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系列会议之大河滩会议:总结土城战斗和改变行军方向
一般认为,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云南威信集结期间,中央政治局于5日至9日在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三地相继召开了3次重要会议,这三次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扎西系列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完成了多项关乎党和红军生存和发展全局的急办事项,在党史和军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却召开地点存在争议的“鸡鸣三省”会议,于2月7日、8日和9日,中共中央在云南威信境内连续召开了三次重要的会议;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三次重要的会议及其后续。这一次,我们先看看大河滩会议的情况。
一、提及大河滩会议的材料
原红九军团司令部文书林伟在其日记中称:“二月七日,今天我军进抵扎西县属的大河滩。”(注:我军指中央红军军委,因为红九军团八日进至大河滩)中央红军折回大河滩时,林伟又称:“这里是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过政治局会议,总结了土城战役失利后的形势......”原红九军团供给部长赵熔称:“大河滩开政治局会议,我是听传达后记下来的。”当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警卫员吴吉清、陈昌奉、魏国禄和范金标等人,也都认为中共中央在大河滩召开过会议。
二、会议背景
土城战役和一渡赤水之后,蒋介石了解了红军的动向,除命令川军封锁了泸州至宜宾之间的长江外,又调集滇黔地方军阀和中央军,制定了新的“围剿”计划,企图将红军“压迫而聚歼于长江南岸及永宁以西、横江以东地区内”。而红军方面,红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渡江北上,在川陕甘边境发展,攻打昭化、广元,作渡嘉陵江的准备,不能援助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也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无法策应中央红军渡江。
由于川军沿长江、金沙江重兵布防,严密封锁了道路和渡口,分3路向古宋、长宁、兴文压来;2月6日,中革军委致电红一、三军团指出:“根据目前敌情及渡金沙江、大渡河的困难,军委正在考虑渡江可能问题,如不可能,我野战军应即决心留川、滇边境进行进行战斗与创造新苏区。”
2月7日1时,鉴于部队掉队较多,彭德怀和杨尚昆向军委建议:转向鸡鸣三省地区的云南扎西(今威信),进行部队整编,“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
三、会议基本情况
时间1935年2月7日,地点大河滩。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与会人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陈云、秦邦宪,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以及邓小平。规格: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林伟日记,大河滩当时是一个集镇,约有两百多户,一条小河通过,四周皆大山,处在一条峡谷中。
四、会议内容
会议主题有两:总结土城失利的原因和行军方针问题。对于土城战役经验教训的总结,毛泽东曾说,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军没有消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主要教训有三:一是敌情没有摸准,原以为是三个团,实际超出一倍多;二是轻敌,对刘湘的“模范师”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是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我们要吸取这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
对于今后的行动方针。鉴于国民党军对长江的封锁,会议决定改变原定渡江计划,部队迅速脱离四川追敌,向云南镇雄(后改为扎西)集中,“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
五、会议后续
根据会议精神,中革军委于2月7日晚十九时发布《中革军委关于红军改为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的方针给各军团的指示》,电文中称“根据目前情况,我野战军原定渡河计划。现党中央及军委决定,我野战军应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为此,中央红军各军团应当迅速脱离四川追敌,向镇雄集中;同时,做好与滇敌作战的准备,争取在该集中地域的进行休息和缩编。
同日同时,军委以朱德的名义发布了《关于我军八日行动的部署》。部署中称,红一军团(缺一师)由洛表、红一由长官司以东分向通镇雄大道约五六十里处宿营;红三军团(缺四师)由长官司、红四师由马家坝分别进至扎西地域;红五军团由水田寨直向镇雄前进并开至依蔺(以勤)地域宿营;红九军团由分水岭开至大河滩,并准备九号由大河滩直向镇雄前进;军委纵队经大河滩进至院子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