高二四班的门口,奚老师开始期待,“我也不知道他们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踏进教室,班里闹腾着,奚老师进来,他们也没觉得需要收敛几分。但又极听招呼,全班读起课文,学生脸上有着神采奕奕的光芒。

学生寻找问题的过程,奚老师比较“闲”,她挨个加入每个小组的讨论,也会站着不动,等学生找上门。

初用此法时学生不配合。今日课堂的成熟,是慢慢“磨”出来的。老师要“有勇气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多一点耐心和爱心”。而学生,应该行使他们的选择权,主动觅食。学生和老师,“大家一块去做一件事,你不会感到累,你会觉得快乐。”原振华民中的校长,理念与此近似,他私底下告诫老师,“老师,你退到一边去,把舞台还给学生。”

学生找完问题,老奚将问题排序,而后学生分享答案。另一个班,已经进行到分享答案的环节。他们谈“风乎舞雩”之“风”’,说“应解释为‘讽’,风乎舞雩,就是去祭坛上背诵祭辞,有教化天下之意。若指吹风,那么,洗完澡后,去祭祀台吹风纳凉,无论怎么说,都是不合礼的。”

课后,奚老师很高兴,连说,“真是没想到”。自十二班提出“风”这个问题后,她也在思考,“风”到底指什么,后来从吴梅,她的表妹,一位传统文化研习者那里得到了答案,吴梅给她推荐了钱穆先生的注解,风乎舞雩,亦可解作在舞雩台下吹风。

她有备而来,最后倒被学生的答案说服。出了教室,她的神色仍难掩兴奋,那是种看见自家禾苗在春天里齐刷刷地长起来,迎风顺伏的喜悦。她每天都这么高兴,“有时候你听着听着,你会觉得很感动啊”。

相比一些高大上的翻转课堂,奚老师的课堂更田园,带着股赤诚与憨拙。“他们在一点点地想”,一点一点地,没有人弄虚作假。同时,教育者也愿意花时间等待,“选修教材上不完,宁愿不上也不赶进度。”

孩子们就这样缓慢地成长起来。老师们隔岸观花,抱怨“一届不如一届”,奚老师却觉得高兴,她最接近学生,能感知到,“孩子们一届比一届好”。她对教学没有过多的期待,实际上,“现在这种状态就是理想的状态,他们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也能够自己去解答问题。”

在课堂上,老奚也并不显得高高在上

以文教知远疏通

因为不赶进度,便可以对教材深度挖掘。有次讲《齐人有一妻一妾》,有人觉得齐人的做法正确,毕竟饱腹为上,也有很多同学反驳,但讲不出为什么。为什么?她解释,这是尊严问题,“人活得要有尊严”。

她的学生周世浩也说,“老奚强调的就是人穷志不穷。”

高一的时候,她站在讲台上,对这些孩子认真地发问,来,你们告诉我,你们来学校学习是为了什么。各种答案都有,金钱,工作,老奚一言以蔽之,“庸俗”。她说,“其实我们读书有一个目的,学会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你怎么维护你的尊严,怎么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当你把目标放在这里,你就不会去计较那些点点滴滴。”

她不给学生设限,不去鼓励他们成为某一类的人,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有自己做人的准则。奚老师的班级氛围轻松自由,但不失于散漫,原因就在于这个规矩。16届毕业生皮启星这样形容,“我们没有什么规矩,但你又会感觉到,有一种规矩在其中。”

如何让他们知道方圆规矩,一个是利用教材,让他们明理。另一个就是,尊重他们,不要求他们。

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他们成为他们自己。不是成为老师、家长期待的人,是成为自己。

《论语·雍也》中提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奚老师愿意去看见,也能看见孩子们的“质”,那个真善美的东西。有些家长看不见,在她面前抱怨,说孩子回家,玩,不做作业,这样那样的缺点,奚老师只好问,“我想多了解下您的孩子,能给我讲一下她的可爱之处吗?”“这个时候,母亲才愿意去看她的孩子了。其实,你别老挑孩子毛病,你期待他们成为怎样的人,他们真能成为怎样的人。”她又说,“孩子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应该被尊重。”

有学生在她眼皮底下恋爱,她却说,“我希望这段回忆于你,是喜悦的、快乐的。我要保护的是这个童真不被亵渎,我不会去干涉你,我是去保护你,你只要不做出不妥当的行为就好。我能保护你拥有一段初恋,你的青春有回忆,我觉得很好。”孩子们就在这“道生之,德蓄之”的爱护下知“美”知“爱”。

一次,讲《边城》,奚老师在PPT上放了一段文字,“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高尚情操。”

奚老师的课很干净,感受不到任何花招。她用《道德经》里的话作注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真正的学习,还是回归到学习本身。她更希望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去爱课本里的人物和故事。

她曾在朋友圈援引过一段文字,“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她这样去做,培养出的学生,正直、单纯,对学习有真诚的热爱。16届毕业生刘丽霞说,他们班永远是最吵的那个班,奚老师回应,“他们是活的呀,活的当然吵了。”她喜欢看着孩子们相亲相爱的样子,“你们要闹,要捣点乱”。

刘丽霞说起当年上第一堂课时,老奚就在黑板上写下“二皮脸”三个字。“二皮脸”精神是指“一种不会被轻易伤害的精神”。启星谈到,老奚对她影响最大的一点即是“老奚有时候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她,她觉得对的就会去做。所以我现在能坚持去做自己的事,踏踏实实的,态度要认真。”

而如今,高二四班的李静雯在给奚老师的“情书”中写道:“我感谢你,是因为你让我有了我自己的思想。”

相比一些高大上的翻转课堂,奚老师的课堂更田园,带着股赤诚与憨拙

众鸟知还

2016年毕业,老奚的学生皮启星于暑假间隙回到家乡,在家乡南高村,和朋友一起组织了一些孩子读经典。

老奚知道了,特别高兴,发在朋友圈,“皮皮小丫长大了”。当年的皮启星,据她自己描述,“虽然会和同学打成一片,但不会像老奚希望的那样,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皮启星说,“我从小学到初中遇到的老师,更多的是教给你书本上的知识,但老奚不一样。我们有时候叫她‘奚妈’。她更像一个母亲的角色,她会引导你。她会教你做人。”有一次她看见老奚在班上给学生补衣服,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老奚就站在讲台上,戴着眼镜,很认真地缝,看得我都要哭了。”

周世浩从部队转业后,集中精力学习摄影,正准备开一间自己的工作室。摄影技术娴熟起来,回来对着老奚拍了一通,记录下她的课堂和生活。他也经常被老奚挂在嘴边,被夸得不好意思了,就找老奚私聊,“您老是怎么个神吹哇?”对于周世浩来说,他向老奚学到的是“用心做事”,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奚经常耳提面命,“你这次做题又没有用心”,然后他就把“用心”真的放在了心里,现在的他相信,做事只要用心,结果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老奚有收藏癖。在她那里,有毕业班的照片,愿望卡片,还有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作文。她教作文,从来不用市面上卖的优秀作文,她用往届学生的作文。这些作文被老奚用塑料袋放好,一大摞,周世浩说,“我还嘲笑过她,咋还用个塑料袋装嘛。”

这么多年来,老奚仍是中级教师,而学校里像她这个年龄的教师,大多都评了高级。平日里,她也没什么爱好。周世浩说,老奚只爱学生。

周世浩当初写第一篇读书笔记,读的是老奚的座右铭,“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句话相伴他至今。他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老奚的评语,那时老奚在他的本子上认真写下,“孩子,你能喜欢这句话我特别高兴。”

在老奚看来:教师的快乐不应该是欣慰,那种殚精竭虑、毁家纾难之后,看着一堆纸上数据的欣慰,而是每天看着一群鸟儿飞出飞进,课上有欢颜,课间有嬉笑,惹点麻烦捣下乱,然后长大,羽翼丰满,让那些青春那些年可感可忆。

新教育家

报道关注这个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

(0)

相关推荐

  • 吴 群丨静默岁月中的美好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窗外的九月,万紫千红,田野丰硕,大雁南飞,碧天澄水,生命轮回. 教师节来了.伫立校园,昂扬的思绪随着秋风飘来荡去. 教师,这个称谓赋予我们的感受太多太多.讲台.黑板.作业.查寝值班- ...

  • 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

    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 ◇刘梅 01 茫然无助的当下 校长给每个老师留了暑假作业,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反思. 反思,从什么时候起,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反思画风巨变,从早些年讲不完的工作成绩,说不尽的欣慰, ...

  • 老师,我敬重您,但是长大后,我绝对不会嫁给像您这样的男人!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毕业之季,心中感慨万千,纵有千言万语,此刻我竟无语凝噎!您陪伴了我们三年. 三年里,您亦师.亦父.亦友,陪我们度过了葱荣岁月,我对您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之情. 您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位 ...

  • 我的天使 我的梦

    我的天使  我的梦 文/刘婷婕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人们心底最美的期望. 在儿时的懵懂中,一位美丽的英语老师曾给我播下梦想的种子.她,一身淡色的碎花连衣裙,顺顺的直发,课堂上的她,全身笼罩着圣洁的光辉. ...

  • 熟悉的讲台

     熟悉的讲台 飞翔 48年前的讲台, 原材料是土砖一块一块. 穿土布的孩子睁大眼睛, 看着我比他们大几岁感到奇怪. 您是新来的老师? 我们愿意跟着您遨游书海. 班主任没有津贴, 办公室没有电灯和空调. ...

  • 教学相长 致力树人||有感于初三(9)班物理总复习自主梳理知识结构活动

    就在上周五(5月27日),2013级初三(9)班为期两个多月的物理总复习中,学生自主0梳理知识结构的活动轰轰烈烈地结束了,身为第一个走上讲台担任小老师.和最后一个走下讲台的小老师讲课的点评人,我自以为 ...

  • 刘秀萍║葱茏九月

    老 谢 空 间 专栏简介 本专栏是圆梦工坊顶级文章的发表专栏.既有美文,也有教学研究与教学体会.有些文章非细心品读不明其意,有些文章则说理浅显一读就懂,不论哪类文章,都有极高的阅读与收藏价值. 刘秀萍 ...

  • “这群学生没白疼!”

    近日,辽宁沈阳 一名老师在讲台上踩空摔倒 学生集体上前搀扶的视频 感动了众多网友 28日晚上 当事人王老师正在陪学生上自习 回到讲台进行备课时 她一不留神踩空摔倒在讲台上 学生们见状立马放下手中的笔 ...

  • 离别只道是寻常|梁华姐姐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东海岛.带着去年没有替他们完成的愿望来,带着期待新面孔的憧憬来.我很开心又一次作为开营的主持人,在开营的第一天,见到了那么多新朋友,也见到了那么多老朋友. 现在,写下这行字的我,回想起 ...

  • 人生10大修行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10大修行 当时只道是寻常

  • 当纳兰容若遇见李清照:一生一代一双人,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人说:"读纳兰容若和李清照,仿佛读到了自己的一生." 纳兰容若,清朝最为风流倜傥的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情根深种,一生为爱所困. 李清照,宋朝第一才女,率真洒脱,闪耀千古, ...

  •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于彬 九九年上半年,我才六岁多一点,迫于生计,爸爸也要去浙江打工了,妈妈九八年就去了.临走前他把我塞在了小姑家,姑姑和姑父都在家务农,勉强过了温饱线,家里还有个比我小不到一岁的表弟.记得当时赶集 ...

  • 3月3日∣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一段话,诗一样的文字,越读越熟悉,感觉像一首歌,只是一时半会找不到调.上网一搜索,果然是一首老歌. 北京今天挺适合放风筝的,在全力防控疫情时期,不知是否有人带着口罩出来放风筝. ...

  • 11首宋词里的人生真谛,当年只道是寻常!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的闪耀遗珠,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唯美的遣词造句,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光芒.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 ...

  • 只道是寻常

    只 道 是 寻 常 作者:嘉木 一个普通的春节,因为一场突然袭来的疫情而变得不寻常. 我所处的城市,形势有些严峻,好在还没有封城封路.疫情袭来后,政府决策果断,措施很得力,确诊新冠肺炎的人早已在医院治 ...

  • 【诗梦撷英(第1846期)● 冷月】当时只道是寻常 //诵读:阳春白雪.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 冷月.诵读:阳春白雪. 编辑:玫瑰推荐精品 收听以上朗诵音频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指缝间流走的的日子,是春绿还是秋黄,是欢乐还是忧伤,是静思还是奔忙,是庸碌还是辉煌--不管是什么 ...

  • 陈清:村墟远近起炊烟,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事物,当时觉得平常,无意中,却早已经扎根在心底. 难忘故乡的迷雾和炊烟 文/陈清 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年了,要我描述故乡是什么样的,我的记忆已经模糊,现在变化得更加不认识了. 小时候,我在乡镇待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