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而精美——馆藏级铜境高清大赏
铜镜尽情演绎封建王朝兴废。两汉之后,铜镜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沉寂,于隋唐时期走入了巅 峰,达到了全盛。过去的几千年里,铜镜都为圆形或方形制式,而唐代则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并且镜子背后的纹饰也愈发丰富多彩——花草、瑞兽、神仙故事等呈现于镜背。铸造上更是出现螺钿、宝装、宝钿、金银平脱、金背、银背等镶嵌等“特种工艺”。
真品铜镜一般都经过上千年的自然埋藏,由于水土中物理和化学变化,产生类似再生矿的新化合物。按电化学原理,一般真铜镜锈长在高处,恰恰和赝品锈浮于凹处相反。真铜镜的锈色是长时间慢慢形成的,由于接触的地下环境复杂,因此造成锈的颜色呈局部不均匀状分布,并具有层次感。而新仿铜镜上的锈色面积较大,且锈的颜色单一,分布均匀,缺乏层次感。
铜镜收藏与拍卖在前几年尚是冷门,但近两年逐渐走热。无论是3月下旬纽约亚洲周推出的由70件铜镜组成的“铜镜珍藏”拍卖,还是目前正在浙江博物馆举办的首 次大规模“古镜今照”大展,都说明了中国古代铜镜正处在价值回归的阶段,尤其是铸造工艺极其精美的唐代及唐以前的铜镜。
目前,铜镜市场价格起伏不大,品相较好的130毫米古镜中,战国“山”字镜、唐代的瑞兽葡萄镜、四神十二生肖镜等,单镜价格在10000-50000元之间;汉镜中的规矩镜、神兽铜镜,单镜价格在15000元左右;宋、金、元时期的人物镜,单镜价格在千元以内;明、清时期的铜镜,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不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无论哪个历史时期的铜镜,都是值得收藏的。
铜镜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虽然是照容的工具,但是在铜镜的背面,多装饰以纹饰,题材广泛,丰富多彩,是一种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工艺品。铜镜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因此,称它为古代“铜版画”并不为过。
青铜镜又称铜镜,即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古代梳妆照容的生活用品。是一种古老的由青铜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艺品。可以说,一面铜镜,映照的不仅是祖先的容颜,也映出了一代代王朝的更替与兴衰。唐太宗李世民曾留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句。
在收藏界存在这样一个共识:真正的收藏佳品必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而铜镜恰恰兼具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郑辉雷认为,判断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艺术性。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的艺术价值就比较高;第 二,品种稀 少,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第三,保存状况。由于铜镜埋藏时间较长,锈蚀程度越小越好;第四,纹饰的清晰度。铜镜收藏讲究版模,以头模镜受欢迎,市场价格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