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看于丹现象

前一段时间就有人问我说怎么看“于丹现象”?

1

于丹在《百家讲坛》做的节目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是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于丹现象”被关注的程度却越来越高,总有在朋友圈里发关于于丹的文章。但大多数不是表扬,基本上是以批评的态度出现。

昨天,我看了一段好像是某节目近期采访于丹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当中。

她说:“我原来就是学中文出身,本科是中文,我的硕士研究生,读的也是中文,如果一直学中文,我就不会那样去解读《论语》和《庄子》了。我后来博士读的是传媒,传媒就要求传播的范围和广度,不可能拘泥于中文中的哪个字面上的意义,要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群体。”

这是一个现实,因为如果作为一个中文的学者,她那样去解读《论语》和《庄子》,确实不太妥当,但如果作为一个传媒人士来讲一种观念,这样的讲法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了。

十几年过去了,当时她的解读有可能更符合现实的一些政治上的需求,而完全不是对古代那些思想作品的一种解读。

于丹解读《论语》也好,还是《庄子》也好,是对当时社会束缚的一种突破,而这种突破是对原有的框架和原有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那种固定模式的一种突破和解读。

对于一个现象来说,如果离开当时现实条件和时间点,几乎就已经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为了什么了,我们只有把它搬回到原来的那个时间点上,你才能知道,它到底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于丹开播《<庄子>心得》的时候,是我们十七大刚刚结束,提出来的口号是和谐社会。在那个时候解读这样的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当时写了一篇那样的文章——《一份带点儿骨头的心灵鸡汤》而那个时候于丹下课的声音就很强烈了。

2

一份带点儿“骨头”的“心灵鸡汤”

——谈于丹下课现象

于丹<庄子>心得在春节长假期间播出了。可以看出央视为了今天“和谐社会”这个主题的良苦用心。

由此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原因不能不说与这个时间性有关。

如果这个时间段还是阎崇年老师讲《明亡清兴六十年》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说什么了。

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余秋雨老师对现在中国文化环境的那种忧心(在废墟上体验文化)。评论是正常的,反对意见也是正常的,学术上的争议更是有进步意义的。

问题在于说法的针对性有问题,为什么把矛头指向了一个个人,就算于丹讲的东西真的有问题,那么这个责任要央视来负,我们对准的对象应是央视,而不应该是于丹。

但没有人直对央视,都在面对于丹,问题不说自明,他们不舒服的不是于丹讲了什么,是于丹走上《百家讲坛》之后的现象。这不能不让有一点文化良知的人感到痛心,文化带来的争议背后的那一份不文化。

从于丹<论语>心得开始,但凡有一点时代感的人就会听出来一种不和谐的音律。

那就是于丹的心得抛开了所有的社会矛盾,在一个近乎真空的环境里讲个体的净化,加之儒学那种为“统”而“论”的思想,也能让人感到自己正在受到一种愚弄。

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做为一个平常人、一颗平常心,我们难道不需要这种净化吗?

看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人们更需要的是一个非公利的心理支撑,而且这种为“我”就是为“国”的思想不更人性吗?不更能让我们感到一种自身的力量吗?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那种不和谐的感觉呢?是我们受原有的大公利的道德思想影响太深了。

心灵的感召和现在行为永远有距离,永远有矛盾,我们在秩序之中的时候,也同样需要这份鸡汤,因为我们的心是需要温度的。

《百家讲坛》从开播到现在走过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从一个没人关注的纯知识性的节目走向了一个更贴近百姓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节目。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的是知识层面并不高的普通人。他们在这节目中能更真实地感受到中华五千年的脉搏跳动。这种文化教育是央视有史以来没有的,它所做出的贡献是让世人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的祖先,从而认清实事,认清我们自己。(虽然有假的,但还是能摸到一点真的轨迹。)

央视把尘封已久的、曾被我们扫地出门的、世界上最早的、用汉字写的哲学思想通过于丹这个小妮子(马瑞芳言)的嘴生活化了、现实化了,这是一种进步。

不可否认于丹的讲座在更好地依托文本上做得欠佳,但我们还能真的完全还原文本吗?所谓对文本的尊重也只不过是对某人之言的尊重,能说那就是古人的本义吗?我们还能走回去使用竹简木椟而放弃纸张吗?

想想我们批孔大帅,他不也是说要“古为今用”吗?他那个时代的“批”也同样是为了“用”。

那么,我们今天的解读如果不是为今所用,为什么又会有那么高的收视率呢?况且于丹也没有说自己在解读,只不过是她的心得。如果说于丹“得”的还不够高明,那只能说央视还没有找到更高明的人,这和于丹本人没有关系。

不可否认央视是现在中国的最大媒体,它所带来的公众效应可想而知。在强烈的公众效应的背后产生了公众人物的具大个人利益。这才是很多人出来说七说八的根本原因,这些人才是这碗鸡汤的最需要者。

《百家讲坛》开播几年来,主讲人有几十个之多,有的人一举成名,也有的人早已不被人记起,为什么呢?有主题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本人的因素。央视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决公众性和个人利益关系带来的社会问题,但我们可以看到,央视已慢慢地从公众形象的最大推动者走了下来。

春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从以前春晚推出一个又一个新歌新人,到现在的春晚要依托网络上的新人新歌来捧场。媒体的多源化和数字化会在不久的将来使央视上的人物慢慢失去神圣的色彩,所带来的个人利益也不再让更多人去关注。到那时也许再也不会有人说谁要上谁要下的问题了。

真正认识自己,真正认识社会。正向于丹所说的那样,做到“外”化而“内”不化需要有大境界。

走进自我,品尝这一份带点“骨头”的“心灵鸡汤”,觉得有味道,那说明你还需要“内”练,觉得“食无味”,那你才能成就更高的境界。

2007年3月7日晚

3

我原来是《百姓讲坛》的忠实观众,从《物理的挑战》到《文学讲堂》,再到最后的百家讲历史,看了十来年。这几年就再也没有看过了。

好像没人知道有《百姓讲坛》这档节目了,现在还有人看央视了吗?应该没有了。

一堆沙子,被强力塑成一道高墙,时间久了,沙子又回到了它原有的状态。

曾有人把没有文化的地区叫文化沙漠,这是一种扯淡的叫法,文化就是沙漠,能自由地流动,谁想把它塑成一道高墙,那都是徒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