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印象(13):砂石镇,美丽藏在“袖子”底下

本文作者陈胜乔,首发【狐说天下】,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写这个文章前,我对砂石镇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它产煤,境内有一座群力煤矿(邵东监狱)。还略微知道,砂石似乎比别的镇富裕。上世纪90年代初,我父亲曾在砂石帮人“扮青砖”(邵东话,手工制作青砖的意思)修房子。父亲说砂石人很大方,开的生活好,不拖欠工钱。我能有机会多读一点书,应该说与砂石有关系。

除此之外,我对砂石的了解为零。从网上搜索有关砂石的资料,只有县政府网站、百度百科上有几段文字,讲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事,而有关它地理、历史、人文等介绍寥寥。砂石给人感觉,似云遮雾罩,颇为神秘。

对外地人而言,砂石确实不显山露水。

从县城驱车去砂石镇,沿途所见皆是丘陵,山不高峻,浑圆连绵,山冲田边分散着民居。车至乌龙村,对面山冈上有一座煤矿,四周围墙,一条高架铁路穿过农田上空,直通矿区。这座煤矿就是群力煤矿一工区。一路上只见很多装满煤炭的大卡车从身边轰隆隆驶过,撒下的煤屑把公路染成黑色。

汽车在山冈上奔走,经过“九曲十八弯”后,拐一个急弯,跌落在一个山窝里,一个小镇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个小镇就是砂石镇政府驻地砂石冲腹地,群力煤矿二工区就在街上不远处。

砂石乡村风貌

据《湖南古今地名辞典》记载,砂石以地多砂石得名,距离县城15公里。翻看县志,砂石镇在清朝属新宁下一都,民国属万安乡。新中国建立后,1956年建立砂石乡,1958年并入火厂坪人民公社。1961年又从火厂坪人民公社分出成立砂石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砂石乡。1993年撤乡建立砂石镇。1995年撤区并乡,原建制保留不变。

摊开邵东县地图,可见砂石镇位于本县中部,东连流光岭,南至火厂坪,西接周官桥,北与流泽交界。在邵东县20多个乡镇中,砂石的地理位置不算差,新八老公路贯通前,其境内就有两条公路与县城相连,并且有一条铁路连接廉桥(与廉桥火车站相连,专用于运输煤炭)。

关于砂石得名,当地流传一个故事:相传元末明初,砂石冲为一深山荒谷,当时一支江西来的移民,其中有个李力士力大无穷,利用明初“插标为界”的政策,搬走村里挡路的一块大青石。这块石头重达300多斤,李力士一口气将它搬出2里路远,于是以大青石原址为圆点,直径约2公里范围内的田土山林等尽归李姓人家。从此这儿就叫“背石村”。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来了土改工作队,见这儿有石山,河里多青石,老街下街口砂石溪上有砂石桥 ,就将“背石”改名为“砂石”,沿用至今。

邵东县政协编写的《邵东地名故事》则记载了另一个传说:砂石冲原名“揹石冲”。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宝庆东乡(今邵东县)一带连下半月大雨,山洪暴发,揹石冲洪水淤积,泛滥成灾,房屋倒塌殆尽。朝廷官员李相到宝庆府赈灾,至揹石冲时,见洪水过后的揹石冲满冲砂石,异常凄惨,决定救灾民于水火。回京造册发榜时,竟忘其地名,回忆当时情景,便示其下属:就以宝庆东乡砂石冲可矣。此后,揹石冲就以赈灾榜上砂石冲为名。

砂石镇通往火厂坪、廉桥的干道

两个故事差别甚大,有一点却相同:即都认为砂石得名源于石头。依据砂石今天的地貌,两个故事说的似乎都有道理。

砂石镇有两条街,老街与新街。其实老街与新街连在一起。老街沿砂石溪而建,长约300米。据当地老人介绍,老街民国时有店铺18家,包括米行、客栈、日杂铺、布匹店、铁铺等。当地煤铁资源丰富,夜晚炉火通红,锤声四起,夜半不断,曾享有“小宝庆”之称。

砂石新街长约1公里,街道也沿砂石溪排列,呈倒“S”形,有各类门面200多个,有一集贸市场,交易多以稻米、蔬菜、肉蛋、花生等为主。附近有一开发区。

砂石是邵东县较早由乡升格为镇的镇,主因是工业活跃,地底下埋藏着黑色的“金子”——煤炭。

砂石何时产煤,史籍无明确记载。邵东县志说这儿从清朝开始就有煤矿。成立于1954年的湖南省群力煤矿的前身是当地四大煤矿之一,据说有英国人参股。新中国建立后,这个煤矿收归国有,后被公安部接收改制为监狱(劳改场所),开国大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还来视察过。上世纪90年代,群力煤矿还很红火,全国各来运煤的车辆不断,有自己创办的子弟学校、商店,俨然独立社区。

昔日群力煤矿二工区

国家勘探队曾到砂石探测煤炭储量,据测量,砂石煤矿段宽4.5公里,含煤3层,1层厚0.8米,2层厚1.19米,3层厚0.55米;埋深乌龙岩260米,西翼外围天星段150米,探明储量1800万吨,保有储量1200万吨。

2005年,群力煤矿因产煤减少加之监狱搬至永州东安,盛况不再,转包给私人经营。从1954年收归国有,到2005年转制,群力煤矿辉煌了半世纪,给几代人留下记忆。今天,砂石境内还有别的煤矿在生产,产量还不小。

除了产煤,旧时砂石也产铁器。民国以前,砂石冲300余户,人口千余,半数以上的人从事铁钉生意。主要生产船钉、鞋钉、牛奶钉、镜平钉(补锅用),闻名于长沙、益阳、常德、洪江及湖北的汉口、荆州等地。

一个很意思的现象是,砂石很多东西都是“黑”的,煤如此,铁如此,就连那条母亲河砂石溪也与“黑”有关。

据当地人李怀德《砂溪痴汉鳞爪》记,砂石溪,又称漫溪、侧水,系三岩天井之水汇流而成。三岩者,石弄、岩岭、乌龙,距砂溪均为5里,水皆清澈,终年不断。其中的乌龙岩(名字带黑色),从山洞岩边涌出一股泉水,有小水桶粗流量。这股泉水从岩洞涌出后,沿着山涧蜿蜒约5里,拐一个大弯,到达砂石老街。1949年以前,砂石溪清澈见底,河宽五六丈,河深能没过成年人头顶。当年人们在河里洗澡、摸鱼,经常能摸到名贵的石板鱼。但1954年群力煤矿建成开采后,乌龙岩泉水源头变小,沿途泉眼、小溪逐渐干枯,如今砂石溪流至老街那一段,河水虽然清亮,但枯水季节水深不到一尺,河里很少见到大一点的鱼了。

砂石溪源头乌龙岩

砂石溪其实属于乌龙河的一段。乌龙河是邵东三大水系之一侧水的干流,当它流经砂石老街,经东北方向流至流光岭境内的西凤凰山下时,一座大坝将它轻轻揽住,形成一座大湖。该湖总面积达一百九十五公顷,水面三千亩,蓄水一千八百万立方米。这座湖就是邵东著名的流光湖,以前叫流光岭水库。

乌龙河流经流光岭后,再折东北向进入团山镇,在双江桥与另一条发源于火厂坪来此的流光河汇合,于香花树出县境入双峰,先入湄水、涟水,再入湘江,最终流进洞庭湖。

砂石镇虽然低调,但当地有不少名胜古迹,例如乌龙岩、向天岩、砂石桥、真人岭、铜锣庙、书房台、金龟山等。

砂石之美,似乎都藏在“袖子”底下。比如向天岩的美就藏在山洞里。这座岩洞在当地很有名,坐落真木村杳头岭上,与风光旖旎的流光湖相邻。

向天岩洞内一角

此洞的亮点是洞中有洞,共有东南西北四个大洞。东面的洞叫极乐天堂,南面的洞叫风流人间,西面的洞叫阴森地狱,北面的洞叫通天洞。各个岩洞皆有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景物,例如“美人鱼”、“御花园”、“南天门”、“玉帝”、“阎王”、“七仙女”等等。砂石籍诗人李滔为之赋诗:

向天岩(新韵)

李滔

峰顶朝天洞,直挻雾海中。

石梯环峻岭,古杏伴青松。

洞静乳石坠,岩幽暗道通。

隐居三五日,恍若世隔空。

砂石溪上原有一座古石拱桥,1926年因发大水被冲毁,1928年重建时挖出一块石基,上面刻有雍正年间字样,说明此桥建于清朝初年,有200多年历史。1928年建造的桥为三拱麻石桥,全长20米,宽4米,为砂石溪上最大石拱桥,当地人称其为“大桥”。桥头有古树两棵,桥两边有青石条栏杆。面向下游的栏杆正中条石上,有一石砌小庙,庙门宽一尺,门两边刻有“砂淘太极浪初静,石激清流景更奇”的对联。庙内供奉一尊将军石刻像。其他栏杆上刻有各种棋盘,供游人娱乐。此桥毁于1958年,目前仅见遗址。上世纪70年代架设了一座单孔石拱公路平板桥,但非原桥风貌。游人至此,若非了解这段历史,无法感受它的魅力。

砂石溪上的石拱桥(750电厂桥)

在砂石集镇内,河流形成太极图形,河两岸杨柳依依,居民大多逐水而居,大部分为李姓,其余为杨、尹、曾、佘、赵诸姓,各姓自明朝初年迁居于此,和睦相处几百年。

民国以前的砂石,人们似乎偏爱做生意,查看市志、县志,其中无砂石人学而优则仕的记录,也无人凭军功擢升高位。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砂石人则普遍重视教育,出了不少人才。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氏厚躬堂后人中出了南开大学硕士;1988年,又有人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至今,光李氏厚躬堂后人考上大学的有数十人,其他各姓也人才辈出,很多人在政界、商界、军界、科技界取得突出成就。

资源终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

既往的砂石镇凭开采煤炭,富甲一方,近些年来因煤炭产量减少、国家加倍重视保护环境等原因,正面临转型发展。2017年邵东南北大动脉八老公路贯通后,在砂石镇有9公里长,山窝窝里的砂石交通区位状况彻底改善,给当地带来曙光。镇党委政府抓住机会,一方面引导居民沿八老公路发展,一方面对镇区道路和镇容镇貌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加紧招商引资。

未来已来。希望砂石人民在新发展时期,抛弃单纯消耗资源的模式,追求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让砂石永远富裕,山清水秀,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作者鸣谢:本文写作参考了李诗宜、彭雪开等老乡对砂石的记述文章;并得到李滔、杨文彬、张飞华等老乡指导,采用了蒋期望、李成才、李成名、李敏等人拍摄的照片,在此一并感谢原作者。

作者声明:写作此文是为推介家乡,因本人不是历史专业研究者,所引史料虽然皆有出处,但未必全部正确。欢迎专家勘误指正。

附: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大家留言并分享,以鼓励作者继续写作。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早年做过专业财经杂志记者、报纸主编,现在南粤某著名企业工作。业余喜读书,热爱乡土文化。2015年8月创立【狐说天下】公众号,立足乡土,述说冷暖,获父老乡亲厚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