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花城背后,有阳光、雨露和园丁

叙利亚大马士革是距今最古老且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一千年前。
城市的演化已历经一万多年的历史,但智慧城市的出现,才不过短短30年。如今,一大批“智慧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截止2019年,全国超过500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但是城市的本质却从未发生变化。
1933年8月,《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城市作为市民美好生活的场所,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应该从满足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的角度为出发点。
所以,人应该是智慧城市围绕的核心,智慧的城市也要为人们的更好的生活而服务。每一个备受认可的智慧城市,也必然不单纯基于技术的指标,更多的是从智慧以人为本,以及与城市自身的特色结合的维度去判定的。
11月18日,在“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大中华区颁奖典礼”上,攀枝花凭借“特色产业赋能数字经济——基于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荣获中国区“数字化转型”入围奖,标志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攀枝花模式已成为中国样板、世界样本。
以智慧花城而闻名的攀枝花,它的城市智慧,是如何自然生长的?
一座年轻的智慧“新”城
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城市、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这形容的就是攀枝花市。
照片拍摄:王东
实际上,这座“花城”的建立背后,一直都饱含着可歌可泣的赞歌,60年代攀枝花特区正式成立,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攀枝花,在一片荒野之间,建成了中国西部第一座大型钢铁企业攀钢,之后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英雄之城,攀枝花。
这座年龄不足60岁的新城,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上走得一点都不慢。
早在2017年,攀枝花就编制了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由市政府平台公司+战略合作主体,在攀枝花成立智慧城市合资公司的模式,共同推进相关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效果。浪潮作为智慧城市运营商,成为了攀枝花的“城市合伙人”。
根据《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我国大量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处于起步期和成长期城市从两年前占比57.7%增长到80%,而处于准备期的城市占比则从42.3%下降到11.6%,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从整体规划向全面落地过渡的新阶段。
这组数据都表明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是可以领跑全球的。而这次的疫情,本质上也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我们很多城市的智慧水平。
如攀枝花市副市长阮强所说,“疫情期间人们出行、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催生了体温监测、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应用,城市生活平台、物流配送平台更加完善,视频会议系统也使得居家办公成为可能,显然科技助力疫情防控我们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照片拍摄:王东
智慧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城市元素,例如攀枝花地区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这就是攀枝花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务必要包含的城市元素。
阮强也表示:结合攀枝花市的发展现状,攀枝花在建设区域信息应用高地方面,以“一中心四平台一产业”为抓手,即钒钛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钒钛工业互联网、智慧康养、智慧农业4个平台和信息服务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同时,在建设区域数据资源汇聚高地方面,以物联网边缘计算中心为基础,以钒钛、康养和特设农业等产业数据为核心,融合政务大数据资源,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数字政府和便民惠民。建设区域信息生态高地,创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攀西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通过人才积聚和产教融合,辐射周边地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
城市大奖为何青睐攀枝花?
巴塞罗那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将中国区“数字化转型”入围奖授予攀枝花市。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一座智慧花城背后,必定有阳光、雨露和园丁。
照片拍摄:王东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的难题之一,就是各业务系统底层无法拉通,智慧孤岛林立,从而无法实现全市一体化的智慧。
而攀枝花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则是通过融合市综治中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集纳全市多个平台以及相关业务系统,打造集数据融合分析、视频感知态势、应急指挥调度、社会智能管理、热线资源覆盖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维度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按照规划,该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功能整合、开放共享、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城市智慧“大脑”。
攀枝花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事实上,这种数据大集中,统一向大脑汇聚的模式,能够最快速的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各业务群的协同,提升城市服务的体验。
第二,城市的核心是为人服务的,智慧城市的目标,也应该是以人的体验、感受、行为方式为出发点而不断升级进化,无论是智慧的政务还是智慧的服务。所谓知易行难,很多智慧城市建设仍然重视技术细节,忽视以人为本的体验。
而攀枝花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的确做得足够好。一方面,汇聚了卫生、环境、住房等2700余项数据资源、数据总量近3亿条、数据交换总量近2亿条,数据的拉通为不同部门的服务协作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上,阳光攀枝花(爱城市网)APP集政务服务、社会服务、城市资讯、旅游生活等于一体,横跨20多个部门,上线40多项政务与公共服务功能,市民只需登录一个APP,即可进行社保和公积金查询办理、市民热线、乘坐公交、水电气查缴、预约挂号等多项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第三,智慧城市是一把手工程,而城市管理者并不等于城市的运营者。如阮强的观点,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三个要素,一是转型的环境,需要政府来建设,二是技术,三是人才,这两个要素显然要依靠企业来完成。
所以,攀枝花市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径,就是与业界头部企业的合作,依靠龙头企业进行建设,依托龙头企业构建生态,这样才能真正把“数字化转型”从“口头”、从“字面”转化为“现实”。而基于对浪潮智慧城市运营理念的认可,攀枝花市选择与浪潮进行合作。
浪潮也恰是智慧花城“园丁”的角色。2019年1月25日,攀枝花市与浪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携手开始进行智慧花城的建设。今年10月15日,四川攀枝花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正式启用。
智慧花城的“园丁”为什么是浪潮?
作为攀枝花智慧城市大奖幕后的赋能者,智慧花城的“园丁”,浪潮在智慧城市领域,理念、能力都具备一定的领先性。
首先,浪潮对智慧城市建设有自己的理解。浪潮的理念,是以云为底座,以新基建为契机,网格化为核心,打造城市大脑,实现“一人一码、一物一码”城市治理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通过“平台+生态”的模式,打造基于云、数的平台,并在平台上引入问题导向的SaaS套件和服务,和智慧城市进行融合,充分利用生态伙伴的力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其次,浪潮倡导的是一种“智慧城市运营商”的理念,即通过某种商业组织架构,有效承载包括政府、企业、生态在内的多方意志和利益,形成一个市场化运营主体,满足公众、企业、政府的多层次需求,并以使用者付费的形势获取收益,形成自造血功能,缓解智慧城市建设对财政投入的过度依赖。
这个理念与常规智慧城市重建设而轻运营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攀枝花选择浪潮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被“运营商”的模式所打动。
第三,浪潮在中国拥有大量智慧城市落地的实践,正为攀枝花、济南、重庆等30余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在全国30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业务,通过“城市大脑”赋能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经济运行、城市生活等领域,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实践出真知,所有浪潮基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和服务,实际上都源于这些实践。
最后,浪潮能够结合城市的特色,立足点总是以人为本的建设策略。以攀枝花为例,除了智慧城市的基础能力之外,浪潮还为其构建了以智慧社区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平台,实现市级——区县——街镇——村社的四级贯通体系,并统筹规划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攀枝花地市级及钒钛产业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节点,全面助力攀枝花信息化及数字经济发展。
一个成功的智慧城市,一定是以人为本,服务体验优秀,生态自然生长的城市。攀枝花,用智慧花城,诠释了城市像花儿一样,自然绽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