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务:无上清凉——刘云先生国画艺术赏析
“集雅斋”是《毛白菜》微刊的一个特设栏目。社会生活是多元的,人的兴趣也是多彩的。用文字反馈出多元多彩,是《毛白菜》希望达成的一个目标。本期“集雅斋”刊发画家、书画评论家张楚务先生的一篇文章,以隆重介绍著名画家刘云先生的艺术成就。
刘云先生简介
刘云,男,汉族,湖南岳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南省画院院长,中国长城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云先生在国画界的影响,被国画界所认可,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在这之前,他以唯美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油画创作闻名画坛。我们虽然过往甚密,但只是知道他的油画作品静穆清美,书法作品就从没见过。因为美术界能写好字的人还不是很普遍,特别是画西画的人,对书法艺术的要求就会更低,我也根本没有要看到他书法作品的想法。
不过他的书法作品还是被我看到了。由于没有想看的思想准备,当署名刘云的书法作品“无上清凉”映入眼睑时,真不敢相信此作就是刘云先生的手笔。
“无上清凉”,苦修静持的情怀。墨满笔缓,不激不荡,单纯而清莹,肃穆但不失庄严华丽,清淡不失丰厚,一派弘一大师的风范:“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再往后,刘云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源源不断地问世。它以家乡湘北的山水为蓝本,山石林岗,洞庭烟岚,但又不囿于现实,所有的生活素材,文化修养,绘画经验实现大融合,变成了一种对山水文化的总体认识,天人合一,从容抒发。
在这种大融合中刘云先生找到了描绘山水的新的样式。首先是在画面中强调平面构成的因素,把所有复杂的物象通通打碎,按照自己的心绪重新组合,这种平面构成又往往是用块面完成而不是线条。西方的焦点透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手段并用,使传统山水画中的“高远、深远、平远”的要求顺利达到。
《梦绕家园之一》是刘云先生今年的新作品。前面的一排树木几乎站在同一平行线上,树的高度也极相似,充满整个画面。按照一般的传统方法要把这个构图画好是有难度的,但刘云先生画好了。他没有直接在树干,枝杈上勾叶填色,而是穿过树林枝叉直接点缀背景色彩,这种色彩是一种整体的印象,一种朦胧的感觉,并不具体地说明哪是山哪是树,画面中有一道莫名其妙的留白把树林分割开,形成大小对比,方圆对比,疏密对比。我仔细琢磨其间不得详解。那道留白是路,是烟,是一线天,好像都不是,但又觉得都是,正因为它的不可思议,艺术的魅力也变得无穷无尽:“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一种无上清凉的感觉油然而生。
刘云先生进入中国画创作,我们一点也不敢轻看他。他的作品直逼生命真谛,在表面平静沉着的形态下潜伏着一种伟大的使命感。刘云先生的山水画作品,画面上一般不写标题,只署名刘云,甚至创作时间也不写在画面中,“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他重视的是这种衣钵相传的方式。要品味这种山水画作品的美,需要耐心,需要细斟慢饮,需要一种参悟才行。
刘云先生能抵达这种美妙不是偶然的。当年他唯美静穆的油画艺术实践起了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我们只要看看他咏叹洞庭湖的那些油画作品,再看看刘云先生近几年对弘一、黄宾虹等大师的潜心研究,就可以明白他的选择和画出来的这批山水画作品是有来由的。并由此想来,他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气象在后面。
【作者简介】张楚务,1952年5月生,曾任湖南日报美术编辑、三湘都市报美术编辑,现任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潇湘书画院特聘画家、湖南省九歌书画院副院长、《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湖南书画》杂志编委。
延伸悦读
集雅斋 ‖ 张楚务:洞庭有情起歌声——黄铁山先生艺术成就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好色之徒”柯桐枝国画艺术成就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民族精神的守望——姜儒振先生书法艺术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越过洞庭路八百——王憨山先生国画艺术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天光云影共徘徊——论《周用金行草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