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如何选用对药治疗感冒?
感冒
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受触冒风寒之邪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多为气候突变,寒暖失调,身体虚弱或过度疲劳,腠理疏松,卫气不固,致使时邪病毒侵袭所为。
感冒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5000万人患感冒,平均每人每年大约要患两次感冒。感冒可带来多种并发症,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容易招致外邪侵袭而引起感冒,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则多可显效。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气不足,外感风邪所为,当以疏风宣肺,解表散邪为治。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可配合选用下列对药治疗。
荆芥与防风
荆芥、防风二者均味辛性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或风疹瘙痒,二者均可使用。但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为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可选用,且能透疹、消疮、止血,是其所长。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故可治疗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风中经络、破伤风等。
麻黄与桂枝
麻黄、桂枝二者均有辛温发汗解表之功,治疗风寒感冒表实证。但麻黄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症。桂枝发汗力缓,无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选用。二者发汗解表之功还可治疗水肿。麻黄发汗之中,又能宣肺、利水消肿,故适用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所致的风水水肿。桂枝重在助阳化气,通过温肾以助膀胱气化,故适用于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所致的水肿。
麻黄与细辛
麻黄、细辛二者均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之功,治疗风寒感冒,头身疼痛等。但麻黄发汗作用较强,治疗风寒感冒重证(无汗表实症)。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发汗之力不如麻黄,但散寒止痛力胜,还可治疗寒犯少阴所致的阳虚外感。
桂枝与细辛
桂枝、细辛二者均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之功,治疗风寒感冒,头身疼痛等。但桂枝发汗力和缓,无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选用。细辛发汗之力不及桂枝,但辛温走窜,散寒止强,且能达表入里,尤可治疗阳虚外感。
生姜与葱白
生姜、葱白二者均为药食两用食物,有疏风散寒,发汗解表之功,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但生姜发汗力强,兼有温里之功,可治疗胃脘冷痛,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葱白发汗力弱,但能通阳回厥,治疗阴盛格阳,厥逆脉微等。
柴胡与升麻
柴胡、升麻二者皆能疏风散热升阳,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但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升阳举陷)之力较柴胡为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又常用于多种热毒病证。
柴胡与葛根
柴胡、葛根二者皆能发表升阳,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葛根兼能透疹,可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同时,葛根解肌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项背强痛,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使用。
柴胡与银柴胡
柴胡、银柴胡二者名称相似,都有和解退热作用。但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感冒、阴虚发热、小儿疳热。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细辛与白芷
细辛、白芷二者均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利鼻窍之功,治疗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白芷解表散寒祛风之力较为缓和,温燥止升力强,尤长于止头面诸痛,故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特别是阳明经头痛者,更宜选用。细辛虽发汗力缓,但散寒力强,且芳香走窜,能达表入里,故还可用于阳虚外感,即内寒外寒均可选用。
金银花与山银花
金银花、山银花二者均为药食两用药物,均入选国家卫计委“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国药典》中所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完全一致,即两种药材的药理相通、药性相同。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两种银花在临床应用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血之功,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痈肿疔疮,热毒血痢,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等。
淡豆豉与大豆黄卷
淡豆豉、大豆黄卷二者均为豆科植物大豆炮制后入药,豆豉药用部位是大豆经发酵的干燥加工品。豆卷药用部位是大豆经发芽的干燥品。两者都有解表清热之功,但豆豉发汗力弱,有健脾胃,助消化作用,故用于发汗解表时,常配伍荆芥、薄荷、生姜、葱白等同用,兼有除烦透疹,治疗冬春季各种出疹性疾病,且可用作调味品。豆卷兼有利湿之功,可治疗各种水肿,小便不利。
桑叶与菊花
桑叶、菊花二者均有疏散风热之功,可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长于清透肺经风热,又能清肺润燥,故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及温燥犯肺所致的发热、咳嗽多用。菊花长于疏散肝经风热,宣散上焦风邪,故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肿痛多用。
金银花与连翘
金银花、连翘二者均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之功,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更佳。
金银花、连翘与桑叶、菊花
金银花与连翘、桑叶与菊花两组药物均为常用的疏散风热药对药,可相须使用,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金银花与连翘的清热作用强于桑叶与菊花。桑叶与菊花的疏散作用强于金银花与连翘。
香薷与麻黄
香薷、麻黄二者均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之功,治疗风寒表症等。麻黄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之症。香薷发汗力逊于麻黄,但能化湿解暑,故多用于夏日外感风寒,内伤湿冷之症。二者均有利水消肿之功,通过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宣肺以开启水上之源,利水以通畅水道,治疗水肿,兼有表症的风水水肿,脚气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