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采桑女,殷殷故园情——李子侯绘画观感
桑梓之地,是比喻中的故乡。而对于李老师,桑蚕之地是真实的故乡。童年时的乡间印象,母亲和姐姐采桑养蚕的情景,始终印刻在他的记忆里。对这一块他生于斯长于斯、魂牵梦绕的故土,李老师始终饱含着深情。所以,采桑女的形象,几十年来一直反复出现在李老师的绘画里。观览李老师的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画作中深沉缠绵的桑梓故园之情。
就像友人翁诞宪爱画老家惠安女,李老师最爱画故乡采桑女。轻描淡写或浓笔重彩,写意或工笔,各种风格,情调各异的采桑女,可谓李老师绘画的一大鲜明特色。
李老师还对故乡的养蚕业作过一幅全景式的描绘——《江南蚕忙》(1987),反映了从采桑、养蚕、结茧到运售茧的整个过程。此画风格朴实,构图生动,人物姿态多样,一派江南桑蚕水乡风情。还有一幅《江南丝市》(2009),表现的是故乡历史上的丝茧绸缎贸易盛况。人物更加众多,场景更为宏阔,构图更为复杂,让人联想到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非常成功的江南丝绸古镇的历史风俗画。
江南蚕忙
江南丝市
法国艺评家克莱尔曾说:“画家是一块土地的儿子”,悲叹欧洲绘画地域性的丧失:“(从前),从此地过去只有几米,涉过的河也只是一衣带水,但人们讲的是另一种语言,人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光线……就像在童年,一条小路,一道篱笆,一棵树足以圈起一片想象和奇妙的领地。”
正当大量画作失去地域特色之时,李老师长年乐此不疲地画故乡的采桑女,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水乡题材已经泛滥,缺乏情感,而李老师的采桑女却是基于真实的故乡情,为故乡而画,显得真情满满,是鲜明的杭嘉湖地域特色。
李老师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科,跟随顾生岳、宋忠元等老师学工笔,也接受了扎实的西方素描写实训练,尤其得到浙派人物画开创者方増先、李震坚的教课。而浙派人物画的特色是西方素描和中国笔墨相融合。尽管用的是毛笔,人物造型是基于西方素描。
1981年的工笔人物《景颇姑娘》,造型工整,色彩沉着,隐约有顾生岳先生的影子。90年代的课堂写生示范《长髯老人》和《女人体之三》等作品,则显示了李老师扎实的西方素描功底,和浙派人物画的影响。
景颇姑娘
长髯老人
女人体
李老师的学院派科班功夫很过硬,但他渐渐觉得,如果沿着这条路走,怎么走也走不出前辈老师的影子。他的天性却是不愿守成,执意不停探索、尝试,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创出自家面目。
1992年 红楼十二金钗图
于是,李老师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自己的艺术传统。他不仅关注中国自己的人物画家如陈洪绶、任伯年等,还多次去西北考察,看敦煌壁画,看西安博物馆,尤其对汉代画像石,对汉俑唐俑非常著意,对民间年画也非常用心。他几次强调西北考察和看博物馆的经历对他艺术创作的影响。
桑荫情长
他从中国的艺术传统里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为她画采桑女和其他人物造型提供了形式借鉴。李老师的人物形象变得简洁起来,线条变得重要起来。
李老师从中国的艺术传统中学习将景物概括化,简洁化。他表现的桑叶,完全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既有桑叶的外形,又有图案性的简化,是李老师的独家样。在表现人物和处理背景时,李老师也有意尽量简化细节,比如上述《桑女》系列,《水乡姐妹》(国家博物馆收藏)等。这些画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皮纸,产生一种特殊的水墨晕染效果,色彩墨色浑然互融,画面透明而迷离。在装饰平面性和绘画性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荷风动涟漪
李老师也努力在工笔和写意之间寻找平衡:既要工笔的严整,又要写意的自由,他所谓“工笔意写”。古人画画也曰“写”画,因为书画同源。尤其自有文人画,更在绘画中强调书法用笔。李老师所谓“意写”,可谓不仅要抒发“意”,还要表现书法性的“写”。
事实上,李老师对书法用功甚勤,临帖博采多家,不拘一家,终得以行草隶皆有功底,自由变换。因此,他的写意画,颇多书法意趣,更能显示出他的笔墨功夫。
桑园新绿
《鹤舞图》古松垂萝,月明鹤舞,有一种庄严宏大的气象。尤其松树用笔散逸疏放,二仙鹤一昂首一低徊,舞姿灵动,诚为佳构。《青霞紫雪点春风》。用笔豪放,仙鹤低首啄腹,姿态特异,与淡彩晕染的紫藤花相呼应,逸趣盎然。
鹤舞图
青霞紫雪点春风
李老师爱画鹤。画中仙鹤或栖或飞,或鸣或舞,千姿百态,堪称画鹤高手。他尤其爱画梅鹤图。历史上杭州西湖有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传说,至今孤山遗有放鹤亭。他画梅鹤,应有追慕林处士梅妻鹤子的情怀。
鹤乡传春讯
长期以来,李老师正是以自己的“工笔意写”,或画故乡的采桑女,或绘象征高洁的松鹤梅荷,取得了卓然的成就。他长怀不忘的乡情,和孜孜探寻中国艺术精神的情怀,也令人感动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