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到底该如何经营?让他们“手把手”教你怎么做!

下面我们来听听众位大咖怎么说?因篇幅限制,我们整理部分嘉宾所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那么一些些启发。

演讲嘉宾

刘鑫(深圳和顺堂常务副总裁)
如何构建医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医药馆连锁企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和顺堂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打造了独特的“名药、名医、名馆、名厂”3+1经营模式,并高度提炼出和顺堂模式得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关系——三高:高起点、高品质、高标。三全:全品种、全冷链、全过程管理。三先:名药与名医,名药为先;医德与医术,医德为先;质量与成本,质量为先。

和顺堂模式践行国家战略,未来将以香港为龙头,辐射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将传统中医药传播到全世界,也通过中医药将全世界的人请进来。目前,和顺堂在香港拥有38家中医馆,成为香港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医馆,2018年底预计达到50家。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刘鑫分享中所提到的“如何构建医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项目定位:

很多人开中医馆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你是做投资的,还是做投机的?我们能不能遵循这个行业的自然规律发展,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

2, 患者定位:

我们开一家医馆不能奢望包治百病,把所有患者一网打尽,这是充满挑战的,且是不现实的挑战,何况天下患者是救不过来的。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中医普世价值辐射的根据地,我们如何发展专科门诊和特色治疗,使之变成你医馆在百姓心中一个固定符号,这样才有可健康成长的机会。

3, 医生合作模式的创新

这个创新的基础是,如何保障医生能够稳定性、长期性和医馆一起成长,这是比较重要的。

4, 被动等待式+主动出击

众所周知,很多医馆的医生往往都是被动等待,有患者来我就看,没有患者就干等着。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可以主动去找患者,让目标患者和匹配医生有效互动。

5, 有效服务和增值服务

服务是什么?服务就是营销。现在很多医馆的服务都是浅薄的服务,而有效服务和增值服务才是医馆的软实力。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流程营销、场景营销、过程营销、服务营销中做得更好,从而将之变成医馆的软实力。

6, 医馆的坪效管理

现在很多医馆在经营管理中盲目地追求高大上,它的收入就是靠诊金和饮片销售,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坪效很低。每个医馆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丰富自己匹配的产品,提升坪效,这样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7, 互联网思维

现在很多医馆都有互联网的配置,但是缺少互联网的思维,并没有把这种思维贯穿到医馆的整个管理体系中。如何在经营医馆的过程中,将互联网思维融会贯通,是许多医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何雪峰(云中医创始人&CEO)
传统中医馆运营实战

据悉,“云中医诊所经营智慧系统”(简称“云中医”)(官网链接为:http://www.yunzhongyi.com/),是苏州云中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是全国首个真正属于中医诊所,为中医诊所量身定做的一款管理系统。该系统融汇了中医诊疗特点和中医诊所的经营特点,集预约挂号、划价收费、医师工作站、药房管理、经营分析统计等功能为一体,真正适用于市面上不同规模类型的中医诊所。

目前,该系统已被全国1000余家中医诊所成功运用,日均门诊使用量约达1500人次,地域涵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何雪峰分享中所提到的“传统中医馆运营实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已经完全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的强势扫荡下,加上疯狂资本的强势进入下,原本保守沉重的医疗行业,将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步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如何雪峰所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已经全部被互联网渗透,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在这个冲击下,我们中医馆想不变都不行,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并满足百姓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催化以及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今后中医馆数量势必越来越多。那么在医馆数量呈现井喷,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医馆怎样做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保持不败?

1,互联网推广

互联网推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医疗广告(搜索引擎、广告投放)、舆论引导(意见领袖、社交媒体)、内容导向(知识传播、网络教育)。而在这三者中,内容导向为最好的推广方式。通过导向性知识传播和网络教育等方式让老百姓了解你的医馆和中医文化,可最大化转换为有效客户。

2,互联网营销

如果说推广的核心是内容,那么营销的核心就是互动,而互动离不开目前最火的社交工具——微信。

首先基础方面,实现微信公众号功能预约、反馈、客服等,拉近与客户的关系。

引导方面,设计优惠、便利等方式,有意识引导用户关注你的公众号。

设计活动方面,通过季节性项目或新项目推广,进一步吸引客户。

用户参与方面,通过小游戏、分享有礼、分享领券等,增加客户的黏性。

3,让客户不舍离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那么如何做好“以人为本”,让客户不舍离开呢?

何雪峰以云中医CRM客户管理系统为凭借,表示留客应该做好这三步:

(1)充分了解客户:比如运用CRM系统,根据不同属性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需要时随时可调。中医医生可通过患者诊疗档案全面了解其诊疗信息,结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制定出个性化诊疗方案。

(2)紧密联系客户:通过CRM 系统,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基本资料和诊疗情况对其进行疗效跟踪,并发出诊疗提醒,增加他们的信任度。还可通过会员体系,升级与客户的关系。并配合社交工具,常做一些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3)贴心关怀客户:医务人员可通过CRM系统对客户进行定期关怀、佳节祝福、满意度调查等,并做好反馈记录。并通过用户画像,对患者进行分类关怀。

而为了更好实现以上所有功能,云中医为诊所提供了客服机器人服务,可以分担预约、咨询、导诊、自动疗效跟踪、生活指导、反馈受理等工作,且24小时待命,将大大提升客户管理效率。中医馆也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服务质量来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挽回失去客户、留住现有客户、发展新客户,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永明(当归中医&行知堂创始人)
医馆新媒体运营

当归中医,从建立第一家中医网络学堂录制百门明师课程,到运用互联网社群平台链接万千学员和家庭,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传播……多年来运用用互联网的思维大胆尝试,扛起“中医育儿”的旗帜,帮助了万千妈妈成为孩子健康守护神。

行知堂,从最初的几位青年医师发展到40余位医师;从望京店到华善店,再到上海分店;从专注妇儿到聚焦家庭;从一支后起之秀到民营中医诊疗机构的知名品牌……不仅赢得了业内的称赞,更获得了政府的信任和委托。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李永明关于“医馆新媒体运营”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任何媒体的核心都是内容,新媒体首先是好的内容,一篇好的文章带来的收益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媒体渠道日益碎片化、垂直化,流量更容易向优质原创内容聚集。没有优质内容,用户根本得不到沉淀。

2,内容本身反映的是企业的个性和文化,针对的是用户的需求,所以要发布有品质的原创内容。抄袭即意味着没有个性,原创才是品牌突显的有效方式。目前当归中医学堂的作品都是原创,因为只有原创才能表现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品牌,就无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应有的固定符号。

3,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网民已经达到7.5亿,中国网民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3.5小时,那么如何吸引这三个多小时的消费注意力呢?要善于用互利网弥补基于地理位置流量导入的不足。

4,目前我们只专注于做微信(一个订阅号和一个服务号),虽然新媒体有许多载体(如今日头条等),但他们对品牌的传播并没有多少价值。哪怕今日头条一篇文章访问量100万都不如一篇微信文章访问量10万价值大,因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都是主动订阅,相比被动接受填鸭的今日头条,单个用户的价值显然更大。

5,百闻不如一见。没有线下的参与,线上内容就会缺少身临其境的感觉,缺少对人格的认知,很难形成品牌和情感印象。只有把线下内容做得足够,才能产生好的线上内容,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客户。

6,新媒体增强落地服务的必要条件,必须链接强大的运营管理系统。媒体导入只是前期,用户进来还必须经历在线预约、挂号、就诊等流程,所以必须链接相关管理系统。目前我们用的是云中医系统,这套系统对于我来说,真正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加之自助挂号机,叫号机等无缝链接,所有环节都可以交给机器,大大满足了客户的便利需求。

项金明(深圳五味&九味堂创始人)
中医馆自我发展的方法

据介绍,五味中医馆面积大概800平方左右,自开业到现在四年多的时间,平均日门诊量在350人次左右,高峰时候能达到500~600人次。而九味堂面积大概3000多平方,开业至今大概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高峰时门诊量已经能达到300人左右(而项金明个人平均日门诊量已达到120人次左右,高峰时160人次)。

这次会议上,项金明主要从“自我发展的方法”和“青年中医人才培养”两方面展开描述,下面我们就“自我发展的方法”进行相关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1,感动

现在中医馆如何才能感动老百姓呢,怎样才能扭亏为盈呢?

会议现场,项金明不无痛心地感慨,不知道现在医生都在想什么,能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吗?!难道就一心想着赚钱么?殊不知,当你不带着赚钱的目的服务老百姓的时候,你就已经赚到钱了。可是在利益洪流席卷的当下,没有多少医生能真正明白,明白了也不能勇于实践。

对于感动服务,项金明表示,假如你一天能感动一个人就可以了,一年365天就能感动365人。何况这一个人又能带动他的朋友、家人,乃至更多的人,这样算下来你想想得有多少人。一个感动不了患者的医生,就是无能。

2,领悟

我们知道,与患者沟通,要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能一味地用医学专业用语,毕竟老百姓不是专业人士。让患者听得懂,易于接受的交流,才能便于问题的解决。

如项金明所说,医生要领悟如何与患者沟通,也要让患者自己领悟中医思想。他表示自己在临床中,会用患者听得懂的话去沟通交流,并着重培养他们的中医思想,尤其是多多培养孩子的思想,多告诉他们中医常识。这样长期去影响他们,让他们自己领悟,进而传播。当中医得到传播,你的品牌得到传播时,你能不病人多么?

3,疗效

疗效不用多说了。正是有疗效的支撑,中医学才有其强大的生命动力,对于中医馆来说,没有疗效,也就失去了存活的基础,更不用谈发展了。

最后,项金明还表示,以上感动、领悟、疗效缺一不可,大家不要故弄玄虚,刚愎自用,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疗效,去为患者解决疾病痛苦,博得他们的信任,去推动中医馆,乃至整个中医的发展。

朱霞(河南济华中医馆创始人)
连锁中医馆的专家团队建设

作为中原第一家纯中医连锁中医馆,济华中医馆董事长朱霞曾谈到,在济华中医馆最大的特色,就是摒弃精密的西医仪器,将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发挥到极致。

济华中医馆整体打造的是一个诚信体系,在药材来源上,自下而上树立品牌。把质量控制在源头,实现名医配名药,利用准确的治病处方,增强患者对品牌的诚信度,进而推广品牌。

自2011年开诊以来,目前济华已有3家分馆(桐柏馆、红专馆、未来路馆),未来目标是10家。专家团队大概有140人左右,年龄从20多岁到80多岁不等,且不拘泥于学历。随着中医诊疗越来越受到关注,济华中医馆红专馆及桐柏馆,据悉日门诊量最高可达400余人。

下面我们看看,这次会议上朱霞关于中医馆运营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在一个中医馆的生存初期,首先要考虑的是疗效问题。在一个中医馆的发展阶段,则要考虑品牌建设问题。

2,疗效是中医馆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出发点。你想解决任何问题,都要考虑其和疗效的相关度有多少。而疗效的问题怎么解决?答案大家都知道,就是从医和药两个方面来解决。例如在济华,解决方案凝结成一句话就是:专家团队建设+道地药材保障体系。

3,道地药材保障体系搭建且不说,我们来看看专家团队如何建设?

(1)定位: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都要考虑定位。对于医馆来说,定位决定了一个中医馆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没有定位,就形不成自己的特色。比如,你想在哪个范围里建,一个省?一个市?还是一个区?是做全科还是专科?是做小儿推拿还是妇儿……定位清晰了,其他工作才好开展。

(2)建池:中医是稀缺资源,需要有战略眼光,率先占有中医师资源是开馆的基本条件。比如济华的目标是成立十家中医馆,那么每家三四十个大夫,总量都要三四百个,所以在济华开新馆之时,得让河南领域内至少几百个中医专家对济华认可,才便于付诸实施。

据悉,为让济华中医馆更具实力,济华初期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去全国各地造访一些中医名医。不仅请来在各级中医院执业的名中医固定来医馆会诊、坐诊,还请来了一些散落在民间、身怀绝技的老中医,每天车接车送,有专门的本科大学生给他们做助理陪同。

(3)搭建:把专家请来之后,问题还没解决。因为中医圈也是一个江湖,且恩怨纷纭。我们一定要把专家打造成一个团队,只有团队才能够形成合力。

(4)分级:专家到我们这个平台上,除了打造成一个团队,我们还会通过“医术”和“沟通”两个维度对专家进行一个评估。评估完了,事情就简单了,可以根据每个老师缺什么,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方案,具体由馆长执行。

(5)培养:济华有六大职能部门(财务中心、采购中心、品推中心、政务中心、中医传承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中心),可在馆长执行个性化优化方案过程中给予保障支持,从而让老师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看病,追求疗效。

(6)考核:很简单,就是通过专家的初复诊比例进行考核。

总之,在中医馆这条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的几位嘉宾主要讨论了民营中医馆的未来发展,下面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1

许小华
深圳大通中医董事长

中医馆的未来,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国家层面,大家都知道形势一片大好;二是行业层面,中医行业前景光明;三是中医馆层面,更多是民营中医馆层面,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

我想说两个观点:

1,不要过分追究中医馆的模式,比如说什么“老字号模式看杭州,新型中医馆看深圳”,老实讲杭州没有模式。但是我来到深圳,我发现不仅仅是说新型中医馆看深圳,而是深圳在方向上代表了民营中医馆的未来。除了和顺堂、固生堂等几家龙头代表,其他诸如五味中医馆&九味堂、正安中医馆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有各的特色。

2,民营中医馆未来在于小而美,小而专 ,有能力的可以多做几家。另外不能太讲究连锁,从我经历的中医馆来看,连锁的内涵我们始终没有找到。

2

江振颐
广州十三行国医馆创始人

个人认为,自己的未来自己把握。不要看外面多少资本运作,多少营收,人家做得怎么怎么大,我们还是踏踏实实做好现在,做好自己本身的门诊量,并且有复诊率。让每个带着焦虑进来的患者,能够笑着走出去,就已经是一种成功,值得我们引以为豪。

3

单友良
资深中医药媒体人

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医行业的弄潮儿,中医政策面临全面释放,尤其是《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可谓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拯救我们中医的大法。中医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未来中医的前景是无法想象的。(只要找准方向,大家都是亿万富翁。)

4

赵   鹏
广誉远深圳总经理

目前,深圳许多中医馆还挣扎在生死线上,活得好的凤毛麟角。我认为,未来行业还需要细分,这样会更规范一些。医生好好做自己的事,把疗效做出来;种药的把良心药种出来,收药的把准指标保障好道地药材;炮制药的要用地道的炮制工艺等等,各自把分工做好,中药不比西药差。另外,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医馆,服务和品牌是医馆最后的核心,这是能真正留在消费者心中的。

5

刘龙涛
正安中医医馆事业部总经理

互联网行业有两个词,一个是红海,一个是蓝海。目前从国情上看,大家经营中医似乎是进入一种蓝海,可是要知道,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未来会有更多人想开医馆,数量增多并不代表大夫增多,大家竞争的还是那些有疗效的少数大夫。从这一点来看,经营中医馆即将进入一种红海,在这红海里头,关键要靠核心竞争力。

未来中医馆的发展趋势,我想谈谈这几点:

(1)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谁能在最短时间把大夫的价值最大化,谁就能获得大夫青睐,与大夫建立最稳固的关系,从而成为获胜的佼佼者。

(2)在中医行业,稀缺资源是中医,并不是精品中药。精品中药需要时间去升级,但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未来这个短板一定会补齐,到那时各个中医馆都将匹配精品中药。可是大夫呢?他始终是稀缺的,一个好的、有疗效的中医,没有10年、20年的沉淀是很难成正果的。所以在这个市场上,最终能成为瓶颈的只有有疗效的大夫。

(3)未来中医馆将走向场景化。在互联网时代,谁拥有了场景谁就拥有了流量。任何一个行业,场景都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去通过场景化,把更多用户的时间留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当中,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价值利用最大化。

互联网能够帮助医馆实现全场景覆盖,满足用户更多痛点需求。有业内表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更多的“智能型”服务将被进一步引入中医、中药领域,除了在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领域、中药调配环节、药品流通环节以外,服务的抓手也已经延伸到外部——煎煮、配送一条龙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4)未来中医馆会趋于平台化。随着中医个体的崛起,每个中医都希望脱离医院/医馆的依附,实现自己的独立诊所梦,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完成诊疗工作。这个时候,医馆把自己各方面能力(对接商业保险、中药供应链、CRM客户管理、物业等)开放出来,能够为这些中医服务,是未来一种趋势。

总的来说,中医非常好,非常有疗效,非常有未来,但是它过去还是在自己比较封闭的环境下发展,应该看看其他行业是怎么发展的,多借鉴,多创新。

温馨提示:以上部分内容可能与嘉宾现场所言有些出入,我们旨在更好分享,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见谅。

医馆视界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