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之《冰河》:只谈爱情,无关文明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余秋雨明年会来科大,甚是期盼,我的高中班主任最喜欢他文章,我曾经也痴狂地模仿他的文风,文明和文化一度是余秋雨的标签。今日推送一篇我去年写过的文字。
文/如海
去年,余秋雨首部长篇小说《冰河》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在沉寂了一段时日后,余秋雨再次在媒体上出现,聊起他对婚姻的乐观态度:爱情要信,欣赏能把对方变好。
我一直是酷爱文字的,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书籍匮乏的时期。阅读都是以借书的方式进行,很惶恐时日荒废而书未读完,所以经常废寝忘食地读书。金庸的武侠小说伴随着我的初中时代,而高中因为学业的紧张无法再看长篇小说,余秋雨的散文便成了我的最爱。我的班主任熊老师更是特别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他经常深情款款地朗诵着《一个王朝的背影》,仿佛自己就是秋雨那样的学者、教授,泛着泪光,将那些历史和人物娓娓道来。我曾经的一个同桌,家庭富足的她送了我一本精装的《文明的碎片》,我视如珍宝。里面每一篇余秋雨的文章,我都读过很多遍:《乡关何处》的浓浓乡愁,《废墟》中蒙昧和野蛮到文明的变迁,《阳关雪》的大气和洒脱、酣畅和沧桑,都写得是如此与众不同。
余秋雨的文字,深沉而不古旧,华丽而不奢靡,随处阐释着生命的深邃和文化的魅力。在越来越物质的时代,余秋雨的文字与世俗无关,崇尚的是曾经清冷的气节和品质,展现着历史上那些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歌颂着为文化和文字苦心孤诣的人。这样的人里面,有苏东坡那样的大家,也有籍籍无名的市井之人,文明的形成与这些不同时代呕心沥血的人息息相关。时代和社会的精神,总是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与传承中不断升华。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更多的人血脉贲张地望着王朝的更替和英雄豪杰的浮沉,而支撑人类社会脊梁的,往往是其背后永恒生命力的文化和文明。余秋雨,用他学者化的优美语言,讲述着柔情而不矫情,温婉而又具张力的文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高中时代的学习,已经是纯功利的学习: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我都分不清那个时候是真正喜欢余秋雨文字,优美中泛着思想,还是为了积累作文的华丽辞藻,总之翻来覆去地读着他写的每一篇散文,甚至模仿着他的《废墟》练习写作。从句式到语气,从比喻到排比,直至有些文绉绉的半白话矫情,都刻意地模仿,力求惟妙惟肖。后来出现戏剧性的效果了,熊老师在班上多次宣读我写的作文,大加赞赏。我相信每一个有作家梦的孩子,伊始的时刻就是文字被老师当众朗诵的时候。不管怎样,余秋雨的散文,都深深地影响着那个年代喜欢读书的我们,包括我的班主任熊老师。高中的语文老师,多数兼作班主任,为一个班级倾尽的精力和时间是巨大的。否则,熊老师不会只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应该是一个才华洋溢的作家。可惜的是,有作家梦的孩子和有才华的语文老师,穿越时光多年后,依然兜兜转转走不出世俗的藩篱和桎梏,还得为现实生活而平凡着。
爱情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真正的互相欣赏,不要完全去寻找你怎么不理解我,否则彼此就会没完没了。“你的另一半是你自己选择的,你有可能把不好的东西推向他。你如果欣赏他,爱惜他,他就变得光亮,他就变得美丽,他就变成一个很好的风景。”这是重新映入人们视线的余秋雨,倡导的优秀夫妻关系理念。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马兰,演绎着一段人间伉俪的优美和相濡以沫的传奇。
尽管这一次不再是曾经拿手的散文,但以《冰河》小说的方式,来歌颂和赞扬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无异于是给现代脆弱婚姻的一级强心针。我们选择的伴侣,都曾是一生一世的承诺,欣赏对方,一生相守,才是人间最美丽的事情。我相信小说不是余秋雨的擅长,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设置,构思的技巧、人物个性的鲜明,都绝非余秋雨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但《冰河》里有余秋雨和马兰的影子,用自己对深爱的人的情感,融入到小说中,足以感动读者,温暖人心。
爱情,我们都说过天长地久,但我们都见惯了劳燕分飞。如果有一天,我们讶异不离不弃、携手一生的婚姻,那将是何等的悲哀!
从文化文明到爱情婚姻,仿佛是余秋雨的文字走下神坛,不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贴近现实、贴近地气,摒弃他所擅长的余式散文,以小说的新面目问世,你可以说他江郎才尽、没落江湖了,也可以说他不再是那个将商业和文化结合的天衣无缝的儒商了。但余秋雨曾经的文字,注定会传承世间,成为人类文明不朽的财富,继续激励和影响着更多的人。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形式似乎已经不是那样重要,重要的是他歌颂着什么,崇尚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