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意欢:太重感情的人,伤得最深
十点邀约作者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与丈夫分居两地时所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丈夫的深情和思念。
《如懿传》中,意欢第一次在皇上面前亮相,唱的就是这首《醉花阴》。
她希望将来与皇上的感情,能如李清照夫妇一样鹣鲽情深。
其他人进宫为妃,不过为了家族地位和荣华富贵。
但意欢进宫,却为了年少绮梦,可见她的与众不同。
一入宫门深似海,意欢却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清雅脱俗。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活出了自己的绝世芳华。
内外兼修,清醒自知
后宫中,论美貌,金玉妍堪称首位;论诗书造诣,如懿和慧贵妃均可登顶。
但是美貌倾城,又才华横溢的嫔妃,非意欢莫属。
出阁之前,意欢是江南的一位格格。一次去寺庙上香,正赶上皇上祭陵。在意欢眼中,彼时的皇上,风姿迢迢,玉树琳琅。
情窦初开的意欢被皇上吸引,遥遥一见故倾心。在太后的协助下,她如愿入宫。
后宫家宴上,意欢首次登场,轻声吟唱,翩翩起舞,完美诠释了李清照的《醉花阴》。
容貌极其秀丽,擅长音律歌舞,还精通汉家诗词。意欢成功引起了皇上的兴趣,被封为舒贵人。
虽然是众多嫔妃中的一员,但意欢活出了自己的况味。
皇上洞悉诗词,她便学习文墨,力求与皇上有共通语言;皇上身边都是聒噪和进谏,她会掌握说话的分寸,让皇上倍感舒心。
金川战事陷入困境,皆因太后的党羽讷亲贻误。回朝后的讷亲还推卸责任,令皇上气愤不已。
意欢当时正好在皇上身旁。皇上问意欢,怎么看待讷亲的罪过,意欢缓缓答道:“皇上说前朝的事,臣妾不敢接话。”
皇上故意试探她,问道:“讷亲是太后的族人,朕要是杀了他,太后会怪罪吗?”
意欢答:
“皇上事母至孝,向来不会让太后伤心吧。”
“皇上一切都是为了朝局考虑。”
在趋求功名利禄的后宫,意欢却保持一份难得的分寸感,让人如沐春风。
有人说,容貌是女子的外在美,修养和气质是内在美。二者统一,才能让其具备脱俗的吸引力。
外在美和内在美在意欢的身上完美融合,加上清醒的认知和宽广的格局,让她成了后宫中的一股清流。
优秀如她,才能活出清风朗月般的气质和精神上的丰盈。
不曲意逢迎,敢于释放真性情
俗话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很多人不惜放下身段,以求融入不同圈子。
殊不知,朋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能风雨同行。
后宫众嫔妃表面上一团和气,平日里互相赞美,背地里却相互陷害。
意欢不喜欢这些口蜜腹剑之人,众嫔妃聚会聊天,互相吹捧时,她便起身告辞,淡然离席。
在别人眼里,她性格孤傲,总是冷冰冰。其实,意欢从不屑于伪装。
既然非同道中人,就不必表面应付。与其为了合群而放低自己,倒不如只与情投意合的人相交。
如懿刚出冷宫时,众人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意欢与如懿一见如故,交情甚好。
“娴妃娘娘不介意,大可唤我的本名意欢,我也可称呼一句姐姐,不必向旁人那样,娘娘来娘娘去的,听着这般俗气。”
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意欢也从不奢望攀高枝。
孝贤皇后怀上龙嗣,其他嫔妃赶着去道贺,意欢并没有随波逐流。
“皇后遇喜,与我何干?我既不是真的高兴,自然也不必假意去道贺。”
按理说,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会让意欢被众人孤立。但是正相反,她交到的都是真情实意的朋友,比如如懿和海兰。两人与意欢性情相投,经常照顾她。
意欢怀孕时,脸上长了蝴蝶状的黄斑,自惭形秽而不愿见人。海兰找来太医为她诊治,精心照顾。
十阿哥出生后体弱,皇上下令抱到宫外抚养。但是孩子在宫外却病情加重,海兰和如懿为心急如焚的意欢备好马车,送她出宫探望孩子。
十阿哥早夭,意欢悲痛欲绝。身怀六甲的如懿前去探望,见她神情恍惚,滴水不进,虽然如懿已经贵为皇后,却亲自喂她吃红枣粥。
后来意欢心灰意冷,自焚而亡。嫔妃自戕原本是株连母族的大罪,何况意欢的死竟导致如懿的五公主早产。但是如懿体谅意欢,在她死后没有降罪于她。
亦舒说过:“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意欢为人处事,从不靠套路和巴结,所以她的朋友并不多。
但她的坦诚和真实,换来的都是肝胆相照的朋友。这样纯粹的友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隽永而坚实。
不畏惧世俗,勇于表达自己
人性的最大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但是明智的人,会在人云亦云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主见。这才是做人的本真,人生的格局。
宫里的人,说话行事都是见风使舵。但是意欢不同,一言一行皆是本性流露,勇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这种不从众的性格,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实属难得。
玫嫔和仪嫔的孩子被陷害,如懿被诬陷成凶手,打入冷宫。
为了还给如懿一个公道,海兰怀孕时不惜给自己下毒,与当年玫嫔和仪嫔的中毒症状一样,以此引出当年陷害如懿的真正凶手。
玫嫔说一定是如懿给海兰下毒,又想谋害皇子;但是海兰说如懿尚在冷宫,不可能害她。
众人纷纷猜忌之时,冷眼旁观的意欢缓缓发话了:
臣妾也曾听闻当日乌拉那拉氏毒害皇嗣一事。
如今,究竟是乌拉那拉氏尚有同谋留在宫中,还是她只是为人所冤?
而真正害人的人,却一再用此手法谋害皇嗣。
慎贵人卖主求荣,可见品行不佳。
倘若乌拉那拉氏真是被冤,这慎贵人,怕是早已被真正的主谋收买了。
一番推理,有理有据。众人顿时把矛头指向了慎贵人阿箬。
意欢与如懿尚未某面,与阿箬也不熟悉,但是她既不偏袒,也不拜高踩低。
如懿被封皇贵妃,却被嘉贵妃陷害与人私通,被皇上禁足在翊坤宫,不能主持万寿节大礼。
嘉贵妃大张旗鼓的张罗布置,众人迫于权势,只得听从。但意欢却表达了对嘉贵妃的不满,替皇贵妃如懿说话。
“这人人都说,翊坤宫闹刺客,是皇贵妃与人私通,我便是不信。”
她从不随波逐流,也不惧权利和世俗,而是保持一份难得的本真。
的确,如果活在别人的道德评判里,看起来更符合主流价值观。
但是,能陪伴自己到老的,唯有自我内心的充实。
从众很容易,从心却很难。
就像溪流中的众多石子,有的随着小溪穿越层层山峦,化作大海里面的淤泥。
而那些毅然不动的石子,最终会被流水冲刷成光滑美丽的鹅卵石。
生活中,如果不活在别人的标准里,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更能获得快乐。
只此一生,何必从众?
活出自我,坦荡决绝
观赏夜空中的烟花时,意欢曾说过:
“如果做人像烟花一样,热闹一时就回归寂寥,倒不如做天上点点星子,虽只有微光,却可以永远明亮。”
她的一生,正如天上的繁星,虽没有过分璀璨,却真实坦荡。
她没有像如懿那样荣登权力的顶峰,贵为皇后;
也没有像卫嬿婉那样宠冠六宫,诞下四个皇子和两位公主;
权力和荣宠,从来不是意欢想要的。她所求的,无非是一份真情。
当最后孩子早夭,意欢终于知道真相。眼前人已非心中良人,一片痴心终是错付。
“臣妾清清白白一个女儿家,原以为,进了宫能与相爱之人相守。却不料,白白做了你们母子的棋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都是错。原来年少绮梦,都是镜花水月。
她选择自焚而亡。心疼她的境遇,惋惜她的结局,却也佩服她的决绝。
有人说,意欢这么做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况且皇上有愧于她,倘若她肯低头给皇上一个台阶下,不刨根问底,便可一直荣宠下去。
但她这种烈女子,爱时全心全意投入,心灰意冷时丝毫不会回头。
水深火热的后宫,注定不适合这种深情之人。她用自尽,结束了被操控的一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冯骥才说过:“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理想的人生,不过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成为最想成为的人,按照自己意愿过一生。
这样的你,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共勉之。
百部私藏好片,带你读懂生活
一部电影,一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