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随笔
年末的冬天又回来了,感觉像东北的深秋一样,只是没有雪罢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来到炉边取暖,想来外国也有这样的人,在一个寒冬里亲切地与人民交谈,但我毕竟不是那样的伟人,也没有那种火炉,只能坐在炕头上,放上一个火盆,谈一谈随笔,也算是给自己这一年一个小小的交代罢。
其实写随笔的过程,于我来说,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至于之前的构思,确凿是困难的,但是不至于痛苦。只是最为痛苦之事莫过于写完随笔之后,我是难有心情去再来一遍的,其实不为什么,只是怕自己看了自己的随笔后怀疑自己:这是我写出来的东西吗?
这个问题,有时是惊异,也有时只是单纯的失望,但无论如何,怀疑这一点始终是无法改变的,尽管在之后,我脑中总会给自己找许多的理由论证自己确实是自己写的随笔的作者(这听起来就很傻),但找到理由之后,取代怀疑的不是释然,而是更深更重的怀疑:既然这些都是我写作的理由,可是为什么我写的时候就根本没想到,或者根本就没想过这些事。其实这个困惑可能也不只是我有,当一些评论家对着名作指手画脚时,说不定作者也会在心中暗自想:我是想说这些东西吗?
但怀疑归怀疑,也是并不妨碍我写随笔,毕竟随笔这东西,写是自己随便写,但却是给别人看的,又怎么可能自己随便写呢?而且就算是自己随便写,也难说是不是给自己写的,毕竟是连自己都认不出的东西,不过这也正常,我们自己究竟有多少东西是自己的呢,还只是别人给我们,而我们自己又接受的呢?用别人的东西再告诉别人,这或许就是我现在做的。
我终归是不愿这样受辖制的,而我自己也想做一个弄潮儿,至少扬些一些浪花,于是就开始写了第一篇《随便读书》,但毕竟是第一次写,一些章法也不熟络,然后就没扬起什么浪来,随便地就离开了我,顺便也带走了我写议论文的想法。
然后第二次来了,这时候我就想写一写自己了,但是觉得直写自己又未免羞耻,于是找了一个所谓的“燕之狂”,本意只是想写一写自己姓氏的传说(说实话觉得自己就有一个传说挺奢侈的),毕竟这个传说跟我选择历史不无关系,或是说倘若没有“捕皇鱼”这个传说,我也不大可能去对历史有兴趣,所以这个传说在某种意义上就如同那个梦中的“渔夫”,把我引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上。
至于后面的矛盾,其实也算是我的写照,或者说是我常困惑却已经习惯的一些矛盾的看法,然而让我悲哀的是我自己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不能找到一个“苏子”来回答我这个“客”的痛苦,所以我最后只能宽慰自己就是这些矛盾罢了,有时候人可能就是这样,在不知道如何改变之后,只能长叹一声认命吧,最后心中也只能期盼那种虚无缥缈的机会。
第二次虽然没中,但有所收获的是自己尝试的新形式(尽管是因为不会写文言文而退求其次的翻译),也给了我一个灵感,就是我梦中的北国与现实的南国,也就是南北之辨,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寻根,然后就写了《北国与南国》。
对于北国,我的了解实际上是十分贫穷的,所以这也是我对北国如此偏执的原因:因为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所以多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那片绿色的海,尽管是火车上的一瞥,当时也没什么至深的感觉,可是回来一想到北国,就是那片朦胧的的绿色的海,没办法,人的感觉就是这么奇怪。至于后面的,大抵是为了说北国的菜好了,只能说自己待在北国的时日都用在吃上了,也就只记得这些东西了,当然还有那奇妙的黑土。
至于后来谈到女子,现在想想可能是续接上次的“琼女”吧,还有一些北国的亲戚友人的印象。毕竟在这边很难找到她们的影子(这边又高又壮的女生我至今未尝见过),物理上已经很难了,至于精神上也或许有吧。不过我还是想说那种精神面貌,那种李云龙的豪放粗犷,虽不说神往,但确实是十分亲切。
这次也没中,不过意外之喜的是受到了一些人的赞赏,毫不夸张的说,这比我中了还要开心百倍,被人认可终归是快乐的,也让我有动力写下一篇了,就是《核的冬天》。
其实这一篇有一半都要归功于一部动漫《少女终末旅行》,没有看这部动漫,绝无有《核的冬天》,倒不如说是我抄了这个作品。不过看完之后,对我触动实在太深了。自从疫情缓和之后,我心中关于战争的疑惧就从未消失,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还觉得所谓的“后疫情时代”就是大危机的先声,世界从未有如此临近战争边缘,再加上那时候还有纳卡冲突这些已经发生的,更让我对战争的可能性有不可遏止的恐惧,所以以当我看到那种因为战争而致的末世就极为触动,而这篇随笔算是为了排解我心中那种不能遏制的冲动而作的,我希冀能找到一个寄托,一个可以直面绝望的乐观与希望,于是乎就有了小不点,她是拥有人类最后的科技,故去的文化以及作为人的最后也是最高的尊严,她的话不仅是安慰里面的博士,也同样是说给我的,好给我些许慰藉,不至于在冬天没有温度,可是我自己却仍处于看不见太阳的冬天之中,和她们一样,不知道哪里才能找到炒面。
至于之后的《录音的机》,与其说是接续上篇,倒不如说是借博士的口说我自己对战争的看法罢了,一篇水分极大的文章,同第一篇一样都随风而去了。不过《核的冬天》中了,这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的,毕竟那一次整体水平都不低,想来应离不开对以前的支持认可,一觉这点,心里确实有点窃喜的,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事实上从北国那片绿色的海开始,我心中就有所变化:我想用文字描绘一幅画。这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自己没有那种艺术细菌供我使用,只能试试能不能用文字来画出自已脑海里朦胧胧的画,那里有最翠绿的大海,最黑黝的沙石,与我最熟悉的人们;也有最广阔的白雪,通天而阴暗的钢铁森林,没有亮色的天空,与天空下的二人。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事竟成为一种奢望,我贫乏的文笔使我失望,我脑中的图景也逐渐褪色,而后者却又是我难以挽回的,难道这是发泄情感的代价吗?抑或是说,这才是随笔的效用,让我们青春的胡思乱想在这里消逝吗?
炉火好像有些弱了,也到了该填柴火的时候了。至于随笔,应该也算是柴火一类吧,毕竟也让我看到火竟然可以燃得如此盛,如此美,也如此痛苦。希望你也能在这炉火中得了永生罢。
【推荐语】以“炉边谈话”为引,叙述了作者写随笔以来的心路历程及每一篇随笔的背景。娓娓道来的语气剖析展现出了于人前深藏的思想与心境(组长私心又把sjy的随笔全看了一遍,真的很喜欢《北国与南国》和后面两篇小说体,个人很爱sjy同学的叙事文风,希望还能看他继续写下去)(曾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