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常位·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时有常位”是五运六气的重要观点,是对自然客观及其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自然是动态的,生命是活动的,“时有常位”的生命关联性,不是机械、线性、单向、静态的。
天气地气各主其时,主运主气各守其位,有胜有复各因其机。“气无必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离其时,热在夏寒在冬,春多风,秋易燥,这是一定的,但微甚、胜复、标本气化等对生命影响的实际情况,则因客运客气而不同。
“时有常位”,一年的初之气始于大寒,为厥阴风木主气;二之气始于春分,为少阴君火主气;三之气始于小满,为少阳相火主气;四之气始于大暑,为太阴湿土主气;五之气始于秋分,为阳明燥金主气;终之气始于小雪,为太阳寒水主气。
生命顺应“时有常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化成了与时相应的升降出入节律。
生命本质在生命之应,生命之应的本质在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根本在“时有常位”的阴阳五行规律。
五行者,五种基本的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规律,既包含了生命体表里内外的联系,如五藏之间、皮毛筋骨、五官七窍的联系,又包含了生命与宇宙星辰、日月运行、天地气化、社会状况的联系。
在五行的统一下,外在时空方位、天地气化寒热、社会劳逸苦乐,与内在的五藏六腑、经络气血,皮肉脉筋骨等,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了以阴阳为根本的五个生命体系,使天人相应的中医学理论,具有了可操作性。
相生相克是五行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指向和秩序,相生有我生、生我的不同,相克有所胜、所不胜的区分。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论》:“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五行有其常,有其变,生克相袭则常,不袭则变。袭,因袭、沿袭之意,生克有序、有时、有度是谓袭,无序、违时、失度是不袭。不袭者,非常也,五藏关系逆乱。非常之变,因所胜、所不胜,疾病有轻重不同。
“时有常位”,顺之守常,五藏生克应时而动,动有其序,动有其度,生命则安。明·张景岳《类经·疾病类》:“四时之气,顺之则安,逆之则病。“
顺之者,昼寤夜寐,春捂秋冻,夏凉冬暖,无过无不及,生克有其时,不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固有调节发挥作用,顺应自然。逆反者,寒温失度,逆于生乐,反其时而行之,生克失其时,危害固有调节,不能顺应自然。
逆者,当生时不生,当长时不长,当收时不收,当藏时不藏。人之饮食起居,悖自然规律,当睡时不睡,当食时不食,春夏养阳而贪凉,秋冬养阴而过暖,就会伤害健康。
生命应该是文化的主要问题。表面上大家都知道,西方文化、形态医学也重视,什么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但若以宇宙日月为客观,天地气交气化为条件,活生生的人为实在来认识文化,来看待人们的观念行为,大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生命,西方文化、形态医学所重视的并不是客观自然的生命。
生命是自然的,实验室里没有,形态理论中不存在。以物为本的显微镜逻辑,先在地把自然客观,把活生生的人排斥在外,有了显微镜逻辑把关,自然就进不了文化,活生生的人就不是医学的实际对象。
实验室、显微镜逻辑中所谓的生命,是物质形态,是肉体结构,不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活生生的人。
人的生命之应有固有调节,也有随机调节,是活生生的人适应的“时有常位,气无必也”的自然规律,形成的补不足损有余、维护生命之和的因应调节。
“时有常位,气无必也”是《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论述五运六气的胜复之动时提出来的,不仅包含了宇宙天地之气的时空之位,还包含了六气司天在泉的胜复态势:“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
时有常位,人顺应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气无必也,人适应之,寒加衣,热就凉,一日三餐饮食有节,该睡觉时睡觉,该起床时起床。
未渴而饮,先寒而衣,不过劳,不过逸,情志不过激,生命之应保持随机调节的灵动性,适应“气无必也”的天地自然,此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
“时有常位”,气有常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常时之气,人养慎,适之、和之,就能健康。人不养慎,“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若邪气内伏,乘机发作,生命的危害更大。
外感发病,与自然之气息息相关,风寒暑湿燥火影响生命之应,因应调节不能和之,就会发生类似于风寒暑湿燥火的病变,这就是中医的外感疾病。
外感疾病,有即时发生,也有过时发生。即时发生,称之为时邪、时病,清·雷少逸著有《时病论》。瘟疫之类的流行病,有过时发病的,称之为伏邪,如伏暑。
伏邪,指感受外邪之后,不即时发病,而是在体内藏伏下来,过时发病。
《黄帝内经》对伏邪早有认识。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再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夏天伤暑,夏天不病,伏于体内,到秋天,就可能发为“疟”。冬天伤寒,冬天不发病,伏于体内,到春天,就可能发为“温病”。
《温病条辨·上焦篇·伏暑》36条:“长夏受湿,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
2003年癸未年,非典;2009年己丑年,禽流感;2020年庚子年,新冠肺炎,就合于“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的认识。
伏邪,是邪气入侵,伏而不发,伺机发生的一种外感疾病。与伏邪类似的,还有留邪。留邪,是外感病邪当时发病,因用药不当,或调养失宜,损害了正气抗邪力,病邪留伏形成的反反复复的一种外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哮喘。
伏邪之病,多急且重,多传变。留邪之病,形成窠臼,多缓且顽,难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