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染坊

    乡村记忆——染坊
                                                                       

文/游传化

        染坊,顾名思义就是染布的作坊。民间俗语云:染坊倒不出白布来。意思就是说拿来染坊的白布一定要被染成有色的才行。


      染坊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存在于市井乡间的一种传统手工业作坊。其后,染坊便渐渐消失,从事这种行业的老手艺人也大都相继离世,这项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将后继无人。说到这个话题,我不免生出几许伤感。于是近日我便带着些许疑问和好奇决定走访知情人,试图从他们的口中找回对染坊的记忆,再现染坊的当年场景,也算是给今天的年轻人一个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机会吧。


       几经周折找到了镇上的当年老字号“同兴”染坊的第四代传人——现年八十一岁的刘言民师傅。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很诧异,带着几分茫然又问我:今天问这些还有什么用?谁还学这个手艺!我又重复了一遍来意,他好像释然了,然后带着几分自信说到,幸亏你找到我了,不然没有人会知道这些事,估计会做染坊手艺的咱镇上也只有我一个人在世了。

       谈起染坊那些事,刘师傅兴致很高。一旦打开话匣子,他便仿佛回到了那充满荣耀和快乐的昔日岁月里。


      他说,过去能开得起染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年有一句形容人做事狂妄自大的俗语:“给你三分颜色就想开染坊 ”,就是说没有两把刷子染坊是开不起来的。过去的染坊大都是前店后坊,前店用来收布接活(要在布上用布条做标记,以免发错)和发货,后坊用于加工和晾晒。


    我们刘家是祖传染坊世家,从清代我老太爷那辈在灵璧开染坊算起,到我这里已经算是第四代了。刚记事的时候,就知道我家的院子里摆了很多大染缸,立了很多高高的晒布杆子,染好的黑布、蓝布、花布挂满了院落。


     染坊里的设备俗称“三缸一石”,后来又多了一口大锅。染坊里最多的就是大缸。一是泡缸,泡缸里挑满清水,放上适量的石灰和碱。因为送来染色的白土布加工时都是用面糊浆过的,染色前必须在泡缸里浸泡,让“浆头”与布“脱离”,布才能染上色。二是染缸,又称靛缸,用来染色。染缸里放靛(靛是可染色植物蓝草中的提取物)、减和石灰的多少可是个很深的学问,一般师傅不会轻易告诉徒弟的,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掌握这项技术要靠自己的悟性。配好料搅拌均匀后,就要“醒汤”了。“醒汤”就是把调制好的料汤放上几个时辰有时甚至要几天。染布之前先要“试色”。试看颜色的深浅,一般要拿来一个白瓷碗,舀起少许汤料,在碗内转一圈,看看挂在瓷碗上的色度,再确定如何调料。颜色调配好以后就要把白布放进染缸内,用木棍不停地搅翻,使布着色均匀。等布上色取出沥干后,就要放到第三口缸里渍洗了,也叫“洗缸、淘缸”或“汰缸”。经过洗渍拧干后的布就要上杆晾晒了。晾杆高约六米(因为过去一锭布是三丈二尺长,折合现在就十多米长,所以两面搭起来刚好离地面还有一米的距离)。上杆晾晒也是要技术的,行家一手捧着布,一手抛向晾杆,呼的一声垂落下来,不偏不斜,布的两面幅长刚好一样。

     染缸里染过布的水,被称为“老汤”,是不能“清底”(丢掉)的,下次染布时再添些染料即可继续使用。染坊忌讳染缸“清底”,因为染缸清底意味着关门歇业,是不吉利的。缸底沉淀物太多时,就会用有一铁嘴铲壶子取出。染缸偶尔配料不当,或温度没有掌握好,结果染料加了很多,但也染不好布。弥补办法是到其他染坊老缸中取些“缸底老料”来,让染缸“醒”过来重染。天冷时泡缸和染缸并列排在一起,两缸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烧火煨热。后来使用化学染料,染色就改用铁锅了。


     上面说到“三缸”染坊里还有“一石”,过去的染坊里都要置有一块约三、五百斤重形似元宝的大石块,被称为“元宝石”。染好的布匹晾干后,要卷在滚筒上用“石元宝”滚(碾)平,这个是需要有一定功夫的,一块几百斤重的石块,人站在上面脚蹬两端来回滚动自如。经过碾压的布看上去既平整,又有光泽。另外也会把染后缩水的尺寸给碾压出来,省得听顾客说店里“扣布“的闲话了。


      刘师傅还介绍,过去街上的布店里绫罗绸缎虽然有售,但是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民间百姓只能用自己家里手工织的土布或者从店里买的廉价粗白布,拿到染坊来染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染坊的颜色也是单调的,平常大多以蓝和黑为主(黑色被称为青色,因为过去本地百姓忌讳黑色,民间认为黑色是骂人的话,如黑驴、黑猪等)。蓝色从浅到深分为月白、青蓝、藏蓝、宝蓝、泥蓝等,都是用靛青染料染成。颜色深浅是根据投料的多少和染色的次数决定的。

      当年染坊还有两种的染法,一是扎染,就是用软牛皮或者竹箬一段段均匀地扎出花型(一定要扎紧),然后放入染缸染色,被扎住的部分因染不到色,就会出现蓝白相间的“鸡袏花 ”来,别有一番意趣。


      二是印花。印花过去很流行,但我们这里印的较少,因为除了工序麻烦外成本也比较高。但是因为那时民间流行,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印花的具体做法是:先要刻花板,要请专门的刻花师傅在虎皮油纸上刻上镂空的花纹图案,多数是动植物和花鸟组合的吉祥纹饰,也有单独的梅花、桃花、菱形等。然后把洗过晾干的白布平整地铺在案上,用石灰掺绿豆面(因为绿豆面粘性大附着力强)按一定的比例加水调成糊状,将面糊刷在紧贴在白布上面的花板上,通过花板镂空处,白布上就留下了石灰糊的图案花样了,染色时因石灰面糊阻隔,那里的白布染不上色,染好的布晾干后刮去上面的石灰面糊,一朵朵漂亮的白花就显现出来了。


   过去逢年过节,染坊的门上都要写上“能工调和三缸水,巧手染出五彩云”的春联,就算是对我们染坊的褒奖吧。


     即将结束采访时,刘师傅无奈地说,染坊这个中国古老的传统老行业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继无人了,这个传统的手艺在我这一代就要永远的失传了,你能把它记录下来,就算我对后人一个交代吧。


     对染坊的采访结束了,但我却没感觉到丝毫轻松。随着社会的进步,古老的传统手艺正一样样地消失,古老手艺与现代文明撞击中只能做着无奈的选择。过不了多久,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继续传承下去多少?这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了。



(0)

相关推荐

  • 应城记忆——长江埠白布街话白布(三)

    白布生意带动印染业的发展,在清末光绪1875年至民国时期,染布业为兴盛时期,当时开染坊规模最大的也首推王大顺家,他家雇佣的染衣工人多达100多人,有染布的大缸100多口.染坊工人较辛苦,当时称染布的人 ...

  • 民间花布 浸染芳华

    俗话说"天下无二行,除了药店是染坊",有人就得穿衣,从事染布行业被看作是一项长久营生,干好了,一辈子不愁吃穿.清末至民国时期,在山东高密乡下多有开染坊的人家.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 传统染布

    传统染布 染缸是古镇游埠三大缸之一.缸中染花布的传统工艺在游埠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手工染布方法多种多样,所染的花样和颜色各有不同.在白布上用针线缝扎出各种花纹图案,扎好的白布用自制土靛浸染,待发酵后再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飘香的洋槐花

    飘香的洋槐花  文 / 邱德龙 清晨,漫步在家乡的船路沟堤岸上.突然间,清新的空气中缕缕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和表妹情不自尽的寻着花香找去.哇,一棵盛开着雪白花朵的洋槐树真真实实的就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大腰裤子

     大腰裤子    文/晏金福(77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灵璧农村人穿的全是大腰裤子.这种大腰裤子,裤身和裤腿不是黑色就是蓝色,绝少有别的颜色.布料开始是家织或买来的手工布,颜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不门子

    乡村记忆--不门子 文/出泥不染 提起"不门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是啥,就是那种比正常门矮,与门一样宽的单扇门,是安装在门旁挡些鸡鸭狗的小门.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不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