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读《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
书籍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增多,有的书令人增长智慧,有的人令人轻松愉快,而有的书则令人感到沉重。这本《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无疑就是一本令人感到沉重的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教子经历,这个经历中充满了苦痛和泪水以及反思。在这个家庭中,60后的父亲,70后的母亲和90后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控制、金钱、暴力、背叛、冷漠、绝望、骄纵、任性、叛逆、交涉、谈判、妥协……这些在政治斗争和战争场面中经常会遇到的词语,在这个家庭的冲突中北展现得淋漓尽致。但这个战争场面不仅仅是属于这一个家庭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不幸的家庭,各有各不幸,对托翁的说法,也许学会有人颔首认可,但这一次,这个“不幸”却是属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共同经历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徐修远拥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父母,优越的经济条件,过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一直较好的学习成绩,似乎他已经具备了各种成才的条件,似乎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这个家庭的战争依然爆发了,而且是那样的激烈,那样的持久,以至于解决几乎不可收拾,这是为什么?
阅读这本书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作为父亲在不断地反思这个问题,正是这样,这本书的主题不断地涉及到了“教育”、“母爱”、“早恋”、“独生子女”、“特殊教育”、“苦难”、“人生”、“学校”、“代沟”、“网络”等诸多的话题,从对于家庭的思考辐射到对整个社会的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是痛苦的、也是迷茫的,而这种伴随苦痛与迷茫的思考也是这个时代中无数独生子女父母的切身感受,作者所发出的声音代表了这无数父母声嘶力竭的呼嚎:这是为什么?
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极其现实的家庭问题,其实也是社会问题。而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其实不懂什么是教育,更弄不懂如何能对子女进行教育,也因为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唯一性使父母们更失去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的可能。而怀着极大苦痛和心血写下这本书的作者希望这本书“每卖出一本书,或可挽救一个人、一热家庭;多一个人看这本书,就多了一个孩子或家长早日拔身与泥淖而卓绝前行”(《站在苦难的门口》代前言)在这里,相信作者并不是在期待自己这本书的“码洋”率,而是真心希望自己这场痛苦异常的经历,能为广大面临这个难题的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的确,现在的家庭冲突已经逐步由矛盾发展为战争,尤以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战争为惨烈。当一个社会失去了其维持道德准则的基础时,家庭教育的准则似乎丝毫无能为力,正如遇罗克所说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在这个失去“尊敬”、“感恩”和“珍惜”的年代,家中的“亲情”显得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而乘虚而入的却是“金钱”、“自私”、“疏远”“叛逆”。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往往寄希望于教育,但教育也是社会中的一种形式,更何况,在社会的压力下,学校同样陷入了“金钱”和“疏远”的沼泽而不能自拔。在家庭中,孩子们被几辈亲友无条件的爱所包围,在学校中,孩子们被各种法规制度所呵护,取消了升留级,缺少了挫折教育,缺少了劳动教育,孩子们可以无视师长的教诲,可以不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学校已经不再是教育孩子们成长的殿堂,而是放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看护所。然而,过度的保护,不能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如被豢养的猛虎一样渐渐失去了自主生存的能力,但这似乎却更趁了父母的心意——这样可以获得儿女更多的依赖,而使父母得到被需要的满足。在孩子幼小时,父母享受这种依赖,当孩子成长后,父母依然希望享有这种依赖,所以但多数幼儿时的溺爱,在孩子成长之后都变成了对孩子的绝对控制——无论是以暴力的手段,还是经济的手段都是实现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孩子毕竟会长大,当其自觉意识渐渐形成时,他们尝试着冲破自己身边的控制网的可能性,但懵懂的他们却被贴上“叛逆”和“差生”的标签。由于,惩戒教育、挫折教育、意志教育已经从学校中消失了,所以作为现行学校教育缺失的一种反动,徐向洋的特殊教育出现了。
徐向洋工作室的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让学生从中得到历练,提升自身认识,唤起学生身上已经失去的那些宝贵品质,在“三纵”这类集训地,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这种形式与其说是现行教育制度补充,到不如说是现行教育制度的讽刺与批判。这种特殊的军事化的管理固然对孩子们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但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的“如果惩罚足够让人心惊,或者奖励足够让人心跳,没有什么指令会被你(或我)拒绝。”孩子们在如此环境下的表现,只能证明人类对环境具有无穷的适应能力,当失去外部的强制坏境后,孩子们的积习卷土重来可以说是及其正常的。这种训练在一定范围中的确能起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但这种训练的结果未必不能导致《全金属外壳》的结果,这样的隔离性的训练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拥有自主权的社会中正常的生存!
当我看到徐修远旧态复萌的那一刻,在脑海中反映出的是《发条橙》中的画面,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得到了与电影结局相悖的结果。在这过程中,这个家庭又经历了二次大战,而决定性的一刻的出现不是母亲的关爱与病痛,不是祖母的逝世,不是父亲的忆苦思甜,也不是向老师的宽宏大量,更不是全家人的殷切期待,而是父亲抱住儿子那一刻的眼泪和发自内心深处的心声。在我看来,父亲在这场战争中只做对了“一件半”的事情:“半件”是在发现儿子的成长问题后,一直在尝试以“父子书”的形式与儿子沟通,之所以是“半件”是因为这种沟通出现得太晚了,而且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一件”则是放下了父亲的“尊严”、男人的矜持和作家的高傲,在儿子需要支持和关怀的时候,给予了儿子真心的关爱。人之为人,即在于以真情的可贵,如果作为父亲的作者能够在儿子成长过程中,让儿子体会到真情的可贵,也许能避免这场家庭的战争——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但我真心希望这个猜测是有效的。
行文到此,才发现自己已经说了很多,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没有说,衷心感谢作者的这本抓住时代脉搏的书,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思考,而且这个思考还将持续下去。在这里,仅以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断想中的几则内容,作为感谢作者提供这一飨宴的结尾。
子女不是父母完成自己未竟心愿的代偿品。
母爱深似海,但深海中有很多危险。
金钱可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却会无法补偿孩子的亲情缺失。
工作与事业的成功的家长,不一定是成功的父母,因为在家中,做一个称职的父母才是家长门的“主业”。
金钱和威慑都只是控制孩子的手段,前者养成娇纵,后者产生懦弱。
很多父母能正确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却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子女。
“代沟”“不懂我”只是推脱沟通的借口。
孩子不是宠物,父母无法掌控他们的一生,该放手时就放手。
饱含亲情的坦率交流,才是教育子女最有效的手段。
在教育、家庭,社会这些话题中,真情交流永远是达成人与人沟通的灯塔,而且这个灯塔是永远不会熄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