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庸人

读《荀子》第三十章 《哀公三、四

(峻岫)

(原文)

哀公曰:“善!”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正,心从而坏:如此则可谓庸人矣。”

鲁哀公问:什么是善?孔子回答说:“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天下人有五种状态的人,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还有圣人。这里所谓的“庸人”就是指平常人,“士人”就是读了书,官阶居于卿大夫之下的人。所谓“君子”,原意是:“君王之子”后来指有道德的人。“贤人”就是贤能的人。最后一种人就是“大圣”。“圣”的解释就是“通”。通达之人就是圣人。

鲁哀公问:“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孔子回答说:“所谓庸人者,口不道善言,心不知邑邑;”庸人口不道善言,就是不把善言整天挂在嘴边。“邑邑”就是闷闷不乐。庸人也不整天闷闷不乐。“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庸人不会把贤人、善士作为自己的榜样,而整天忧虑自己还有差距。“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庸人干什么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而作。比如种地,庸人就知道天天种地而已,为什么种地?为什么生产粮食?他只知道为了吃饭,什么缴纳贡赋,支援国家之类的大道理他们一概不懂。怎样停止?怎样站立?他们都不懂得。也就是说,封建礼仪他们也不懂得,只知照做而已。“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天天看见的东西,也不知道它的贵重。比如“米”之贵,他们不懂;“水”之利,他们不懂;为什么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都不懂,也不想懂得。“从物如流,不知所归;”庸人随大流,跟风俗,要到那里去?为什么这样做?也一概不知。“五凿为正,心从而坏:”“五凿”就是耳、目、鼻、口、心之窍。也就是五种感情,完全是根据自己心里所想总是从心所欲。毫无节制,毫无约束。好听的,不管应不应该听,都听;好看的不管该不该看,都看;好闻的,不管该不该闻,都闻;好吃的,不管该不该吃,都吃;要动的心思,不管该不该动心,都动。反正就是稀里糊涂,马马虎虎,浑浑噩噩,没心没肺。“如此则可谓庸人矣。”这里说的“庸人”是指平常人,就是格调不高的人,狗苟蝇营的人,目光短浅的人,胸无大志的人,甚至是低级趣味的人。(署名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