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洋妻的心酸

珍贵历史老照片

《古往今来》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兴衰,明得失,照现实,照未来!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体操队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李东华 1967年出生于成都
7岁开始练体操
16岁入选中国国家队,是李宁、楼云等体操名将的师弟。
1984年,训练时头撞鞍马,腹部撞在了马头上,因脾脏和一个肾脏撞成了几瓣,而摘除了两个器官:脾和肾,这时的他,才17岁。
1986年,在一次体操测验比赛中,不幸双脚跟踺同时断裂。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在轮椅度过。
1987年,李东华获得了全国鞍马冠军,年仅19岁。
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夕,他从两米多高的双杠上摔下,头部直冲撞到了地板,导致左脚小趾和右手手掌骨折,颈椎和胸椎多处错位,半身曾一度失去知觉,差点瘫痪。
大家都认为他已经不可能再练体操了。
遭受三次重伤的李华东,甚至三度想要自杀。
或许是上帝不忍放弃这个有梦想又努力的男孩,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华东遇到了一位改变他命运的人:
1988年6月19日的一天,李东华途经天安门,遇到了正在焦急寻找北海公园的瑞士姑娘爱丝·柏兰莎。
柏兰莎无意中向李东华问路,李东华曾在受伤期间参加了一个英语短训班,他新学的英语派上了用场,不仅向女孩“指明”了道路,还亲自护送。
在交谈中两人一见如故,原来柏兰莎小时候也练习过体操,加上李东华是职业体操运动员,柏兰莎顿时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
后来柏兰莎在北京待了10天,李东华带着她游遍了北京的各大景点,两人的感情也是迅速升温,都产生了永远生活一起的想法。
而当他们筹备结婚,柏兰莎准备辞职来中国与李东华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体操队领导给李东华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这段异国情缘,要么三天后离开国家队!
当时,眼看柏兰莎就要到香港,自己怎么能对恋人背信弃义?李东华最后含着眼泪,无奈地做出了痛苦的选择——离开国家队。
柏兰莎原计划到中国定居,自己做外语教员,支持丈夫的体操事业。想不到东华为了她而放弃了心爱的事业。
离开了国家队没有了事业,李东华该用什么方式撑起这个刚建立不久的家庭?一个男人的自尊、责任该如何实现?
最后,在柏兰莎的鼓舞支持下,李华东选择和老婆前往瑞士,并在那里重整旗鼓……
初到瑞士的5年里,因为没有瑞士居民身份证,也没其他技能,李东华只能做些洗车、搬货等各种杂活维持生计。
根据瑞士的移民法,亲属移民后需要满足5年的居住时间,才可以拿到瑞士身份,尽管白天工作辛苦,但李东华一直没有放弃他的体操梦,但想要参赛,就需要代表瑞士队,而且需要先拿到瑞士身份。
所以,在5年里,李东华既不能代表中国,也不能代表瑞士参加任何一次国际性比赛。
在这5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仍咬牙坚持训练...
白天忙于生计,每天只有晚上回到家才有时间进行体操训练。
深夜,李东华孤独地训练的时,陪伴他的只有摄像机、移动电话和音乐。
训练时没有教练,李东华就依靠摄像机的拍摄来纠正他的每一个动作,起到教练的作用;
没有队医,移动电话就是在意外发生时,为他提供安全的唯一保障。
而音乐则是李东华独自训练时缓解压力的方法。在那段时期,李东华最喜欢听崔健的《假行僧》,他觉得那首歌最能够体现当时的内心独白。
期间,自然少不了妻子柏兰莎的支持,包括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柏兰莎同时打两份工赚钱,给了李华东提供最大的支持帮助,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体操训练上。
李华东曾一度想放弃体操梦,妻子柏兰莎对他说:“我对你很失望,我们已经熬了几年了,我不指望你一定要拿奥运冠军,但那是你最大的梦想啊!如果你坚持到底,即使将来不能如愿,我们起码可以告慰自己:我们尽力了!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会爱上你吗?那就是因为你坚韧不拔的意志。”
妻子的一番话,让李东华重燃斗志。
1994年4月,李东华获得了瑞士国籍,加入瑞士国家体操队。
拿到瑞士护照的11天后,他就赶赴澳大利亚参加第2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比赛中获得鞍马铜牌。
接下来,他又获得了瑞士体操锦标赛全能冠军和鞍马冠军。
在1995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李东华夺得鞍马冠军。这是瑞士人在体操上的零突破,李东华打破了瑞士45年没有世界体操冠军的纪录,被全瑞士国民所熟知和尊敬。
1996年奥运会,已经29岁的李东华,以当届年龄最大的体操运动员身份出现在赛场上,并一举夺得鞍马冠军,为瑞士在时隔100年后在该项目首次夺得金牌。
李东华终于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这是对他所经受磨难后的安慰,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最光彩的一分钟。
在西方这个安静的小国里,就这样诞生了一位国民英雄,所有的瑞士人都被这东方神奇小子震撼了,他为瑞士夺得100年都无法触及的奥运鞍马冠军。
在得知他这一生的经历后,更多的是感动和尊重。
奥运结束后,李东华这个名字已经让瑞士沸腾了,为表敬重,甚至以夺取奥运金牌的得分9.875命名了一辆专机(见开头的题图),并受到了瑞士人民隆重的欢迎,做了瑞士总统的体育顾问。
他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体操运动员,但他的经历,绝对是世界体操史上最传奇的一页。
李东华体现出了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使用过的鞍马器械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收藏;国际奥委会用电影胶片拍摄了纪录片《李东华的传奇》;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瑞士总统亲自为其自传《突破极限》作序。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李东华在三次严重受伤、五年没有正规训练条件和工资待遇、已逾而立之年的情况下获得奥运冠军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的成长经历“是一位有着献身精神的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史”。
我们且不论当初因为伤病和爱情被国家队除名而转投他国的对错与否,仅仅他这份在绝境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点个在看

给小的加个鸡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