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饰看《长安十二时辰》:唐代女子穿男装是正常现象吗?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引起了人们对唐朝的各种讨论,如:剧中人物在历史上的原型、剧中诗歌的解说、到底什么是不良人、唐朝律法等等,今天,小佛不和大家聊前面这些话题,咱们来聊一聊当时唐朝的一些服饰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第一集播出到现在,剧中露脸比较多的女子有四人,她们分别是:檀棋、鱼肠、王韫秀和闻染,而这四人中,檀棋、鱼肠、王韫秀出场时基本都是着男子服饰,那么问题来了,女子着男装在唐朝是正常现象吗,为什么她们三人会在剧中有如此表现?下面小佛为大家一一讲述。

首先,小佛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唐朝,女子穿着男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小佛前几个月去西安旅游,看到了一些唐朝时期的壁画,那些壁画中出现了女侍从穿着男子服装的形象,不过她们的衣着与男子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唐代男子典型的日常打扮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长袍、腰束革带、脚蹬靴,不同等级则通过衣服颜色等细节来区别。

幞头在唐朝男子服饰中显得特别重要,一开始用头巾把头发裹起来仅仅是为了方便做事,后来慢慢演变成服饰的重要组成。小佛记得在一段专访雷佳音的视频中,雷佳音曾经提到,在唐朝,男子不带幞头,相当于光腚,故而在不少唐朝壁画中,女子着男装时也会带上幞头,不过她们穿的鞋子就是一般的女鞋,不是靴子。然而,在有一些壁画中,女子虽然身穿圆领长袍,但是不带幞头,会把发髻露出来,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檀棋和王蕴秀便是如此装束。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对各种文化非常的包容,加之武则天以女子身份做了皇帝,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她们不愿意被女子复杂的服饰局限,身着男装的女人走在大街上便不足为奇。

在正史记载中,最先吃螃蟹的人当属太平公主,她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爱女,她着男装可以说是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后来流传到了民间,被人们所接受。

就目前的壁画和记载所呈现出来的事实来看,在唐朝着女装的最多的一类人是贵族人家养的女侍从,檀棋正好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女侍从着男装的代表人物。她们这一类人选择着男装主要是因为干活方便,正如唐朝诗人薛逢在《宫词》所写一般“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袍子和套裤)宫人扫御床”。

第二类喜欢穿男装的便是贵族家的子女,随着武则天主政,女子地位的提升,贵族的女人们也会经常去参加一些原本只有男人才能参见的娱乐活动,比如:骑马、射箭、狩猎、打马球等等,试想如果女人们穿着女子常服去从参加活动,那得多别扭啊。

《长安十二时辰》中王韫秀便是此类代表人物,不过有一点可能是她与别人的不同,王韫秀的父亲是唐朝守边疆的将军,边疆和胡人接触多,王韫秀之前生活在边疆,受胡人的衣着影响更加明显,故而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喜着胡服”,我们可以理解为导演想要告诉我们——唐朝时期和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的普遍。

故而,不管是女侍从穿男装还是贵族女子着男装,其根本目的是因为着男装方便。

参考资料:魏璐,《唐代墓葬中女着男装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