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临《夏承碑》更符合当时崇尚汉碑的风尚
学习书法必须临古。要获得古代碑帖中的精华,临摹是唯一的途径。董其昌指出“学书不从古人,必坠恶道。”还说“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才是临仿的实在。他认为“合”,才能溯源而上,触类旁通;“离”则必须建立在自身的风格上。他把“离”解释为“脱尽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一方面是面对古人,另一方面则是尽力求变,曾熙的大量临作都在努力实践求变中,《夏承碑》横披也是如此。临书中融入个人的审美情趣,用笔取原碑的圆润,强化用笔的提按,努力加强线条的厚重,使全篇的节奏与韵律感增强,同时也使此书多了一些真率的韵味,更符合当时崇尚汉碑的风尚。
曾熙临《夏承碑》
曾熙临《夏承碑》(局部1)
曾熙临《夏承碑》(局部2)
曾熙临《夏承碑》(局部3)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