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堂 姐 的 花轿
那日花轿匆忙
你泪湿了红妆
堂 姐 的 花 轿
文 I 滕延娟
三年困难时期,堂姐刚满十八岁。叔叔的店倒了,上面的领导叫他到象山甜菜场去劳动。说起这店倒成这样子大半是婶婶的责任。婶婶是个睁眼瞎,人家来买东西,她弄不清价钿,那时乡下好多人都没现钿,都是赊欠的多。谁拿去了婶婶写不来名字,只用火柴盒子,筷子代表张三李四,到时就不知何人拿去了东西。久而久之竟被人蒙去了好多货物。
那天,叔叔上城开了几天会议,回来后缺了好多货。上面查下来火了,说,你一个大活人竟把不住一爿店,不要你开了,你去劳动吧。于是叔叔被发配到象山甜菜场。
叔叔一走,家里没了主要生活来源,作为长女的大姐就辍了学。叔叔远在外地,家里有餐没顿的,接下去三年困难时期的大饥荒袭击全国,家里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婶婶只好跑到乡下张罗女儿的早婚。姐当时还不想出门,但婶婶到这份上也没办法,再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灾荒时期,人人都饿得眼睛发绿,当时只要谁家有得吃的,婶婶便把女儿嫁给谁。婶婶与人先去现在的这个女婿家相了亲,看见他家瓶瓶满甏甏满,有麦子,有大米,有豆子,是个殷实的人家就答应了。
大姐含泪答应了,但却要一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坐花轿。这个条件当时确令双方父母都犯了难:那时花轿已断了多年,一般人结婚也是革命化简单化的形式,新郎新娘胸前各别一朵大红花,新郎一套中山装,女的着中装,场面大点的配洋鼓洋号而已,哪来花轿呢!
大姐咋想出要坐花轿呢?原来大姐一直对花轿情有独钟,少时与人过家家做娶新娘的游戏,相貌俊俏的她常被小姐妹们拥簇在柴枝做的花轿里,唔哩哇啦地学着娶亲。
听说姑母出嫁时,大姐还哭着闹着在姑母的花轿里不肯下来。大姐知道今日是自己一生一世的一次风光,而且男方要翻过好多山岭在海的那边,大姐也不想走,她要实现花轿梦。但在严肃的革命化时期,花轿早已消声匿迹,到哪儿去找这花轿呢?好容易男方找到了一顶棉轿,这棉轿用四根竹子扎成,里面放一把可斜躺的竹椅,四面青帘垂落。
有人说这棉轿早年是给寡妇再醮或二婚的人坐的,新婚是不坐这轿子的。坐这轿子是极犯忌讳的,我忽然为姐伤心。为了这个破碎的家,她竟早婚,为了少年时这小小的心愿都不能实现,她如果知道这棉轿的另一层意思也不知要如何伤心呢!
鞭炮一响,后面哭声一片,叔叔泪流满面。婶婶穿一件青布蓝衫,抱着她的刚出生的第八个小儿子,神情凄伤地招呼客人。酒水是男方拿来的,虽说办了四桌,由于人多水酒少,大家平日又是饿慌了的,孩子们不等招呼就上了桌,一忽儿功夫水酒就被抢吃一空。
听说那顶花轿为了避开公社干部的追问,只拣冷僻的地方走,弯弯绕绕走了好多冤枉路。事后公社还是知道了,叫姐的公公去狠批了一顿,说这是封建资产阶级思想还潮,公公也不懂什么还潮不还潮,只要新媳妇进门了就好了。
姐在乡下的确苦了几年,一个蒲柳如的人也男人似地下地干活,上有公婆,下有孩子,也难为她了。
以后叔叔家的生活日渐好转,姐一回娘家看见下面的弟妹穿红着绿,要啥有啥,她就大声地哭;哭自己的苦,哭自己那顶拼拼凑凑的棉轿,我有时回娘家去 也很替她难过。她用青春换取一家人的温饱,在生活的苦海里苦苦挣扎,今日谁又能理解她的苦心?
这天十里红妆的展览舘外有一顶花轿在出租,是供人消遣的,把你扛起来荡一荡走一走大概十几元钱,我想起了当年大姐的坐花轿的心愿,想叫她去坐一坐,玩一玩。但今日的大姐已是满头白发的祖母了,她听了我的话禁不住泪流满面:老也老了,还有这个心思吗?但等下一世吧······
来稿选登第25期
文字:滕延娟
编辑:西湖雨
审核: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