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不懂,所以别人不对——不要让“不可能”,耽误你的一生!
因为自己看不懂,所以别人就是错误的。这是很多人的逻辑,说起来好没道理,但很多事都是这样。
比如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决定要去做火箭发射的时候,不管是他的朋友还是互联网、投资圈的人都觉得这个人疯了。
当马斯克推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时候,有无数人不看好,认为这就是个玩具,没有什么前途。毕竟传统车企的势力那么强大,不可战胜。
如今,马斯克的火箭早已发射成功,特斯拉也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但仍然有众多投资人和看客们坚信马斯克会失败。
在创新领域向来都是这样,先是看不见,再是看不起,然后看不懂,最后只能来不及,很多人输就输在了这里。
其实很多普通人的人生也是这样的逻辑,生活中只要是出现了跟他思想认知不一致的事物,他就会下意识的反对,视为对他的挑衅。
在2016年左右的时候,我给一个做消费产品的朋友说尽快上拼多多,他看了一眼后不屑一顾,觉得太土太LOW,没前途。
这不是说我有先见之明,其实当时我也没有什么信心,毕竟电商领域早已是双雄对峙的格局,新玩家胜出的希望很渺茫。京东的东哥不就表态了吗,说那不过是流量端的奇技淫巧,电商关键是供应链和物流……很正确啊。
但事实证明,无论是行业外还是行业内,大都是看走眼了,一不小心3年过去,拼多多已经庞然大物。
所以,我想说的是,还是要保持开放心态,多去尝试,特别是普通人,你本来就一无所有,如果再思想保守,畏手畏脚,那还有什么机会呢?
不要让“不可能”,耽误你的一生!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新事物刚露头的时候,有大风险,也有大机遇,举个例子,比特币都知道吧,无论是金融投资大咖还是平头百姓,一开始都觉得这东西就是个笑话。
结果,无数人都在事后拍大腿,后悔莫及。对有些人来说,那可能是人生最大也是最容易的一次发财机遇。
但世界上还有很多无法(也不应该)用功利主义去衡量的东西。
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家境不佳,生活长期都很窘迫,他在1831发现电磁感应之后,有人嘲笑说这东西有什么用?法拉第回答他,“一个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处呢?”当时的人们谁会相信“电”这个东西会改变世界呢?
刘慈欣老师在《三体》里有个意见很经典: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20年来,10年来,这样的故事一再发生,从互联网到电子商务,从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网,期间有很多新事物被证明是没前途的,也有很多新事物被证明是正确的。
我们不能因为前者就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后者就盲目的投机主义。
科学家和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提出过一个“克拉克定律”:
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定律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就是根据克拉克的作品改编的,此前科幻电影的状况是谁也看不起,此后变成了“谁也看不懂”——引人好奇,让人敬畏。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在三四十年前看来,岂不是像魔法一样“不可能”?
不要让今天形成的常识去束缚我们对未来对自己的想象,人的思想才是最深重的桎梏,对待万事万物,我们不妨大胆一些,开放一些,有些人一辈子都是活在自己的“成见”里,眼睁睁看着别人把他不看好、“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你认为别人不行,那你又“行”在哪里呢?
人生在世,要走自己的路,就让别人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去吧,我们顾不上解释和争吵,我们要奔向前方的目标。
有需求就有价值,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创造价值上,而不是活在“不可能”或对“不可能”的解释上。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赤子之心,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人生和世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