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6|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上一章老子从形而上的高度论道,讲了道的由来,道的特征,道的分级,以及修道的路线图,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老子根据上章的理论,开始形而下地论道了,也就是道如何用到具体实际。

这一章和上一章比,就简单很多了。

《帛甲老子》第二十六章简体版:
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
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重为轻根】
解析
做一件事情,当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本,然后制定方案。
否则,如果脱离实际,再好的方案,也是没用的。
这句话,对应了上一章的“人法地”。
地为“重”,人法为“轻”。
人法必须以地为根本,脱离了“地”,再好的法也没有实际用处。
【清为躁君】
:清楚明白。
天得一以清——《道德经·第45章 》
:动,乱动,浮躁。
躁,疾也。——《说文》。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好变动民曰躁。——《周书·谥法》

:主导。

君,尊也。——《说文》
君,由尹和口组成。“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汉典》
解析
”清“可以理解为理论,”躁“可以理解为实践,”清为躁君“就是”理论指导实践“。
这句话也对应上一章的“地法天”。
天为“清”,地法为“躁”。
地法必须以天为指导。如果脱离了“天”的指导,地法就会乱,乱则失去控制。
【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要想做成一件大事,首先要制定计划。怎么制定计划呢?
要重为轻根,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计划来。
制定出计划,还要执行计划,怎么执行呢?
要清为躁君,理论指导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这样才不会失控。
【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君子:在位者或君王。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經.乾卦》

故君子式黃发。——《礼记.曲礼上》

环官:调查者。

环人,官名。《周礼》谓夏官司马与秋官司寇所属都有环人。司马掌兵部,司寇掌刑部。——《百度百科》

燕处:闲居,燕处清心,思考之地。

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礼记·经解》

临朝访道,有元老之在前;燕处清心,援众正而自助。——苏辙《谢翰林学士宣召状》

环官燕处:有调查,有思考。可以理解为调查研究。

昭若:清楚明白,了如指掌。

解析
要想远行?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有足够的物质保障;
第二,别迷路。
所以,君子众日行,
首先需要“辎重”,这是第一条,物质保障;
其次需要“昭若”,这是第二条,清楚了,才不迷路。
如何保证”昭若“呢?唯有环官燕处!
也就是只有不断地调查研究,才能保证“昭若”。
引申出来就是,统治者们,整日里忙于执政,执政需要两条:
第一,不要空谈,要脚踏实地,要真抓实干。
第二,不要空想,要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若何:为什么。
:天下所归往也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董仲舒

天下:政权。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解析
为什么万乘之王要以身轻于天下呢?
也就是说,当自己的行为,与天下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天下为重,约束自己,不能任性。
俗话说占山为王,有“地”才能为王,地是王的根本。
丢了“地”的王,就如虎落平阳,丧家之犬。
万乘之王的地,就是天下。
所以要以天下为重,以自己为轻,自己的行为必须符合天下的利益。
这就是”重为轻根“。
也只有,以身轻于天下了,才能保持“清醒地认识”,统治天下才能稳定。
这就是“清为躁君”。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解析
脱离了重,轻就失去了根本。
没有了清,躁就失去了控制。
脱离客观实际的空谈,就会误国。
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会出乱子。
《帛甲老子》第二十六章简体版:
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
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通解全章
为王之道,必须“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有重则有地,有轻则有人法,
有清则有天,有躁则有地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地人,三者相通,则可为王。
所以,统治者,众日行于路上,
一要守住根本,低头看路,避免摔跤;
二要调查研究,抬头向前,看清方向。
为什么,万乘之王,都以天下为重,而以自己为轻呢?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明,才能驾驭天下。
否则:
脱离了物质基础的支撑,政策的执行力就失去了源泉;
离开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对天下的驾驭就失去了控制。

读过第26章,开始第27章。
(0)

相关推荐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六章

    大家好!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下面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下.[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唯有环观,燕处昭若.奈何以万乘之 ...

  • 解密《道德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形神合一,燕处超然

    老子<道德经>第26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逐句解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是轻的根本,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六章 寻根章 第一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1-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 ...

  • 道德经章成·道经二六章·辎重轻躁篇

    道经二六章·辎重轻躁篇 一. 王弼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河上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 ...

  • 《道德经》第26章:重為轻根,静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

    <道德经>第26章:重為轻根,静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转载--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 ...

  • 徐大椿注道德经: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注:粗体为古籍原文,其余为本号释义   上一章讲,人应该法天则地,宗于大道.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讲,君王如何守道不离.   [原文]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重能生乎轻] 大道厚重,能生发轻浮的人道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老子在这一章节 ,继续用辩证现象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这种辨证在当下的中国依然适用,国人受儒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哪怕有的人没有察觉到. 先贴下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修炼之道,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其在 ...

  •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轻则失臣 躁则失君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重,稳重,谨言慎行.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知事物的真实本质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一),经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 虽有荣观(guàn),燕处(chǔ)超然. 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二),关键词解析 ...

  • 道经第26,重为轻根,静为躁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理解点: 这一章像是尹喜问老子就上章的王亦大,就"道&qu ...

  • 重为轻根,静为燥君, 轻则失本,燥则失君, 虽有荣光,燕处超然,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