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主教堂和枣庄的关系
最近去了趟兖州,特意去了兖州城内西御桥路的一处老建筑群,此前去兖州的时候路过此处,只是没有停留,这一次专门去这里看看,原来这是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兖州天主教堂。
从大门进去一栋二层西式建筑的前面是一大片空地,看地面有大块青石铺地还有排水沟这应该是一处大型建筑的遗址。
这片空地原来是拆除于1966年的“文革”初起时的天主教堂的大殿遗址。是又一次愚昧和冲动的牺牲品。
兖州天主教堂的历史
1880年,德国牧师安治泰首先来到山东,方济各会的山东主教将那时几乎还没有天主教徒的山东南部(兖州、沂州、曹州3府和济宁直隶州)分配给他们,安治泰来到阳谷县的坡里庄,那里有158名天主教徒。1882年1月,教廷正式设立了山东南境代牧区,安治泰被任命为代理主教。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南部代牧区发展成 为中国最成功的传教区域之一,从阳谷县坡里庄只有158人的小团体扩展到20万人的规模,甚至还影响到江苏北部紧靠山东边界的徐州府,省界附近出现不少全村入教的情况,为法国耶稣会在该地区开展工作创造了机会。
安治泰计划将主教座堂迁到兖州府城, 为在孔子故里建兖州教堂,安多次受到当地民众的抵制,1886年开始买地准备建堂,10余年间交涉多次,引发数次冲突事件,直到11年后的1897年曹州教案之后,才得以营建兖州天主教堂,1899年在兖州城内西南建成规模宏伟的哥特式大教堂兖州天主圣神主教座堂,天主教总堂也由阳谷乡下迁至兖州府城。
这就是拆除于1966年的兖州天主教堂主堂,薛田资神父所著《在孔夫子的故乡》一书中是这样记述教堂的建筑的:“…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53米长,18米宽。设计和施工都是爱尔列曼神父承担的……教堂至拱心石高14米。20根柱子(5米高)均是石柱到顶,柱础(1.8米)都雕了花。在一个修道院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神父还自己制成了各种颜色的琉璃砖,把飞檐、柱肋等用绿、红、黄色的釉砖装饰起来,房顶 的瓦和滴水檐都是涂了红釉的。在祭台下面建了一个很大拱形的地下室…”。
此建筑群南北长386米,东西宽216.7米,总面积83646.2平方米。在全国范围内是屈指可数的天主教堂之一,其建筑之精美、规模之宏大为世人所瞩目。
安治泰(John。Baptist。Anzer,1851年-1903年)
教主楼
1885年12月,兖州教区成立之初,传教范围包括山东省南半部的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和济宁直隶州,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当时接近一千万,称为山东南境代牧区。
枣庄地区的天主教堂和兖州天主教堂有着哪些关系呢?
官桥天主教堂座落在官桥村北首路东。1928年始建,1935年落成。礼拜堂15间,与后院西楼两间全系西式建筑。其余堂屋八间,南屋四间,西屋三间。大门向西冲大街,今尚存。官桥天主堂属兖州总教区领导,下辖十余处小堂口。
临城天主教堂始建于1891年。当时,教堂神甫林福轩聘请曾设计兖州天主教堂的工程师邢路加来临城规划设计。历经一年半,临城天主教堂主堂及南北中东4个院落全部建成。主堂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主楼共三层(包括地下室),上层设钟楼一处,上面设有铜钟一口。当时教堂占地6757平方米,是鲁南地区最大建筑之一。老教堂历经战火,特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破坏,内部设施毁坏殆尽,房屋多被占用。如今,这座百年的老教堂仍默默立在城里,象一位沧桑的老人,见证了薛城的历史和变迁。
建于1929年的峄县天主教堂,由荷兰人伯多禄神父聘请设计兖州天主教堂的工程师邢路加规划设计而成,历经一年半建成。
据当地老百姓回忆介绍说:当时的天主教堂最前面的钟楼最顶端有一个公鸡风向标,当地人又称天主教堂为“公鸡楼”,钟楼上的钟声清脆响亮,方圆几里都可以听到。每到星期天或者天主教的节日时,这里都会聚集着附近的教徒,热闹非凡。
峄县天主教堂主堂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南北长28米,东西宽16米,配房东西长26米,南北宽6米,总面积604平方米。1939年随着日军的入侵,大批难民逃往教堂避难,故此教堂成为抗战时期难民的避难所,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这里共收容难民4000余人。当时教堂的神父、修女以及众教徒四处活动,筹集粮食和药品给予难民所必要的帮助,使许多人在战乱中幸免于难。
目前,兖州教区辖枣庄、济宁二市
微游枣庄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