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读书哪有什么秘诀
【教育读书】
读书哪有什么秘诀
天津中学 吴 奇
世人多求读书秘诀,然读书哪有什么秘诀啊!闲读马南邨的《燕山夜话》,嘘唏慨叹之余,发现书中有不少读书方法与勤读故事。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在那个时代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真的是难能可贵!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读书既要学以致用,用的时候还要灵活。
宋儒理学家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也大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九渊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找到源泉。陶渊明在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今人对“读书不求甚解”常常误解为“匆忙地读”,并作为自己不肯“精读”的挡箭牌。之所以要“不求甚解”,是因为读书时遇到了“未晓处”。遇到了难懂的地方,不要死抠住不放,先放它过去。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自己的学识、经验丰富的时候再求解释。说“不求甚解”,绝不是告诉我们不把书读懂。
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下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对此,马南邨分析为:“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明代学者吴梦祥为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可见,读书须有定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在曹营心在汉”式的读书是要不得的。
读书要精,不必求多。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赵普之所以在宋太宗赵光义面前敢于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大平”,是因为他把《论语》这部书读得烂熟。
有趣的是,人们把他的话断章取义,变成了“半部《论语》”,并且历代相传,居然成了典故。现在,不管他说的是一部《论语》,还是半部《论语》,我们都应该由此体会到少而精的读书方法。
书要一本一本地精读。正如明代胡居仁《丽泽堂学约》上写的:“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打好了基础之后,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就要多读多看。如汉代王充那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才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也留下一些名言:“补读平生未见书”“闭户遍读家藏书”。
读书需要榜样。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写道:“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北史·吕思礼传》里有记述北周大政治家吕思礼生平勤学的情形:“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北宋作家钱思公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唐代鲍坚的《武陵记》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锦绣。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马融之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勤学苦读的缘故。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马南邨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态度,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