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读音zhuānxū)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就是说“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公元前2513-2435)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是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4年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总统袁世凯批准“元旦为春节”。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