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咱不减负,因为它还会减掉我们的梦想
胡子宏生命日记(622)
孩子,咱不减负,因为它还会减掉我们的梦想
文:胡子宏 图:网络
孩子,咱不减负,因为它会减掉我们的梦想。这是我对小儿子说的一句话。我家小儿子的课业负担足够大,我没操心过他的作业,我只觉得,小子的每一天都会有辅导班,总是在奔波。
周一晚上,绿茵学校张子军奥数辅导。周二晚上,天元辅导班。周三晚上英语辅导班。周四晚上,绿茵学校张子军奥数辅导。周五晚上,英语辅导班。周六上午,绿茵学校张子军奥数辅导;下午,硬笔书法家教,晚上绿茵学校张子军奥数辅导。周日上午,天元辅导班,英语辅导班,周日下午,绿茵学校张子军奥数辅导。
算起来,小子一周有11个辅导班。只有周日晚上算是轻松的。周日晚上,如果时间充足,我会给小子安排看电影。周五晚上,还可以看看浙江卫视的《最强大脑》。
我知道小子够忙活,小子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坚持着。无数次,我对小子说,嗯,小子真棒,爸爸很喜欢你这样的孩子,全身心都扑在学习上。
昨天,妻子告诉我,小子在手机上下载了游戏,偷玩呢。我说,你干嘛不制止啊。妻子反驳我说,你不是说了嘛,小男孩有一点鬼心眼,也没关系。
是,我不喜欢小子总是背着个书包,辗转于学校、家庭和辅导班之间。悄悄地玩一会儿游戏,偷一会儿懒,是聪明男孩的本能。哪一个小子的成长,不是跟父母“斗智斗勇”的过程呢?
用不着操心孩子会玩疯,因为爸爸的眼睛会把儿子的成长尽收眼底。我许多次都对小子说,小子,我知道你很累,但是要想超过别人,进入更好的初中,就要受累的。
我鼓励小子说,你看爸爸,都是癌症晚期了,还每天都守着电脑敲一篇文章呢,爸爸不要你太刻苦,向爸爸看齐就行了。
我曾经问过小子,你有什么理想呀。小子想了想说,我的理想,就是要像哥哥那样,考一个名牌大学。我说,那好,像哥哥当年那样刻苦学习就是了。
每一个学生,在成长中,都会写一篇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我上小学的时候,启蒙老师胡林声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于是我的理想就是作家。幼时,我觉得经常有文章发,可以赢得别人羡慕或欣赏的目光,赚得别人的赞誉,是件很舒服的事儿。
20年后,我的文章发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小报刊、无数次尝过了发表文章的激动后,慢慢地,意识里的收获感就掺杂了水分。再后来,又努力了20年,才知道,所谓的作家,也就是这么回事。水涨船高,真正的作家必须要坚持有创造性地写作,我做不到。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读书少,见识少,制约了我的写作想象力。写作对我来说,更像是谋生的手段,除了挣了些钱,没有任何的成就感。
可是,我依然算是实现了童年时的理想。我经过高考,在城市里成家立业,有了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我先后供职于团市委和市文联,有了一个很可靠的饭碗,才逐渐实现了我的理想。尤其是在文联,自己的爱好与工作紧密结合,使我产生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遥想当年,老家有一位文采斐然的才女,十几岁时的散文就被人啧啧称赞。可是,她没有跨过高考的门槛,于是嫁人,成为村妇。50岁的时候,我们俩终于成了微信好友,交流起写作,我忽然发现,我们俩的距离,其实就是被高考隔开的。
高考是一道闸门,我在这边,见识着更广阔的更明亮的世界,身边有数不清的名著供我阅读,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高考的那一边,家乡的才女却要为生存而战,走不出村庄,甩不掉儿女的拖累。即便她把田间的劳作看得多么富有诗意,她把麦田里的踏青看得多么浪漫,她把油菜花盛开的春天看得多么心旷神怡,转过身来,她还要谋生。
高考是一道闸门,所有的童年的理想,都必须跨过这道闸门。高考还是一列沉重的列车,所有的童年的理想,都必须承载在它的车厢里。
10多年前,我问我家大儿子的理想,小子想了想:我的理想是开火车。
开火车的理想,怎么才能实现呢?当时,我告诉小子,首先,你要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考到一个不错的高中,然后去上一所大学,它的名称是石家庄铁道学院。你要选开火车的专业,这样,毕业后才能有机会去找开火车的工作。
去年夏天,我在七里河畔遛弯,看到了一对青年学生在长椅上卿卿我我。我微笑着看了他们一眼,面前的女孩子脸颊上浮出一片红晕。我说,我猜,你俩的高考成绩不错。一问,俩孩子都被本一批大学录取,其中男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自石家庄铁道大学。
刹那间,我就想起大儿子童年时的理想。我禁不住对小伙子说,加油,你将来有机会开火车了。
你以为开火车的工作那么容易找到?如果你要考上石家庄铁道大学,你的高考分数就要超过本一批分数线。去年,在河北省,河北高考考生为43.62万人,本一录取率为20.6%。而在广东,本一录取率为10.7%,在河南,本一录取率为12%。这仅仅是高考的录取率。别忘了,在中考的时候,一批同龄人已经吹糠见米,被刷下去,读了职业技术学校。
粗略地算下来,要想实现开火车的理想,必须在高考中考个不错的分数。超过同龄人的90%。这意味着什么呢,假如你的小学班级里一共有50人,你要考前五名,才有机会让自己的貌似很简单的理想成为现实。
我记得自己18岁的花季,语文老师让写作文《20年后再相聚》。彼时,大家发挥了极度的想象——这个同学成了大学教授,那个同学成了市长,还有同学成了外交家、音乐家。
20年后,我到了38岁的时候,才知道,几乎没有哪个同学成为当年期盼的模样。高考是一道闸门,只有极少数的人真的成为教授和市长,但更多人的美好梦想,被高考这柄锋利的尖刀,无情在扼杀青春期虚幻的梦想里。
问问你家孩子,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吗?他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家小子说,他想像哥哥那样,考上名牌大学。2014年,河北省45万考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不到100人,平均4546人考上一个。我家小儿子如果想实现他的理想,必须在班级和年级把成绩的目标定为第一。
你想成为科学家吗?至少,你要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然后再考研,再到科研机构工作,这样经过岁月的磨砺,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科学家。
你想成为大学教授吗?至少,你要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然后考硕士、考博士,才有可能成为一所大学的老师,再经过20多年的熬煎,才能成为教授。
即便你想成为你身边中学的老师,也要经过努力呀。你要考上全国双一流的那几所师范大学,才有机会被纳入招聘考试的范围。这意味着,高考的时候,你的成绩必须要超越90%的同龄人。
孩子,你的理想,与你的高考成绩紧密挂钩呢。你的高考成绩,与你眼下的学业紧密挂钩呢。如果你眼下的成绩,仅仅是班级的中游,你内心却藏着当教授、做科学家的梦想,请问,凭什么啊?你能跨过高考这一关吗?
任何美满的理想的实现,都必须有超过同龄人90%的成绩做保障,转身看看你的学业情况,你就知道自己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了。如果距离那么远,那就埋头学习吧。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我们的孩子,都还想着减负吗?每一个有理想的孩子,就要负载着成长的沉重。你可以给孩子减负,但是,孩子轻松了,被减掉的还有他的理想。
不要叫喊着什么“剧场校园”,不要叫喊着“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不要去探讨中国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少,你只需关注孩子的理想就足够了。为了孩子实打实的理想,你带着孩子付出实打实的努力就行了。
再美好的理想,必须跨过高考这一关。如果孩子的理想那么丰满,而他的学业名次那么汗颜,那么,请告诉孩子,或者放弃理想,或者加倍努力。否则,理想只能成为童年时代不着边际的幻想。
你真的会舍得给孩子减负吗?想想看,只要你家孩子没有进入班级前十名,理想就会成为泡影。你就知道,减负,还会减去你家孩子的理想。这个世界,最适用的是丛林法则,成为王者的,就是那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那一批人。没有哪个孩子,会通过减负而实现了的童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