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我权力不如你,但我可能拿领导作挡箭牌,并反咬你一口
“ 职场智谋 ” 专注研究人性的规律与智慧,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以史为鉴
1、碍于面子
职场中很多人不懂如何拒绝,例如同事请求帮忙,而自己来本就很忙,所以根本就不想帮忙,但碍于面子而不好意思拒绝,最后只得心不甘情不愿接受任务。
接受任务后又感觉自己是被逼,但又找不到被逼的理由,最后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而到处发牢骚,最后搞得自己像个怨妇一样。
2、反将一军
为何说找不到被逼的理由呢?因为你碍于面子而接受任务,是你自愿的,可没人强迫你,如果你硬要说别人强迫你,这说不过去啊!
如果被当事人知道,甚至还有可能反将你一军,明明是你同意帮忙的,现在却说我强迫你,如果你不想帮忙,完全可以说出来啊!
3、里外不是
现在却说我强迫你,你居心何在?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到时候错的就是你,那么我们要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请求,而又不得失别人?
其实完全可以参照子服景伯的方法,直接站在道德制高点拒绝,而且还可以参照大夫们的方法,拿领导或者高威望的人作挡箭牌。
4、优雅拒绝
例如同事找你帮忙,而你又不想帮忙,那么完全可以说,我现在在帮X总处理事情,这事比X总较急,所以现在暂时没空,实在不好意思。
通过拿领导当挡箭牌,这样就可以不得失同事,而又可以拒绝同事的请求,如果同事硬要找你帮忙,那么就是不把X总当回事,这就是同事的不对了。
5、转移难题
如果同事仍然不识好歹,那么可以跟同事说,这样吧,这个事情是X总交待的,而且比较急,如果耽误了事情我可担当不起,你去跟X总说一下,如果X总同意我就帮你忙。
直接拿领导打压同事,然后再把难题反踢给同事,一般说到这里同事也识趣了,同事也不会傻到真的去问X总,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是真的,那么事情就搞大了。
【参考书籍】《左传》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
【事由】季康子想要进攻邾国,于是设享礼宴请大夫们来商量,子服景伯说:小国所用来事奉大国的,是信,大国所用来保护小国的,是仁。
背弃大国就是不信,进攻小国就是不仁,人民靠城邑来保护,城邑靠德行来保护,失去了信和仁这两项德行就危险了,又怎么能保护呢?
孟孙说:各位大夫认为怎么样?何不支持贤明的人?大夫们回答说:禹在涂山会合诸侯,手持玉帛的有上万个国家,留存至今的不过数十个了。
这是因为大国不抚恤小国,小国不事奉大国的缘故。知道必定有危险为什么不说?鲁国的德行和邾国一样,却用大兵来威逼他们,行吗?宴会不欢而散。
【解析】
1、寻求支持
公元前488年鲁国公室衰弱,此时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而季康子是鲁国正卿位高权重,而且是季氏的一把手,所以季氏是把控鲁国朝政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此时季康子想攻打邾国,所以设享礼宴请大夫们来商量,其目的就是希望获得大夫们的支持,有人可能会问,季康子不是把控鲁国朝政吗?为何还要大夫们的支持?
2、组织会议
因为季氏虽然是把控朝政,但把控朝政并不止季氏这方势力,还有另个两方势力,分别是孟孙氏和叔孙氏,而季氏只是势力比较强的一方而已。
现在要发动战争进攻邾国,这可是国家级大事,并不是你季康子一人说了算,所以需要要开常委会研究决定,只有通过常委会决定才能生效,所以才宴请大夫们开会决定。
3、投票决定
例如市委书记是所属市的一把手,权力是最大的,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凡是涉及重要事情必须要经过常委会决定,而市委常委一般有11个左右,每个常委都有投票权。
最后根据票数少数服从多数,例如市委书记想调度干部,于是在常委会上提出来,但遭到大多数常委的反对,如果反对票数大于赞成票,那么市委书记就无法调度干部。
4、拒绝理由
而子服景伯能参见宴请,说明也是当时的常委之一,也是拥有投票权的,但子服景伯并不建议攻打邾国,为了拒绝季康子,就需要寻找高大上的理由。
所以就说:小国所用来事奉大国的,是信,大国所用来保护小国的,是仁,这样就显得我不是有意针对你,我是站在大局考虑而提出的建议。
5、以和为贵
为何要寻找高大上的理由?因为通过高大上的理由才能服从,否则容易引发众怒,而且可以避免直接得罪季康子,子服景伯虽然是在拒绝季康子。
但因为有高大上并且合理的理由,所以并没有直接撕破脸皮,虽然彼此都知道这是在博弈,但因为没有撕破脸皮,所以表面上还是要以和为贵。
6、话中有话
子服景伯说了上述高大上的理由后,孟孙接着说:各位大夫认为怎么样?何不支持贤明的人?这句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目的是要暗示大夫们拒绝攻打邾国。
这里所说的夫们都是鲁国的最高层,而大夫们能当上鲁国最高层,说明政治觉悟极高,所以大夫们肯定是听出孟孙话中的意思,所以都在寻找高大上的理由拒绝季康子。
7、道德武器
然后某个大夫说禹在涂山会合诸,直接拿禹来当挡箭牌,这手段可谓相当高明,为何说高明呢?因为禹是三皇五帝之一,是贤圣帝王,连周朝的开国天子周文王都崇拜禹。
可见禹的威望是极高,现在直接拿禹来作对比,这直接把季康子反驳的理由封死,季康子如果硬要攻打邾国,那么就是不仁不义,到时候将有损声誉。
众大夫们联合给季康子投反对票,季康子从票数上已经输了,而且还被大夫们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但又不能反驳,所以极其憋屈,最后宴会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