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克里米亚战争中为何英法不想彻底打败沙俄?
像沙俄这样一个噬土成性的帝国,西方列强哪个不想除之而后快?但想归想,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大纵深地面进攻能力,一切想法都只能是空想。1812年法俄战争期间,武功盖世的拿破仑也不是没想过要彻底打败沙俄,怎奈广袤的国土、漫长的进攻轴线和变化多端的气候给当时的冷兵器陆军提出了无法克服的考验,短短8个多月,拿破仑61万东征大军便在库图佐夫20万兵力的逐次抗击之下铩羽而归,竟然有40余万法军士兵因饥寒交迫而丧命。
点击加载图片
41年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同沙俄争夺近东统治权、清除沙俄对巴尔干及黑海地区的军事占领、阻止沙俄染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结果,英法获胜,沙俄战败。经过历时两年多的激战,不仅迫使沙俄接受土耳其独立、从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撤军、解散黑海舰队,还放弃了在波罗的海阿兰群岛的驻军权,这对于英法联军来说,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联军有没有想过乘胜追击、进一步彻底打败沙俄呢?很遗憾!确实没想过,或者说是想都不敢想。原因有两点:一是心不齐。英法各怀心腹事,只能做到为实现有限目的而结成临时同盟,却没有能力发动一场劳师远征的联军作战。英国沉迷于海外殖民地统治,并不热衷于陆地战场上的开疆拓土。当初之所以要与法国联手征讨沙俄,无非是为了保持欧洲均势,目的一旦达成,自然就会见好就收。
点击加载图片
而法国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始作俑者,其在战前的迫切愿望是拆散沙俄、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为制裁法国而缔结的“神圣同盟”及《四国同盟条约》。经过一系列成功的策划,法国通过克里米亚战争拉拢了英国,离间了沙俄与奥地利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彻底摆脱了自拿破仑战争以来的外交困局。既已成为克里米亚战争的最大赢家,法国当然不会再去冒险重蹈当年拿破仑一世东征沙俄的覆辙。
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英法联军虽然取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但毕竟是一场惨胜,英法与沙俄之间仍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军队损失了52.2万人,英法土三国损失兵力近40万,双方均已无力再战。如英法联军敢于进犯沙俄本土,必将招致沙俄军队的拼死抵抗。
点击加载图片
沙俄是一个陆战强国,其农奴制军队具有动员速度快、组织严密的优点。而英法两国之中,陆战能力较强的是法国,但由于受到连年遏制,其军力早已大不如前,根本无法与法俄战争时期相比。况且当时的皇帝拿破仑三世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指挥谋略,都远远不是其伯父拿破仑一世的对手。当年拿破仑一世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且不宣而战的情况下,都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倘若拿破仑三世冒险东征沙俄,其结果只能是有去无回。至于英国,向来不是一个陆战强国,如与法军联合作战,不仅不会提供有效支援,反而成为法军的累赘。可以预测,这样一支实力不强的英法联军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入侵沙俄,必然会在俄军借助于严寒天气而实施的坚壁清野和逐次抗击之下遭到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