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土牧尔台中学【二十三】
〓 第 1647 期 〓
文|王志成 编辑|王成海
“老事旧人”网上小店,保证货物品质,需要加微信再买
中考前夕,一批优秀青少年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放弃中考机会,光荣地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了。我记得有李秀蓉、孙风诊、吴秀蓉、薛久玉、田秀花、张凤林、刘成果等不少人。在党的教育下,这些人将个人的前景置之度外,态度很淡定,完全做好了弃考回乡的准备。临别前,我们还高兴地结伴到人委礼堂看电影,有一次余外和吴秀蓉还有其他多位同学晚饭后出去看电影,大家说说笑笑,没有一点忧愁和伤感,而全副武装头脑的是火辣辣的献身农村的红色革命热情......
孙凤珍在校时我觉得个子还不低。她亭亭玉立,仪表端庒大方,学习功底也很用功扎实,与人相处比较亲近和实心,与同学关系好象兄弟姐妹一般。她天资聪颖,可能与她家庭出身有关。孙凤珍我记的是地主家庭出身,成份比较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比较分析,一般地主家庭的人头脑灵活,本人素质较高,因此在社会活动或生产活动中,比一般平民百姓想的周全,管理的好,措施得力,经济效益高,生活比较富裕。当然,有钱的人家找对象要求条件也高。找对象起码要求美丽漂亮,聪明贤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样俊男靓女必然是优化组合,一对美满婚姻。生下后代必然聪明伶俐,美丽端庄。孙凤珍可能就是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刚刚初中毕业,就脱颖而成一位风度翩翩的青春美女。孙凤珍回乡后,后来又怎么样参加了工作,怎么样成家立业,这样的过程久隔多年,一概不大知晓。
毕业分别以后,直到大约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回白音察干,听说孙凤珍在二完小教书,我与她毕业后第一次见面。那时,他与旗文化局王友义结为伉俪,两人上班,生活过的美满幸福。孙凤珍和王友义特意在家里安排了一席美餐,招待我这个远道而归的初中学友,我们谈的非常愉快,把盏弄杯也非常开心,她们夫妇俩的热情好客,几十年来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十分亲切和感动。
2008年八月初土镇聚会,是我和孙凤珍毕业后第二次见面,一眨眼又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她的精神还昰很好,不减当年神韵,与同学们谈笑风生,亲如兄妹。那次聚会,她看见了许多同窗好友,看到了阔别多年的班主任老师和科任朱老师,心情特别激动,她与大家一起唱歌和跳舞,一起无忧无虑地谈天说地,聊家庭,聊工作,聊生活,聊梦想,聊的非常开心。她那时已经在呼市居住,一再邀请我们到呼市去他家作客。我班第二次聚会时,她因故未能参加,同学们都很想念她,为她因故缺席深感遗憾......
今年夏季,我由杨玉宝同学那里得知,孙凤珍已离开她的骨肉亲人,离开她同事,离开她三年同窗苦读的十七班学友和在世的老师,驾鹤西去了。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年前还是活灵活现的与同学们共享久别重逢的欢乐,怎么一夜之间天隔一方,变成天涯陌人,难怪微信上讲,年过花甲,古稀,要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现在是见一面少一面,这辈子相遇还是缘份,下辈子还不一定能遇见。如果在天有灵的话,愿老同学孙凤珍天堂幸福,自在快乐......
undefined在刚毕业后与同学的相互往来中,收到了吴秀蓉的一封来信,得知她们回乡后心情不错。另知道家里巳给她物色好了对象。农村情况就是这样,一但订亲或结婚,就象自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想要超前地大踏步发展自己,一般受婆家娘家制约因素较多,好多人只能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了.......
中考时间临近,同学们进入紧张的备战复习阶段。有时学校组织模拟考试,有时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猜题(打题),总之,反复练习,争取考上最好成绩。
中考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我记的是集宁一中的老师来土中负责发卷和监考的,考试前,同学们思想有些紧张,当有秩序地进入考场后,人们的心态都比较平静。那时考试科目共三门,即政治、语文和数学,约考了一天半就结束了......
时隔不久,录取工作正式开始。我班参加考试的人数记不清了,但被集宁一中录取的有四人,即文艾、樊作明、刘美蓉和陈忠。同学聚会时,听杨玉宝说,考上高中的还有王桂兰,她是对口考上铁路高中的。
刘美蓉在校时学习成绩也很扎实,我记得有些弄不懂的学科内容和作业向他请教,她总是耐心地为你解答,而且一般都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刘美蓉性格开朗,比较成熟和稳重,和同学相处不远不近,与同学之间关系也比较融冾。在那时候,能考上高中就有上大学的希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亊情。所以,刘美蓉算是女同学中的娇娇者,在我们十七班内,也是学霸之一。遗憾的是,考上了但没有报名入学继续深造,多少年来杳无音讯,一次个人成长的天赐良机错失了.......
刘美蓉没有继续升读高中的原因无人可知,我个人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 : 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继续读书经济上难以承受。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找了对象。在农村,找了婆家,婆家人就怕你念成书远走高飞,拆散婚姻,所以采取各种理由和办法,阻止上学读书。刘美蓉后一种情况可能性大一些,不过究竟什么原因,后来她婚姻、家庭、工作情况如何?自毕业后一直失去联系,情况不得而知......
陈忠在我班同学中印象深刻。他年龄小,个子小,但脑子里的东西不少。他家住在锡勒公社黎明大队,那是典型的灰腾梁地区。灰腾梁地处大青山东稍,山峦起伏,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动植物具有多样性特点。陈忠在校时经常给我们讲他家乡的故事,特别是讲他们家乡的野生动物,如黄羊、盘羊、石羊等,有些我们还是头一次听说,象听天书似的新鲜和好奇。从外观上看,陈忠的家庭生活大概比较富裕一些,这可能与他家乡的自然条件有关,那里都是黑土地,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高,再加上畜牧业发达,农牧结合生产效益·高,因此农民的生活水平肯定比本旗其它山旱区高的多。
陈忠的脑子比较聪明,社会上的亊懂得比其它同龄人要多,思想上比较成熟。在学校里,在学习方面看不到多么吃力,结果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还是说明脑子灵,理解、记忆能力强。毕业后,我与陈忠第一次见面,大约在1970年左右,在集宁火车站上巧遇。久别重逢,我俩十分高兴,相互问长问短,分别介绍了各自近年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当时陈忠和我说,他是知识青年在四子王旗插队下乡,说插队那里生产条件很好,比较富裕和肥美。我当时心想,陈忠一是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二是肯定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否则,怎么叫上山下乡?就这么简单的一次会面,几十年又断绝了联系,直到2008年土镇聚会,才又一次见面。这次见面,不同于前次见面那么寒酸和无奈,这次我们都有了工作,都已经退休,享受到国家的俸禄,高高兴兴地享天伦之乐。陈忠告诉我,他在四子王旗森林公安局工作,到年龄后退休。他还告诉我,他曾在内蒙古林学院进修。我现在还不明白进修是什么意思?我猜想,可能是上林学专业大专班,或是工农兵大学学员......
白镇第二次同学聚会,是我与陈忠第三次见面。时间,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但我们同学之间的纯真之情,是永远难以改变。陈忠还是和中学时代一样,古今纵横,开明乐观,识多见广,胸有成竹,热情好友,真是好久不见,还有些刻骨铭心的思念......【未完待续】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