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金带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计算机的进步是方方面面的,几十年来每个月都有新的产品、器件和招数出来。除去计算机理论和技术,许许多多的人们做出了贡献,都值得我们尊重。虽然,这些贡献大多随着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消失而失传,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贡献,才让中国的计算机事业滚滚向前。

1973 年8 月,电子工业部和国防科委四局组织的通用机200 系列计算机联合设计正式开始,六个研究所、九家工厂、十二家等院校的计算机人员在第十五所同时设计高、中、低三档计算机,命名为DJS-260、DJS-240 和DJS-220,开创了我国系列计算机先河。

331工程测控中心和巨浪工程的240计算机

在240机运算器机柜焊接完毕时,调试发现72 线插座插拔力不够,讨论了好几天,分析利弊,最后决定全部更换。五工段的工人加班加点,硬是把四个月的工期压缩到两个月,为后期调试和设备进场的安装赢得了时间。

十五所的电路板测试

更换电路板插头插座,先拆再装,决不是小事,一个工段的人员加班加点忙两个月,精心操作。可要是不更换,将带来隐患,接触不良是计算机的大祸害。

第一代、第二代的计算机插件有何不同?在电子管计算机年代,触发器要用两个电子管。不论何种计算机,一个插件版只能安装一个触发器;到了晶体管计算机年代,即使是6管的隔离阻塞触发器,在121计算机上也是一个插件可以安装两个触发器。

103机的电子管插件

晶体管电路板仍用焊线接通插座

这种构造生产费工,还有接触隐患

厚重敦实的航空插座

晶体管的逻辑门电路,体积大大缩小,一个插件能安装十个左右的门电路,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相应来说,就要求进出插头的线数要增加,否则提高不了插件的组装密度。

在电子管计算机的胶木插头插座厚度比较大,要是把插头去掉,直接改成电路板上的印制插头就可以直接插入插座,电路板的厚度可以大大减小。晶体管108乙机的插件就直接使用了印制插头。

印制插头是一场革新,早先接触位置镀金。

插座五花八门但绝不允许变形

据738厂的钱基广先生回忆,这个建议是738厂三科第2任副科长朱顺福提出来的,朱先生随高兆庆访问日本。日本绕过了电子管计算机,直接从继电器计算机进化到了晶体管机。可能是他们在日本看到计算机电路板上印制着插头,得到了启示。回国后,中科院计算所还邀请他去做报告,朱先生在在南京28所退休。

这种改动,也不是可以直接操作,而有一个序列的进程,电路板是覆铜板,印制出的插头要镀金,以保证接触紧密,而且不怕插拔磨损;插座也要重新设计,簧片要有弹性耐反复收放,插座要符合电路板的厚度,而且要反复测试接触力量,然后设计注塑模具以备大批生产。

十五所的印制电路板生产线一角

108乙机初样的机柜的胶木件插头从28线改为42线印制插头,机柜面貌焕然一新,插座仍然为胶木件插座,但厚度减薄了,可以提高装机组装密度。

这些进步现在看来似乎都不显赫,但是当初要历经反复试验;再一个,进步是连锁的,因为组装密度提升,散热量加大,而通风的空间却被压缩,对于大型计算机,机柜的设计又增添了新的要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