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任何时候都别停止学习
古人云,三十而立。
有人把这个“立”理解为稳定,30岁了,就不要胡思乱想了,沉下心来过日子。
好像现实中多是这样的例子,按部就班地上班,波澜不惊地生活,做一个别人眼里的标准生。
不再瞎琢磨,不再瞎闯荡,不再有学习的欲望。很多人在30岁就看到了人生的尽头。
然而,总有一些人,偏偏要走不一样的路。
即使这条路充满未知,布满荆棘;即使这条路无人陪伴,无人看好。
一如当年的唐僧一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7年的1月份,我在微博推荐了范海涛的新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其实最早读到这里面的故事是在她的微博,当时她是以一段段小故事的形式分享留学经历,颇为有趣。
后来得知出书,立刻下单买到手,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范海涛的这本《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文中详细记录了她在美国的留学经历,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租房吃饭、同学相处等生活细节。
范海涛是财经记者,又是百万册销量传记作者,超强的文字功力让这一切很有画面感。
有趣的是,她挑了一个有趣的专业——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并且成为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这本身也增加了海外留学的难度系数和未知数。
从这本书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口述历史的概念,“就是用口述历史的采访技巧和记录历史的方法,和普通人去接近,将普通人的记忆挖掘出来,再通过普通人记忆的集合,汇聚成时代记忆。这些宝贵的记忆,将留给下一代,成为他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工具。”
这种感觉有些像身处在普通人周边的古代史官,只不过一个居庙堂之高,传达官家口径,一个处江湖之远,记录民间声音。
他们仔细倾听普通人的声音,还原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和情绪,被采访者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内心深处的记忆,完成一次自我回忆与自我认知的历程,仿佛穿越时空隧道。
口述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收集个人历史,弥补官方历史遗漏或者故意遗漏的事实,让被忽略掉的历史碎片浮出水面,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在采访者的笔尖,经常流淌着不一样的沧桑与温暖。
“在美国求学,不能凡事都像在中国上学时那样去习惯性地依靠一个庞大的系统,让那个系统帮你解决事情。在美国,什么都需要自立为王,靠组织的想法没有出路。”
就连以前的生活经验,在陌生的国度也完全失效。
美国校园有浓厚的邮件文化,因为学校里所有的大小事情都是通过学校网站或邮件来发布的,看似随意的一封邮件,可能包含了很多重要事情的截止时间和学业信息。
邮箱就是你在校园的ID。
错过了信息,自己需要承担责任,例如没有在规定时间缴纳学费,也没有人催你,因为另一封邮件会翩然而至,由于你未按期缴费,由此产生的滞纳金是多少,截止时间是多少。
别指望有辅导员打电话催你,你得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各项事务。
美国的学业压力一如传说中的恐怖,超大的阅读量,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一些有难度但有趣的作业也成了作者的日常。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情节是,某个老师要求班上的每一个人写一份自己的传记,逐年写出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一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反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
我们经常看别人的传记,听别人的故事,却很少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其中的转折点。有空的时候,不妨试试看,在纸上写一写,回顾自己的前半生。
在你放弃学习和努力的那一天,就已经老了。
微信群里,有个30多岁的辅导员说自己要去读博士了。大家先是一片恭贺声,接着有人说了一句:快奔四了,还能如此拼,真不容易。
瞬间大家都沉默了。好像快40岁的人再去拼命,就成了怪物,不是“三十而立,四十认命”吗?
李开复在这本书的推荐序言中提到:“人生如何冲出重围呢?有太多的年轻人,想得太多,做的时候犹豫。一天一天蹉跎了岁月,浪费了时间……我相信,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往往人们在脚踏实地地迈出第一步时,所有的东西,就已经悄悄在路上了。”
选择“大龄留学”,放弃有大好前程的工作,放下安稳无忧的生活,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重拾课本做学生,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
范海涛在书中说:“我竟然很想念那些死去活来的日子,我怕没有了流亡般的伤痛,我就变成了一个平淡的灵魂。”
有个以写作为自由职业的女孩曾经在微信上说,当自己跳出原来的生活轨迹,依靠自己的所爱生存,不断打拼、学习、积累,自己的微笑朋友圈都变得不一样,渐渐多了许多积极奋斗,燃烧梦想的人。看着他们,每一天都是充满了斗志。
其实,不是因为生命的流逝而让人生道路越走越窄,而是当你在变得一天比一天努力时,世界会邀你一起同行。
如果你害怕坚持不下来,记得用文字,用图像,记录你努力奋斗、郁闷彷徨的每一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用你一直想做但从未尝试的方式,追寻梦想,努力飞扬。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