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来仪公墓志铭 手卷 水墨纸本】拍卖品
-
郑燮 竹石兰草图 镜心
LOT号:0292
估价:RMB 15,000,000-20,000,000
日期:2020-12-01
-
金农 乙亥(1755年)作
LOT号:0293
估价:RMB 39,000,000-49,000,000
日期:2020-12-01
-
董其昌 吴来仪公墓志铭 手
LOT号:0294
估价:RMB 12,000,000-22,000,000
日期:2020-12-01
-
董其昌 山水书法合册 册页
LOT号:0295
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日期:2020-12-01
拍品信息
作者 | 董其昌 | 尺寸 | 引首32×120cm;字32×963cm;跋36×66cm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书法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RMB 12,000,000-22,000,000 | ||
专场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 拍卖时间 | 2020-12-01 |
拍卖公司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秋季拍卖会 |
题 识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实录副总裁、经筵讲官、通家侍生董其昌撰并书。 钤 印 宗伯学士、董氏玄宰 后 纸 1.谭宗浚(1846-1888)题:迩来书法推元魏,毡蜡群收造像碑。此是南宗真派在,百年终有代变时。不独临池诣上乘,容台巨集亦崚嶒。寻常涉笔皆渊雅,似胜虞山及竟陵。右董香光墨迹,通伯先生属题即正,南海谭宗浚初稿。 钤印:臣宗浚 2.于荫霖(1838-1904)题:香光书法名一代,人争宝之,向见多赝。此册为通伯所藏,神采独异。光绪丙申(1896年)冬于荫霖敬记。 钤印:樾亭、臣荫霖印 3.吴汝纶(1840-1903)题:光绪壬寅(1902年)十一月,吴汝纶敬观。 4.光绪癸卯(1903年)十二月朔,桐城王泽,上元刘启琳,合肥李松寿、李世璜、张启文同观于集虚草堂。 引 首 董文敏公墨迹。通伯先生属书。刘泽源。 鉴藏印 逖先眼福 |
|||
说明 | 说 明 (一)是件行书《吴来仪公墓志》文可参阅于董其昌《容台文集》(卷八·墓志铭)中《封少司马吴来仪公墓志铭》一文。两文相较,手卷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加了吴用先伤其父亲(吴来仪)一段内容,以及补入了吴来仪的生卒、墓地和吴氏一门姻亲婚配情况。大略可推测《容台集》中的《封少司马吴来仪公墓志铭》所依据的底本或许就是本卷的起草文稿。两文出现的出入,或是董其昌在誊抄此卷时的修改;或是未能誊回草稿中;或是版本传刻中的讹变和讹误。 (二)桐城吴姓是大姓,元代由婺源迁居桐城东乡,分麻溪、高甸、马埠山三支。麻溪吴氏一族,通籍入仕,代有英杰。是卷《吴来仪墓志》乃董其昌为书画挚友吴用先之父(讳应道,字自明,别号来仪居士)所撰写。吴来仪在世不足三十年,有关他的生平几乎没有记载,故而是篇颇有史料价值。 吴用先(1558-1626),字体中,一字本如,号余庵。少孤,育于祖。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初任临川知县,后迁户部主事,任浙江按察使,迁布政使,皆有政绩。升都御史,巡抚四川。后为蓟辽总督。著有《周易筏语》、《寒玉山房集》等。 吴用先的祖父吴一介,数子皆贤,其中吴应宾(1564-1635)最令我们熟知。其字客卿,一字尚之,号观我。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学者方以智的外祖父。他与侄子吴用先皆笃信佛教,与晚明数位高僧皆有深厚交往。董其昌与叔侄二人皆有交谊,尝通信参禅悟道。 (三)1.旧藏者“通伯”乃清末民初学者马其昶(1855-1930)。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并问业于吴汝纶。后又师事张裕钊。宣统二年(1910)授学部主事,充京师大学堂教习。1916年任清史馆总纂,撰有《清史稿》之《文苑传》。 2.“逖先眼福”应为张祖翼(1849-1917)藏印。张祖翼,字逖先,号磊盦、坐观老人,安徽桐城人。光绪举人,官江苏候补知县。工书法、篆刻,师邓石如,为一时所称。收藏书籍、金石、字画、碑拓甚富。 (四)题跋者简介: 1.谭宗浚,原名懋安,字叔裕,号止庵、荔村。广东南海人。少承家学,善诗文。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究心经学,治古文。后继张之洞任四川学政,典试江南。光绪十一年(1885),出为云南督粮道,再署按察使。著有《希古堂文集》、《荔村草堂诗钞》。此外,他还以精通美食闻名于世,是北京“谭家菜”的创始人。 2.于荫霖,字次棠,又字樾亭。咸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湖北荆宜施道、广东按察使等职。 3.吴汝纶,字挚甫,同治四年(1865)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是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 4.刘泽源(1862-1923),字访渠,书室名“诵抑轩”,故又号诵抑,别署懿翁、淮南布衣。晚清、民国时期合肥地区著名书法家。 按 语 此董其昌自书所撰桐城吴应道(字自明,号来仪)墓志铭,凡196行,洋洋1394字,通篇以楷书写,偶挟行书笔法。是他殚精竭力,经意而书的杰作。董其昌一生以文徵明、赵孟頫为竞争对手,自称“画与文太史较各有短长,文之精工具体,吾所不如,至于古雅秀润,更进一筹矣。(书)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一,吾得其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亦输一筹。第作意者少耳。”确实,董其昌精于楷书,尤其是小楷书,法晋人而得意于颜鲁公、李北海。其隽逸跌宕的书卷之气,确实可与文、赵争胜。但因为性格疏放,每以行草应世,楷书绝少作,长篇楷书更难得一书。他有二卷《小楷千字文》,写了停,停了写,一卷写了四年,一卷写了七年。此卷远远超过一千字,因为朋友之托,撰文连书写,必然大费时日。而董其昌蕴藉典雅的“生秀之色”,亦在此卷中一展其长,所谓秀色可餐,真能沁人心肺的。 释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