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 | 耳真菌病:小疾病、大问题!

ENT时空

1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耳真菌病又称为外耳道真菌病、霉菌性外耳道炎,由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真菌侵入外耳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感染并侵袭耳部局部皮肤组织,导致耳道出现相应症状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此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及高温而潮湿的季节多见,我国长江及珠江流域常见。
病因与病理

研究认为,真菌感染是耳真菌病的直接致病因素,也是最主要致病因素,且常合并细菌感染;而生活方式、解剖因素、传播感染、全身其他某些疾病及用药等为危险因素;不同的真菌种类感染导致的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不尽相同。

01.真菌感染
是直接致病因素,亦有学者认为真菌仅属继发感染或寄生,甚至认为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的各种真菌也难以估计其临床意义。从病变外耳道内分离出的真菌主要有曲菌(黑曲菌、黄曲于菌、熏烟色曲菌、土曲菌等),占80%~90%;其次为青霉菌、帚霉菌、毛霉菌、根霉菌及念珠菌等,致病性皮肤癣菌(如紫色毛霉菌等)少见。
02.合并细菌感染
比例约为18%,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彻底清除真菌后运用抗真菌药物仍有脓性分泌物,此时可考虑诊断性局部应用抗细菌药物。
03.危险因素
生理因素:外耳道为一细长略呈“S”型的弯曲管道,为各种致病菌的滋生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耳道内耵聍呈酸性,能抑制真菌生长,耵聍缺乏或受到挖耳破坏更易患耳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比例约为2:1。
生活方式:不当的生活方式主要为真菌感染的途径,如不当或不洁挖耳、过度甚则脏水中游泳、潜水、冲浪等。游泳所致外耳道炎、挖耳所致外伤之血液、创口等,改变了外耳道的pH值,有利于真菌的孳生。
传播感染:本人其他部位的或他人的皮肤真菌病也可波及耳郭、耳道。
某些全身慢性消耗性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γ-球蛋白缺乏、酒精中毒等,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抵挡真菌的侵蚀与破坏,且较易双耳感染。
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的炎症反复发作也可牵连耳部。
应用某些药物或治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细胞抑制剂、放射治疗等药物,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抗生素溶液剂和中耳有创手术治疗,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致病。
04.病理分型
曲霉菌或酵母菌感染一般不侵犯骨质,无组织破坏;土曲霉菌及未分类曲霉菌导致黄褐色湿性分泌物或痂皮,表面覆有密集点状霉点;黑曲霉菌导致灰白色湿性分泌物,表面覆有绒毛状霉菌团;黄曲霉菌导致黄色干痂,表面覆有密集点状霉点。
土霉菌典型表现
未分类土霉菌典型表现
黑曲霉菌(a、b)及黄曲霉菌典型表现(c)
念珠菌感染早期以渗出为主,晚期为肉芽肿性炎症,外耳道皮肤潮红糜烂,界限清楚,表面覆白色或奶油样沉积物;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外耳道大量白色湿性分泌物,表面可有绒毛状霉菌。
非白色念珠菌(a)及短轴霉菌典型表现(b、c)
芽生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皮肤初期散在丘疹或小脓疱,后期发展为暗红色、边缘不整的浅溃疡,伴有表面脓性分泌物及肉芽。
断发毛癣菌感染可见外耳道肿胀、流脓、时有臭味。
短帚霉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类似耵聍干痂上散布白色粉末状霉菌样物。
毛霉菌侵入血管,引起血栓组织梗塞、坏死和白细胞浸润,导致耳流脓、面瘫。
症状与体征
耳内瘙痒:真菌侵犯上皮组织、破坏皮肤防御功能而致,瘙痒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
阻塞闷胀感:真菌分泌物霉菌菌丝附着于耳道、甚则堵塞耳道所致。
耳的听力功能损伤:即耳鸣或听力减退,外耳道的脱落上皮和菌丝体等混合、阻塞外耳道而影响听力的传导,或与鼓膜相碰撞摩擦而产生声响,或侵袭鼓膜导致眩晕。
耳痛:较显著、呈持续性,真菌或细菌感染、侵入上皮下层,使外耳道皮肤红肿、甚则破溃糜烂,加上外耳道空间狭窄、皮肤下即为痛觉神经为疼痛显著的解剖因素,临床需注意与细菌性外耳道炎及中耳炎的耳痛相鉴别。

耳漏:主要表现为外耳道渗液,真菌作用下,由细胞内有用物质漏出或电解质平衡失调之死亡细菌转化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所致。

耳内臭气:断发毛癣菌感染致组织化脓、腐败,渗出的液体则有臭味。
检查与检验
01.耳内镜检查
部分呈现典型的真菌孢子及真菌丝,某些以“痂皮”等非典型形式出现。
耵聍和痂皮大小不一,有的呈纸状、片状、块状或圆筒状,可堵塞外耳道。
分泌物表面有黄色、灰白色、黄绿色或黑色粉末状或绒毛状的菌苔生长,揭去菌苔,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上有少量渗血。
耳道内可出现黑色粉末状物,为遭受侵蚀而脱落的上皮组织、耵聍及黏脓性分泌物等发酵日久而成,少数患者会以此症来医院就诊。
外耳道或乳突根治腔内若有脓性结痂,上可见菌丝体,清除后可见皮肤充血、肿胀、糜烂。
慢性感染则表现为湿疹样变和苔藓化,即皮肤粗糙肥厚或形成色泽黯淡的突出性丘疹。

02.真菌病检

主要有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动物接种、免疫学和血清学试验、病理学检查(真菌孢子或菌丝)等检查方法,当与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与鉴别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询问病史和接触史、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及既往史,结合耳内镜下表象和分泌物、病理学改变和真菌病检,不难诊断,当与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疾病鉴别。

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耳真菌病的治疗关键是严格的器械灭菌、认真细致的外耳道清理、抗真菌药物足量与准确的应用。主要治疗原则及方法为耳内镜下清理、药物治疗及微波理疗等外治法,若病情较严重而波及中耳或中耳腔,则需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或配合应用清创术。

01.耳内镜下清理
外耳道真菌病主要侵及皮肤的角质层,用溶液(消毒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醋酸铝溶液等)溶解真菌复合物后,在耳内镜下用小吸引器吸引黏脓性分泌物及溶解后的湿性产物,用干棉签拭干后再用药,可以使药物与受损皮肤充分接触,从而最大程度减轻不适、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耳内镜下清除外耳道真菌过程(1周)
02.药物治疗
将药膏用棉签蘸绿豆大小,在耳内镜下置于一定深度,轻轻旋转一圈;外耳道皮肤肿胀、渗液者,于清除耵聍残屑及痂皮后,可向外耳道内置入浸有醋酸铅溶液的小棉条,每日更换;若鼓膜有穿孔,勿将药物误涂至鼓室黏膜上,经规范治疗多能愈合。
抗真菌药:临床首选、必选,如咪康霜、联苯苄唑霜、克霉唑软膏、制霉菌素软膏、金褐霉素软膏或溶液、氟胞嘧啶溶液、酮康唑软膏、托萘酯、硫柳汞软膏、硼酸酚汞软膏等,其中唑类新型复方抗真菌药膏、霜剂,有抗真菌与细菌双重作用。清洁外耳道后用药,2次/日,1周为1个疗程,连用3周。
抗生素:研究报道难以控制的外耳道真菌病中有80%在首诊时即为真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但通常倾向于不加用抗生素,避免广谱抗生素使与真菌拮抗的细菌群受到抑制,致真菌繁殖更加迅速而加重病情;建议全身用抗生素控制鼓室内细菌性感染,使用低浓度两性霉素。
糖皮质激素:理论上激素可促进真菌生长而加重病情,但研究发现联用外涂带激素的抗真菌软膏,可加快改善症状和体征,尤其对合并耳湿疹的患者;对外耳道肿胀及疼痛明显者,可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地塞米松。故激素可减轻人体的细菌性与真菌性的炎性反应,需要把握好药量与时间,最低有效量的用药时间控制在28天以内。
抗组胺药:对合并耳湿疹者,联用之可减轻过敏,减少渗出湿性分泌物,杜绝真菌生长的有利环境。
03.红光照射
属于微波理疗范畴,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速外耳道异常湿性分泌物的干燥及促进炎症的吸收,有利于痊愈。
04.清创术
若病情较严重而波及中耳及中耳腔者,或常规疗法疗效欠佳者,需配合清创术,清创后加用氟康唑咪康唑溶于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小时滴完,每天3次,连用2-3周。
发展与转归
耳真菌病经正确规范治疗后,病情可明显好转或治愈,但约有10%耳真菌病患者治愈后仍会复发,伴发其他外耳疾病者为复杂型耳真菌病,即“难治性耳真菌病”;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则会导致真菌及细菌感染迁延不愈而影响耳的功能及出现耳部或全身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危及生命的几率小。
01.耳郭癣
主要表现为边缘活动(稍微隆起或有小丘疹)、中央痊愈的斑疹,自觉瘙痒;耳科学研究者认为耳廓癣和耳真菌病互为因果,但分开诊疗。
02.真菌性鼓膜炎
主要表现为耳道渗出稀薄或黏稠脓性液体、耳鸣和听力减退,耳内镜可见鼓膜充血、粗糙,上有广基肉芽或息肉状新生物、无穿孔。从颞骨CT片上,可见鼓室、鼓窦及乳突等组织结构正常。

03.真菌性中耳炎
症状与鼓膜真菌病相同,但听力损失较重,鼓膜穿孔边缘或鼓室内有炎性肉芽,抗细菌感染治疗无效。

04.鼓膜穿孔
剧烈的细菌性、真菌性炎均可致鼓膜局部受压、缺血坏死,甚至溃破、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之鼓膜穿孔合并耳真菌病尤其常见。

05.坏死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和骨质进行性坏死,起病较急,耳痛剧烈,夜间明显,可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溢出。

06.真菌性皮炎或湿疹样变
难以与细菌性皮炎区分,皮损处做真菌培养有临床意义。

07.面瘫、眩晕
脓性分泌物和肉芽肿较严重时压迫面神经致面瘫,波及内耳神经致眩晕。
08.发热及颅颈部及全身多系统器官感染
病情较重可影响全身,引起低到中度发热;炎症继续发展可广泛破坏骨壁,通过血管、淋巴组织较易扩散至颅颈部,甚至扩散至全身各器官,但临床极少见。
预防与调护
  • 增强抵抗力:起居规律,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 注意卫生:足癣、体癣、灰指甲等患者注意防止感染至耳部;戒除挖耳习惯,正规医院里处理耵聍栓塞、油耳等问题。

  • 清淡饮食:饮食上忌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限酒。

  • 洁净的生活、娱乐方式:在游泳、潜水、沐浴等行为后,可用棉签蘸干耳内水渍,保持外耳道干燥,急性感染期则当避免水上活动。

  • 规律治疗及用药:积极治疗耳部的原发性炎症性疾病,减少或杜绝耳道的异常湿性分泌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生素溶液滴耳,一般不超过2周。

  • 调整心态:此病难以彻底治愈,患者需配合医生的治疗与复查,约4-8周。

【参考文献】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参考文献)

[1]黄兆选,孔维佳,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2版:1169-1170

[2]郑义庆,张志刚,杨海弟.耳内镜治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版:35-41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第2版:602

[4]沙炎,罗德红,李恒国.头颈部影像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版:68

[5]   姜泗长,张素珍,杨伟炎,等.耳鼻咽喉与全身系统疾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第1版:2-5

[6]王跃建,虞幼军.耳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1版:137

[7](澳大利亚)本杰明【编】,程婉青,许珉【译】.耳鼻咽喉科学彩色图谱[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第1版:15

[8]姜泗长.耳解剖学与颞骨组织病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第1版:158

[9]Alarid-CoronelJ ,Celis-AguilarE,Escobar-Aispuro L.Otomycosi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Clinical and mycological features. Our experience with 40  cases[J]. Clin Otolaryngol,2017, 2018,43(1):373-377.

[10]Herasym K,Bonaparte J P,Kilty S. A comparision-Vioformand clotrimazole in otomyc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one-way meta-analysis[J]. Laryngoscope,2016,126(6):1411-1419.

[11]Anwar K, Gohar M S. Otomycosis:clinical features 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treatmentimplications[J]. Pak J Med Sci,2014,30(3):564-567.

(0)

相关推荐

  • 耳朵肿痛、流脓该怎么办?

    不少人耳朵痒时,习惯性用手指或者工具掏耳朵,殊不知,痒是止住了,却可能引起肿痛.流脓等外耳道炎症状. 1 什么是外耳道炎?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在软骨部的皮肤,内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聍 ...

  • 女子耳朵奇痒无比,里面竟长毛发霉!这个习惯很多人都有……

    医生,我耳朵一直痒,晚上还有点分泌物,麻烦您帮我看看怎么回事...... 只见密密麻麻的白毛 猪油膏似的不明分泌物 竟然长在了女子的耳朵里 啥情况? 这叫外耳道"发霉"! 霉菌性外 ...

  • 【科普】掏耳朵会引起外耳道炎吗?

    很多患者因耳朵奇痒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患者多因反复掏耳朵引起霉菌性外耳道炎,其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曲霉菌及毛霉菌等.即使每次在掏耳时小心翼翼,也有可能造成耳道皮肤机械性损伤,破损的耳道皮肤为霉菌滋生提供可 ...

  • 游泳时应该怎样保护耳朵

    游泳时应该怎样保护耳朵 1)游泳前,应该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如外耳道内有耵聍,必须取出.否则,游泳时水进入耳内,耵聍被泡胀后容易发炎引起耳痛. 2)在中耳炎急性期和活动期最好不要游泳. 3)有慢性中耳 ...

  • 耳屎不是一般的“屎”,市面上的采耳服务藏着哪些风险?

    据说,我国民间有三大快活似神仙之道:搓澡.捏脚.掏耳朵. 其中,掏耳朵也被称为"采耳",现在很多养生馆都会开展这一项目.采耳师们利用工具(如鹅毛棒.马尾等)通过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屎, ...

  • 游泳洗澡后常掏耳 易患霉菌性外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是耳道比较痒,尤其在夜间,奇痒难忍,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耳道流脓等现象. 夏天出汗多,外耳道容易潮湿:游泳以及洗澡后,外耳道容易进水或积存分泌物,真菌很容 ...

  • 8种耳部药物的规范使用

    ENT时空 1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耳部器官狭小深在.结构精细,鼓膜菲薄,中耳黏膜细嫩,有敏感神经分布,与内耳淋巴液有前庭窗.圆窗薄膜相隔.耳部用药应用前应: ①先清洁外耳道,取出耵聍,拭净外耳道分 ...

  • 打开人体 “天然大药库 ”,很多小疾病,根本不用吃药

    针灸经络穴位图 昨天 消炎护嗓药:照海穴 咽喉部痒痛,有时还伴有干咳.干呕的症状: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药物无法进入粘膜深层,吃药无效:空调吹久了,咽喉肿大.发炎.发烧--这时可以按摩照海穴,消炎护嗓. ...

  • 鼻子虽小疾病多 中药健鼻大全送给你!

    鼻子,是我们身体内必不可少的一个器官,也是为我们提供呼吸的器官之一.看似很小的鼻子,却可能患上各类疾病,比如酒糟鼻.鼻炎.鼻息肉等.所以,爱惜我们的鼻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几款 ...

  •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十二)

    心中有理论,自然有疑问 赖诗攀 论文<重典何以治乱?对强化食品安全违法惩罚力度效应的个案研究>在"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的多轮会议上得到工作坊组织者和参与者师友们的批评 ...

  • 中国为什么没有占领东南亚?这一个小疾病,却困扰了中国千年!

    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即:古代中国开疆拓土,主要是向西和向北,很少重点向东南亚!即便向东南亚开疆拓土,往往也只是到交趾缅甸一代,再往南就没有了!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中国西方和北方的游牧民族 ...

  • 少年说‖元宝(138):蚊子-老虎,小毛病-大问题

    请问,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动物是什么?老虎,狮子.豹子?不对,是蚊子!每年因为蚊子被杀死的人高达100万,而老虎杀死的只有100人,是蚊子的万分之一.蚊子怎么杀人?一些蚊子携带病毒,一旦叮人,这个人就会患 ...

  •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十一)

    切磋求索方为研究 阎    波   刚刚过去的2020年无疑是许多学者线下开会次数最少的一年,我也不例外.在参加"小切口·大问题"研讨会之前,我已经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算是一 ...

  • 图文并茂泡茶小知识,不同茶的冲泡方法

    图文并茂泡茶小知识,不同茶的冲泡方法

  • 【学养生】小痔疮大问题!按压这两个穴位轻松治痔疮

    痔疮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在民间就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即便在现代,许多年轻人就遭受着痔疮的折磨.一般来说,痔疮的早期并没有很大的痛苦,只是以便血.肛门瘙痒为主,于是有许 ...

  • 【津巴时讯】津巴布韦700万人面临风险!小疾病会引发大麻烦

    据<新闻日报>10月16日报道: 北马塔贝莱兰地区因沙眼而失明的人数激增.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可预防的眼睛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严重者到老年将丧失视力或失明. 非政府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