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教|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直逼清北是种误读

伴随教师职业热,在高考录取中也出现了师范热。一些媒体为了证明,甚至说某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直逼清华北大。

师范热是存在的,但说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直逼清华北大,却是一种误解,主要原因是对新高考不熟悉、不了解。

老高考,虽然我们纠结专业,但一旦服从调配,我们本质就是报学校。一所学校在任何一个省也只有一个录取分数线。

但新高考不同,本质是报专业,一个学校在一个省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分数线。而分数线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学校好坏,更取决于选科结构。

为强化学生的选择权,语数外3门保持高考的定位外,后6门完全定位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可以在后6门中自选3门(浙江是7选3)作为高校录取的分数依据。这就是所谓“两依据”的来历。

你可以自由选择,但高校的人才培养却不可以自由选择,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比如你不能选择了史地政,但想读计算机、数学、物理专业吧?因此,大学在招生时会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设置相应的选考要求。

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分数最大化。给了学生选择权后,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常有学生以“喜欢”为由,选择好学的、最能拿高分的。于是物理、化学等投入高产出低的科目,成了许多孩子与家长回避的学科,报考人数显著下降。尤其是“物理+化学”,是各省报考人数最少的组合之一。同时,生物、地理无论在哪个省,都成了选考人数最多的科目。

92个大学专业大类,70%以上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60%需要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越是名校,选科要求越严。负责任的高校不会对考生的功利选科妥协,而一般学校则迫于录取分数线高低形成的社会影响,选科要求往往相对较低、较松。这样就必然出现要求高的高校,分数线相对是低的;对选考科目不设要求,或者要求比较低的高校专业,其录取分数会相对高,即便是同一个专业。比如同一个层次的高校,某高校材料学科要求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另外一个只要求选考化学,则只要求选考化学的,分数线会高于同时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的,甚至逼近著名大学。

在这当中,师范院校往往在选科上要求比较宽泛。

去年,某个新高考改革地区,选择了物理、化学等难度最大的组合的考生,在最后补录阶段不足300分即可上一个本科;但如果是选科要求最简单,甚至不要求选考科目的专业,上一个本科却需要五百多分。这种巨大的差距,其实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差距,更不能以老高考的分数高低做对比。

在新高考中,当我们谈论任何一个分数线,比较任何一个分数线时,都需要在同一个选考科目的要求下比较。抛开选考要求比较分数线是没有意义的,也是错误的,更像“耍流氓”。

从考生与家长的选科上,新高考不分文理,分数最大化,但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分的。追求分数最大化可以理解,但过于盲目的话,就容易把自己算计了,上面就是一例。从考大学更容易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选择物理、化学等科目更容易上大学,更容易上一个好大学,因为高校60%的专业要招收理工科。2019年安徽考试院就善意提醒考生,招三个理科生才招一个文科生。

更重要的是,从就业角度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理工科就业更好,人文社科较差。这无关是否重视人文社科的问题,而是社会需求使然。

(作者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