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大连马前后数据大PK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新手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前天大晚上才回广州,这一出门去了一周多,亲们见谅。

汇报一下,这次大连马跑了326(官方成绩),PB但没BQ,小小遗憾,不过貌似更符合人生实际情况,也给下一趟比赛留了更多认真训练备赛的动力。下半年北上杭,三中一就好,求保佑。

虽说做为个应该8风吹不动的大叔,这次PB了16分钟,多少还是有点小开心了。再一次以实践经历说明了:

1、科学、系统、周期化训练的重要性

2、赛前减量调整的重要性

3、比赛节奏控制的重要性

第1点就不细说了。

第2点直接看图:

这是RQ网站上的赛前一段时间的状况、体能、疲劳曲线变化图。5月13日(靠右框)那天是大连马的比赛日,那天的疲劳火箭上升,状况指数火箭下降。但是在那天之前,可以看到疲劳逐渐下降,状况逐渐上升,接近5。这也是赛前有意减量做调整的效果。

以后有机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RQ网站,很多有用的小工具。

第3点,比赛节奏,也是今天的重点。

亲们还记得动身去大连之前老Q发的比赛策略吧?详情看这儿。那算是计划。我们也都知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多是骨感的。今儿就拿自己这次的大连马做为案例来对照一下,看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其实也是老规矩了——每次认真比赛完都要解剖一下,称为复盘,也叫自拆。

上图左边是实际跑下来的数据,右边是比赛前制订的策略。也就是说,先有右边的计划,再有左边的执行。每个步骤都有序号,1~8,完全可以对应起来。

不过,很坑爹的是,佳明F3这次掉链子,记录的距离是43.5公里,对比赛中的实时配速监测其实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也是这次的一个大教训。

且一一看来。

步骤1:

前面2K,如赛前预料的,一开赛人挤人,跑不开,实际跑出来的配速502,算是在计划之中。

步骤2:

3公里的配速跑,计划中上限是445,实际上跑出438,超出。手表在这个阶段一直报警。不过已经注意到了手表的距离有明显误差,所以自己没太理会,控制上限不超435就好。

步骤3:

15公里的心率区间跑,计划控制在2.1~2.5。基本执行到位。跑出来的实际配速是438。

下图即是心率曲线。

步骤4:

10公里的心率区间跑,计划中是需要控制在2.5~2.6。其实算是很窄的范围了,不过基本执行到位,偏高了点点。跑出来的实际配速是449,开始有点掉速了。不过不要紧,优先保证心率区间到位。

步骤5:

5公里的心率区间跑,需要控制在2.5~2.8。这段距离是31~35K,撞墙高发区。跑出来的实际配速是448,没有撞墙。不过开始有累的感觉了。

步骤6:

5公里的心率区间跑,应该控制在2.8~4.0。跑出来的实际配速是459,腿有疲劳感,喝水的时候走了几秒钟,心率区间在3区左右,其实是想提速来着,可惜肉肉不给力,提不起来。这个区间跑得算是有点失败。

步骤7:

2公里的任性跑(计划中是有余力就可劲儿冲)。可惜大逆风,跑起来很费劲,根本提速不起,心率基本上还是在3区,偶尔上到4区。跑这段距离时借着喝水的时候走了十秒左右。实际跑下来的配速501。这一段应该算是整个比赛过程中最最最难熬的阶段了,不少跑友在这个阶段都是走走停停。失败。

步骤8:

最后一点距离,鼓起余力冲了一下。423的配速,心率终于到4区了。(别往下看,心率曲线图在上面)。

整体来说,这次大连马基本上是按照事先制订的策略在跑,以心率为主,执行得也算不错了。不过跑到后面6K时,肌肉疲劳感还是比较强,腿略显沉重,不得不走了两次以缓和一下。还是肌力不够啊,得再练。

整体的心率区间跑下来是这样的:

基本上是以2区(M区)为主,3区(T区)46分钟,有点偏多,或许这个是后面跑不太动的原因?反省中。

亲们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老Q的个人经验及教训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给亲们的建议:相信科学,多量化,别瞎跑。

--本文完---

作者老Q(老刘)——运动大叔,安全跑步知识传播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