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厌的人与事,藏着你自己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0-11-07

01

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个同事,暂且称她为D姐吧。

在梦中,我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里,完成工作之后,离开时碰见了D姐。我看到她疯了,也许是个人感情生活的不顺,也许是工作要求的繁琐,也许是子女上学的开销令人不堪重负,总之她疯了,罪不在我,她却拿着一把刀追着我不放,似乎在寻找生活的替罪羔羊。

我一直在跑,跑出了那栋建筑,跑进了一所乡村院落,像极了我远在北方的老家。我紧紧关上木头材质的大门,插上门栓,可是心里总是担心着,那把刀会不会从门缝中插进来……

做完这个梦之后,我有些惊恐和内疚,觉得自己怎么能在梦中把一个人诅咒成这个样子。

我承认,我极其不喜欢D姐。

最近单位事情极多,每个任务节点,其他人的工作都顺利的上交了,只有她的,千疮百孔,一塌糊涂。

每每,我都要为她擦一把大大的屁股。

她总是会说,自己不容易,生病了,各种加班,还有做不完的事情。

我心里想说,滚,别找借口,这些人谁不是拖家带口负重前行。

每次想到她,和她的拖拖沓沓,我总感觉像心里升腾起一股怒火。

生活越是忙乱,我越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多一些掌控感和秩序感,而她,始终是那个破坏节奏的人。

在种种烦乱复杂的情绪背后,我做了这个梦。

梦醒了,我质问自己,我是一个坏人吗?为什么我这么讨厌她?

然后,我听到自己心底居然有个声音,我讨厌弱者!

02

前段时间读了黛比·福特的《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书中围绕着荣格的“阴影”概念展开,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消极的一面。西方有七宗罪,中国也有学者提出三原恶,自私、懒惰、贪婪,多多少少都是潜藏或者外露的人类本性。

我们常常逃避或否认自身的“阴影”,只是,被压抑的东西不会真正消失,它会换一种方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例如,阴影人物的存在。

当我们在生活中,极度反感或厌恶某种行为时,往往是因为他触动了你内心深处被压抑的东西。如作者所言,我之所以会讨厌某些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恰巧表现出了某种尽管我自己也具有,却不愿意承认的特质。

按照这种观点,我所讨厌的D姐,只是自我的投射,是我不能接纳的自我的一部分。

所以,我是个弱者,我讨厌的是自己弱者的一面?

我承认,曾经,我是个弱者。

读书的时候,长得矮小干巴不起眼,在人高马大的山东省,走到哪里都觉得自己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上大学的时候,适应期过得尤为艰难,卸下了“学习好”这一个标签,发觉自己双手空空一无是处,像别人一样努力去争取很多东西,迎面而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和否定。

四年之后远走重庆读研,一个极高的入学分数给我平添了一丝光芒,但光芒之后,面对着陌生的学习任务、精明过分的同门,陡生了许多吃力的感觉。

唯一庆幸的是,任何一个阶段,我都没有放弃。我不是一个聪明或者有天分的人,只能一点一点积累和努力,用“笨鸟先飞”的方式为自己换取滴水穿石般的成长。

三年之后,毕业,工作。也许是几年间积攒的吃苦耐劳终于为我换来了一点运气,工作之后一切都顺利得不真实——学生喜欢,领导认可,顺利地在学校拿了教学竞赛的奖项,继而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申报了一个科研项目,接着发表论文,评选职称……

四年之后,我成了所在系室的主任,成为教育学院里同年入职的年轻老师中第一个副教授,还对“第一个评教授”充满了欲望和野心。

我开始飘飘然,觉得自己教学好,科研棒,组织能力强,还备受领导喜欢。于是,我习惯用“强者”来界定自我,可是,我真的强大了吗?我真的不再弱小了吗?

其实,内心深处,我依然弱小。甚至,当下对“强大”的过分渴求,就是对弱小的补偿。

03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中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身上就具备了一切人类都拥有的积极潜能和消极潜能,我们也是用欣喜好奇的眼光注视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被告知“好”与“坏”的分水岭,并只能选择站在某一边。于是,当我们略带惊恐地发现自身的“缺点”时,便只能将其压制到有一个角落,殊不知在这样的历程中也远离了真正的自己。

在一个中学生的咨询中,我让他把一张白纸对折,左边写下自己的优点,右边写下自己的缺点,然后分析每一项优点(缺点)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他说,我很善于替别人考虑,这让我能更好地维系友情,但也让我很累。

他说,我有些懒惰,这让我显得不够上进,但也因此给自己创造了许多享受和闲暇。

分享的时候,我说,我们经常一分为二地看待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但实际上这些只是自身的特质,并无纯粹的好坏之分。

这段当时无师自通、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话,一下子先把自己给打动了。

我曾经弱小,现在也依然弱小,这是我的特质,是自我的一部分。

我渴求强大,追求成功,这也是我的特质,是自我的一部分。

只是,对强大的过分追求,让我漠视了内心真实的声音,变得浮躁、轻狂和冒进,迫不及待想要抓住更多外界的标签和肯定来证明自己。

所以,这半年,我过得并不好。

每天都在家庭、工作、生活的间歇中疲于奔命,贪心又空洞地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抓在手上,苛求按部就班、加足马力地完成任务,容不得一点的松懈和拖沓。

就像是熬过饥荒的人恨不得把每一粒食物在攥在手心里,经历过太多次失败的我恨不得把许许多多的成功都堆积在自己身上,对抗内心深处那个弱小的自己。

04

荣格曾说,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真实的人,绝不是完美到无可指摘,而是积极与消极并存,光明与阴晦同生,并能够坦然地正视这样的自己。

在这次“阴影人物”的冲击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急功近利和不堪重负,我看到了自己因外界的标签而有些迷失和茫然的样子。

我开始试着接纳自己的弱小,也接纳自己对强大的渴求,它们不再是对立相克的存在,而是共同构成了成长的动力,都是我自身的一部分。

我开始重新审视过往,那些头衔和标签并不能界定成长,它只是一种附带品,真正铭刻在我生命中的,是成长的过程和这个过程赋予我的感受。

我开始试着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不再为了所谓的“成功”而疲于奔命,丧失了自己的本心,在忙炸天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慢下来。

想完这一切,对于D姐和那个梦,我也释然了。

我们讨厌的人与事,不过是在用另一种别样的方式,帮助我们觉知到自己的内心。

未来的生活中,希望有一双平和审慎的眼,能看到自己的完整而真实的样子;希望抱一颗开怀容纳的心,接纳别人,也接纳自己。

文:于格  (来源:于格的格子铺  ID: yg_gezipu)
图片来源:www.pexel.com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