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 你是否被自己的贫穷激怒
你是否被自己的贫穷激怒
◎ 朱成玉
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
大三的时候,学校搞了一个他觉得很坑爹的活动,主题好像是“自强不息”,都是一些“表现优秀"的贫困生做汇报。
令他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大一女同学的演讲。她的穿着固然不是什么名牌,但是放校园里也不寒碜,关键是整个人透出一股干练。她的演讲也很棒,至少刚开始是,以非常平和的语气跟大家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家庭,她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很艰辛,但是她讲述出来非常淡定。
但是讲着讲着,她的眼神有点儿变了,非常坚毅,坚毅到有点冷酷。
然后她讲的内容分明有点从准备好的演讲稿中脱离出来了,因为语调完全变了,变得有点儿激动,基本意思是:
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我看着你们在学校挥霍自己的青春,我一点也不羡慕你们。真的,我也一点儿也不嫉妒!我一定会证明给你们看,我会比你们强多了!
姑娘可能发现自己跑题了,语调很快恢复了平静。
朋友的内心颤动了下,那个眼神永远地留存在他的脑海中。
那是一种被愤怒扭曲得变了形的眼神,是得理不饶人的眼神,是你若负我,我负天下人的眼神,每每回想起来,都令人可怕。
对于这个姑娘,朋友既同情又担忧,一个家境很差的人,没有极强的决心,很难奋斗,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理解她,他觉得这个姑娘将来会过得很好,但是他很担心,她会变成一种让他觉得很讨厌的人。
因为一个人靠强大的毅力和决心支撑着自己的信念,但谁敢保证那颗心一直平和,丝毫不会极端和狭隘化呢?
所幸,她还没有心生仇恨,只是被自己的贫穷激怒了。
初中有段时间,母亲单位半破产,提前退了,父亲想着多挣钱,早就辞职下海了。
可惜父亲没挣到什么钱,人还常年不在家,所以家里经济条件很差。
不过当时对穷困的感觉并不明显,一是我所在的小县城,相对闭塞,大家对比度并不强烈,二是母亲给我营造了一种没见过世面下的精神自足。
说吃饭吧,我当时没怎么下过馆子,每天都是母亲做饭,现在想来,吃的很简单。基本上一顿饭就一个素菜,有时候是榨菜,另外母亲做一些补救,给我做很用心的手擀面概率很高,来弥补米饭做主食的单调;每顿饭没什么菜,但是频繁变种类;她专门烧好一些酱肉丝放那,不放菜,每顿饭给我拨一点,二斤猪肉能吃不少顿。
最关键是她的精神胜利法,她不断给我灌输:
“你妈以前老去饭店,饭店的菜花样多,但是其实很难吃的,哪有你妈做的小青菜好吃,又健康。”
“我的手擀面,是世面上没有的美味,我做的肉丝是不是特别好吃?”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每天吃的饭特别好吃,幸福感爆棚,然后还跟人吹嘘我吃得好。当时有些同学也没见识,很容易被唬住,羡慕地看着我。
那个时候,我相信,能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就是我全部的美好。
最后,比较终于来了。班上转来一个家境优越的男生,从穿着上,从举手投足间对别人不屑的表情上看,他的确比我们高了很多档次。我和一些没原则的男生开始屁颠屁颠地和他套近乎,自然,好处就是他带我们吃了很多好吃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西餐”的东西。
更致命的是,这个富有的家伙,在学习上也“睥睨天下”,从他进我们班开始,就注定了“神”一样的存在。这得多招人嫉妒啊!自然,他和我们这些“追随者”都成了另一些人愤怒的谈资,“有啥好显摆的啊,不就是仗着家里的老子有钱吗?又不是他自己赚的。”“那些没骨气的家伙,成天跟在人家屁股后头,也不觉得丢人”......
我承认我是羡慕,但绝没有嫉妒,更不会有愤怒。每个人出生不同,自然过着不同的生活,抱怨无益,也不切实际,不如将这些做为我们要追赶和超越的目标,让自己动力十足。
如果你不幸掉入贫穷的漩涡,那么你需要的是战胜困境的勇气和决心,而不是被它激怒。
【号外】
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父母啥都没给我,上天那么不公平,让我做了一个穷人......其实说实话,这样的抱怨我也有过,因为我也是穷人。但是我想,这抱怨终究是无益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轨迹,这世界上不可能都是富人,那么,穷人也要活着,阳光投给每个人的温暖都是一样的,穷人也要欢笑。
贫穷,但听着风声,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