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热捧的Medical Mall,已蹒跚走了500天 | 欲擒故纵
两年前,全国首个共享手术室落地杭州全程国际健康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全程国际),但至今,这个共享手术室仍未启用。
2017年9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批复了“全程国际Medical Mall”试点,允许全程国际为入驻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医技科室(指放射、超声等辅助诊疗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
这是全国首个Medical Mall,也被称为全国首个“共享医院”。
一时间,全程国际备受瞩目。张强医生集团思俊外科诊所是全程国际Medical Mall一期的入驻者之一,其创办人张强笑称:“开业前期,来我们诊所参观的人比患者还多。”
彼时,Medical Mall(医疗商业综合体)在全国多地开花。
媒体在2017年做的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已有8个地区建设了Medical Mall,分布在上海、武汉、北京、成都等地,投资逾41亿元,100%已投入使用。
八点健闻了解到,美国大部分Medical Mall多数由大医院、医生团体或政府投资建立。而亚洲的Medical mall基本由房地产商、投资机构或信托公司组成。在国内,多个医疗商城背后的投资方不乏万科、万达等房地产商。
国内Medical mall的实际运营情况究竟如何?为何“全国首家Medical Mall”共享手术室至今未启用?
全程国际三大业务
Medical Mall,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大致有四种模式,即医疗+商业综合、医疗+医学研究、诊所大楼和医药商城。全程国际属于医疗+商业综合模式,通俗来讲就是“医疗商场”,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全程国际的总注册资本为1亿元,股东是三大上市公司——新解百集团、迪安诊断和百大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45%、43%和12%。其中,新解百、百大集团都是零售百货界的老牌企业。全程国际所处的杭州大厦501城市生活广场就是新解百集团旗下的百货公司。
全程国际的业务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自营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为高端人群提供亚健康管理、轻病慢病管理、抗衰老等服务。二是租赁。入驻的诊所全部是租赁场地性质,目前进驻了12家专科医疗机构,招租率为100%。三是共享。入驻医疗机构可共享全程国际提供的手术室、医技科室、药房等资源,按规定缴纳使用费用即可。据了解,全程国际自营的业务占到2/3,租赁和共享业务不到1/3。
庆春东路向来是杭州市的拥堵路段。知名的三甲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坐落于此,仅一街之隔,就有一家繁华的老百货商场——杭州大厦501城市生活广场。全程国际就位于该商场中。
3月14日中午,八点健闻来到杭州大厦501城市生活广场。其地下1层至5层为购物餐饮区;9层至16层为外科、儿科、口腔科等专科诊所;17层至22层,则是全程国际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合打造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
前台工作人员告诉八点健闻,共享手术室位于20层的整形美容中心内。但其谢绝了参观要求。随后,八点健闻来到位于16楼的杭州口腔医院聘东门诊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有自己的手术室,不太清楚共享手术室。”
对此,全程国际的品牌公关负责人表示,入驻医疗机构与手术室的共享协议已经签好,但还没启用。“如果这些诊所有需求的话,可以使用。”而目前,这个共享手术室只有一个使用方,就是其自营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
“实际上,商业写字楼从来都不乏牙科、医美等专科门诊,往往作为个体租户散落在各大商圈。”明思力公关资深策略师刘畅做过Medicall Mall的相关研究,她指出,像全程国际这样,从建筑到物业定位、设计和开发都将医疗纳入考虑,并对入驻的医疗租户采用集约化管理,在国内尚属首次。
全程国际的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共享医院”,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国内首次。媒体报道指出,“共享医院”概念横空出世后,最大股东——杭州新百解曾涨停过。
“共享的使用率在逐步推广。毕竟自营业务这一块,前期有医疗仪器、设施的投入,实施共享之后,摊薄了这部分的投资成本。”全程国际负责人透露,共享手术室可能会在近期启动,但具体时间不详。
政策突破,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共享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资源。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要求,X 线室、药房、化验室、消毒供应室等为必设科室。且入驻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对于口腔种植、医疗美容、门诊小手术等项目必须要有手术室的支撑。但这类机构普遍存在面积偏小、医技科室及药房重复设置、医技人员不足等共性问题。
为此,江干区卫生计生局向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提交了“关于在全程国际Medical Mall内设置共享医技中心、药房、手术室的请示”,并得到了批复。
共享医疗在杭州先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浙江、广东省有关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最为宽松。2015年3月,《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医师只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就可在省内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之后出台的文件规定医生只要在一地注册,即可全省执业。可以说,政策为医生“松了绑”,医生一旦自由,入驻这种共享平台的刚需则会提高。
而入驻之后,医疗机构的成本能有所降低。“成立一家诊所,需要一定的重资产投入来建立手术室、药房等,且后期设备维护成本非常高。当这些资产变成共享式时,按照我们1000平方米的诊所规模来看,将节约近1/3的成本。”张强认为,共享医疗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式,患者更便捷地预约到专科名医团队。物业主可获得长期稳定的租约,并丰富周围的消费业态。而从政府角度来看,既符合多元办医和分级诊疗的政策方向,又利于监督管理。
八点健闻从全程国际获悉,2017年营业以来,已经有两家医疗机构实现盈利,预计今年还有五家也能实现盈亏平衡,“这远短于普通医疗机构长达八年的培育期。目前,二期共享医疗中心也在筹备中。”
责任界定不清,费用结算不明
虽有政策的加持,但共享协议责任界定复杂、费用结算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等问题,致使共享医疗落地起来并不容易。
“达成共享意向后,我们会和全程国际或入驻其中的第三方服务方签订协议。”张强说,这就是一个外包协议,首要明确责任界定。比如,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到底是手术室出问题,还是医生操作失误。
在全程国际的品牌公关负责人看来,共享协议比较复杂。“共享医疗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界定风险和责任,目前也没有太多的标准和先例。这是一件双方都担心的事情。”“共享医疗”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病例信息不流通、费用结算不明确等问题。
而费用结算不明确是制约共享医疗发展的一大难题。
共享医疗类似制造业链条。生产电路板、钢化膜的,各司其职,计件收费,组装一下就是一部手机。共享医疗也是一样,做手术的去操刀,做影像的就去做影像。诊所只是流水线上的一小部分,但流水线能保持畅通的关键在于费用精确划分——每个环节都应该要有费用定价标准:做一个小时手术多少钱,租用一个小时手术室多少钱。
“但目前的现状是,在保险还没有做到细分的情况下,只能是医疗机构之间就费用结算问题自己谈判、定价,比如说,我这个手术支付共享平台多少钱。”张强坦言,这种谈判非常浪费时间、精力和成本。
医师费——是国外的一种解决方法,也就是按件计酬。复星医疗资产发展部投资总监田慕昕指出,美国的保险公司计费体系分两块,一笔给手术中心,叫technical fee;一笔给医生,叫professional fee。手术中心并不向医生收费,而是向病人或保险公司收取“医技服务费用”,手术医生向患者另外收取“专业技术费用”,费用的定价细分且明确。而类似药费、检查费等与医生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共享医疗的法律法规欠缺。2016年底,国家卫计委(现名国家卫健委)已发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血液净化机构、病理诊断中心4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标准规范。但并没有对独立手术中心的认定审核。“虽然全程国际有了'尚方宝剑’,得到了试点批复,但之后没有细则明确责任归属。这就会因缺乏法律保障,医生不敢用共享手术室。”一位从事健康地产的业内人士直言。
对此,全程国际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共享医疗的商业模式是否有前景,很大程度上还要看Medical Mall是否真正解决医疗的痛点。“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仍需要很长时间对用户需求、产品等方面慢慢打磨。”
现阶段,对做平台模式的Medical Mall这种新业态来说,医疗政策还不太明朗。患者还是习惯去三甲公立医院,这种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此外,国内的医疗支付体系还是以医保为主,商业保险的覆盖率较低,深度也不够。Medical Mall是一个新兴的项目,领跑者没有国内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非常考验管理能力。
未来:共享医疗仍是风口
尽管手术室还未真正共享起来,但多位受访者认为,作为国内首个Medical Mall, 全程国际迈出的这一步,有巨大的创新意义。
共享是一种社会分工的潮流。作为一种商业+健康医疗的新兴模式,Medical Mall也会不断迭代,逐步从单纯的医疗机构集群,到拥有共享手术中心、检测中心,再在专科选择、统一规划等方面形成合力。
医疗地产运营集团上海高力国际副董事周春虹提供了美国医疗地产交易量的数据,从2014年到2017年,美国Medical Mall的成交量增长了67亿美元。她认为,目前国内陆产市场面临由增量向存量的转换。她看好医疗与地产的深度融合。
对此,全程国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模式的方向不会改变。但毕竟全程国际的Medical Mall是第一代产品,还在打磨过程中,包括共享手术室问题的解决。“我们需要把所有流程梳理好、保障所有的质量安全,且各方责任界定清楚后,再开展起来比较好一些。”
张强也表示,共享手术室正在筹备中,如果能够运转,将是一个共享医疗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