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 | 耳真菌病:小疾病、大问题!
研究认为,真菌感染是耳真菌病的直接致病因素,也是最主要致病因素,且常合并细菌感染;而生活方式、解剖因素、传播感染、全身其他某些疾病及用药等为危险因素;不同的真菌种类感染导致的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不尽相同。
耳漏:主要表现为外耳道渗液,真菌作用下,由细胞内有用物质漏出或电解质平衡失调之死亡细菌转化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所致。
主要有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动物接种、免疫学和血清学试验、病理学检查(真菌孢子或菌丝)等检查方法,当与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疾病相鉴别。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询问病史和接触史、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及既往史,结合耳内镜下表象和分泌物、病理学改变和真菌病检,不难诊断,当与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疾病鉴别。
研究表明,耳真菌病的治疗关键是严格的器械灭菌、认真细致的外耳道清理、抗真菌药物足量与准确的应用。主要治疗原则及方法为耳内镜下清理、药物治疗及微波理疗等外治法,若病情较严重而波及中耳或中耳腔,则需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或配合应用清创术。
增强抵抗力:起居规律,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注意卫生:足癣、体癣、灰指甲等患者注意防止感染至耳部;戒除挖耳习惯,正规医院里处理耵聍栓塞、油耳等问题。
清淡饮食:饮食上忌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限酒。
洁净的生活、娱乐方式:在游泳、潜水、沐浴等行为后,可用棉签蘸干耳内水渍,保持外耳道干燥,急性感染期则当避免水上活动。
规律治疗及用药:积极治疗耳部的原发性炎症性疾病,减少或杜绝耳道的异常湿性分泌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生素溶液滴耳,一般不超过2周。
调整心态:此病难以彻底治愈,患者需配合医生的治疗与复查,约4-8周。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参考文献)
[1]黄兆选,孔维佳,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2版:1169-1170
[2]郑义庆,张志刚,杨海弟.耳内镜治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版:35-41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第2版:602
[4]沙炎,罗德红,李恒国.头颈部影像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版:68
[5] 姜泗长,张素珍,杨伟炎,等.耳鼻咽喉与全身系统疾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第1版:2-5
[6]王跃建,虞幼军.耳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1版:137
[7](澳大利亚)本杰明【编】,程婉青,许珉【译】.耳鼻咽喉科学彩色图谱[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第1版:15
[8]姜泗长.耳解剖学与颞骨组织病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第1版:158
[9]Alarid-CoronelJ ,Celis-AguilarE,Escobar-Aispuro L.Otomycosi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Clinical and mycological features. Our experience with 40 cases[J]. Clin Otolaryngol,2017, 2018,43(1):373-377.
[10]Herasym K,Bonaparte J P,Kilty S. A comparision-Vioformand clotrimazole in otomyc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one-way meta-analysis[J]. Laryngoscope,2016,126(6):1411-1419.
[11]Anwar K, Gohar M S. Otomycosis:clinical features 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treatmentimplications[J]. Pak J Med Sci,2014,30(3):56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