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真的闭过眼吗?盛传1962大佛闭眼,背后有何秘密?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在四川省乐山市,坐落着一尊佛像,他用慈祥的目光俯视江河与万物众生,他就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全世界最大的坐佛像,也是全国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这尊传奇的大佛有着怎样的历史,伴随着他又有那些传奇故事,今天我们一探究竟,还原乐山大佛的厚重与历史。
一、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原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因坐落于凌云山,故又名凌云大佛。乐山古称嘉州,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之处,是岷江流域重要的港口城市。乐山大佛就修建在三江汇流的地方,大江奔流在大佛的脚下,而他极目远望的是江对岸的乐山城与这芸芸众生。
大佛通高71米,号称“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前半句是描述凌云山整体走势如同睡佛,而大佛又正好位于睡佛的心脏之处。后半句则是说明大佛之壮观与庞大,头顶山顶,脚踩山脚,佛与山齐高,故能说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弥勒坐佛造像,大佛体态匀称,正坐却显得十分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膝上。神情慈祥,大耳垂肩,头上的发髻有1024个,那双大脚在未保护时甚至可供几桌人打麻将。大佛虽为弥勒造像,但同人们心中普遍认为袒胸露乳的弥勒形象有着极大不同。原因在于唐代弥勒佛并没有彻底本土化,尚未出现体态肥硕,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形象,乐山大佛还保留着许多印度佛教的特征。
巨型睡佛
除了一尊大佛,在大佛两侧的山上,有着两尊通高16米的左右护法天王,神情威严肃穆,与大佛的慈祥对比鲜明。整个凌云山有着不可计数的小型佛教造像,但都因风化以及人为原因破损。不远处的麻浩崖墓中,甚至发现了西汉时期的佛像,对于佛教在巴蜀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传入有着重要意义。
乐山大佛其他石刻
二、建造大佛的艰辛历程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历时90年,变换四位皇帝,三位修建主持,方才建成。大佛的筹建与前期开凿由海通和尚与民间组织完成,后期则是章仇兼琼与韦皋两位政府人物主持完工。在唐代的技术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已然是一个奇迹。
提出修建和开始建造大佛的是黔僧海通,他游历四方来到嘉州,有感于山河壮丽,便在此定居。当时的岷江,不像今天一样,江面宽阔,风平浪静。据记载,当时岷江泛滥时:“突怒哮吼,雷霆百里。萦缴触崖,荡为厱空。舟随波去,人亦不存。”海通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痛心,认为此处虽然江流激湍,峭壁万仞,但如若可以积德为善,便可使“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解决水患。于是,他发下宏愿,要建造一座弥勒大佛,使得“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
纪念海通法师的海师洞
经过十年的准备,海通和尚在民间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大佛终于动工。一时间,工匠云集,全国各地的优秀石匠都慕名前来,“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巨谷将盈,水怪易空。”海通和尚为了大佛的修建,将自身置之度外。当时的郡吏见海通筹集了众多资金,向他索贿,海通回答:“自目可剜,佛财难得”,便挖下了自己的双眼,吓退了郡吏,大佛修建方才顺利开工。海通主持修建大佛八年,积劳成疾而逝,只完成了大佛的头部与胸部的建造。
海通和尚去世后大佛修建停工将近十年,开元27年,剑南道节度使章仇兼琼为了岷江的稳定以运输粮草,重新动工修建大佛。他用自己的俸钱20万,以资助大佛修建,最终完成膝部建造。天宝9年,随着章仇兼琼调入京城任户部尚书,大佛的修建再次停工。此后因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中央与当地政府无力主持大佛修建,大佛的修凿无奈停工。
乐山大佛的大脚
四十年后,时任剑南道节度使的韦皋为了漕运便利,又重开大佛的建造。他捐出俸禄五十万支持大佛的建造,历时十五年最终完成了从膝部到底部莲花座的工程,“ 跌足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为了歌颂功德,昭显功绩,他写下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佛石像记》,将这前后断断续续九十余年的大佛修凿历程记录下来。
三、后世大佛历经坎坷
除了大佛本身,伴随修建而成的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大像阁。在唐宋之时,大佛并不像如今那样,呈现露天的状态,正如那句俗语,“不看佛身看佛面”,当时的大佛并不能一眼看见全貌,而是有着一座阁楼的保护。晚唐诗人薛能写道:“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宋人范成大也有“为楼十三层,至头面以及其足”的描述。由于史料的缺乏和实物的损毁,大像阁的真面目我们不得而知。但有限的史料还是告诉我们,大像阁大约有十三层,每一层对应着大佛身体的不同部位,游客僧人可以在阁楼中上香,并且还有着藏经文的地方。
大像阁复原图
大像阁一直保护了大佛接近五百年,在宋元之际,在战争的摧残下化为了焦土。南宋防御元军的战争中,乐山的凌云山同重庆的钓鱼城一样,都是抵御元军的重要堡垒,宋军依山势之险固守。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元军攻势的加强,最终凌云山还是陷落,大像阁很可能毁于此时。明代大学士陈于陛的诗云:“大像何年设 , 巍巍独露身”,可见大像阁已经不复存在,空留大佛于山中。后世虽有重建,但亦毁于刀兵,不复夕日的辉煌。
到大佛脚下的九曲栈道
大佛自身的命运也十分坎坷,唐代中国弥勒信仰盛行,所以大佛香火旺盛。晚唐以来,佛教彻底本土化,禅宗信仰的异军突起,使得大佛所处的弥勒道场地位衰落。加之四川自古以来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不便,使得大佛只能作为一个区域胜景,在全国范围内很难声名远扬。明清两代,大佛出现了残破毁坏的迹象,明代嘉定知府宋鸣琦感叹:“大像髻半蚀,秋草生葱芊”,已可见景象的残破。直到1962年,政府才专门拨款,全面维修早已饱受大自然侵蚀的大佛,才能使之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四、神秘的大佛
历经千年风霜的大佛,总是以他的神秘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关于大佛的神奇和神秘之处,背后是着什么样的真实历史呢?
凌云山上文人墨宝
大佛镇水之谜:大佛修建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镇住岷江水患,章仇兼琼与韦皋两位剑南节度使重修大佛也是为了漕运治理水患。更为神奇的是,在大佛修筑完成后,岷江较前代也少有吞没舟船的情况,变得风平浪静。于是,人们便归功于大佛,认为是大佛的保佑,镇住了脚下的岷江。事实上,大佛所在之地是三江汇流之处,三条大江的冲击,并且背靠悬崖,很容易形成漩涡和急湍。而大佛的开凿修建将许多石料石块扔进了江中,复杂的河道逐渐平稳,减缓了水势,使得此处的江流缓慢。无论海通和尚与后世的修建者是否知道其中的科学因素,有着大佛坐镇的岷江变得风平浪静,开凿的初衷得以实现,使得浩大的工程,成为了百姓的福祉。
乐山三江汇流
大佛宝藏之迷:民间传说,于乐山大佛心脏之处,有一个藏宝洞,里面藏有海通法师的宝藏,这不禁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1962年,建国后第一次维修大佛时,发现大佛心脏处确有洞穴,但打开后除了宋代的石碑与一些破铜烂铁并没有何有价值的发现。那么这个洞到底有何作用,里面本来藏有什么呢?据考证,大佛的建造并不是凭想象而来,而是有一个作为标本的母佛,称之为“小样”,便于后世大佛损坏后,有可以依照的标本。小样在大佛建设完成后,曾有过隆重的法事,将它放在大佛之中,做到了“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大佛心脏的洞穴,其实就是放“母佛”的洞,可惜的是“小样”以及相关文物已经被盗而不见踪迹。
乐山大佛旧照
大佛“闭眼”之谜:网传乐山大佛于1962年,1976年等年份有过闭眼现象,原因是大佛不忍心看见人间所受的灾害。这种说法,无疑给大佛披上了更为神秘的外衣,显得大佛也更具神力。但实际上,大佛闭眼的原因是自然风化与酸雨腐蚀导致的表皮脱落,看起来如同大佛闭眼一般。大佛“闭眼”也并不是在这些特定的年份,在缺乏维修的年代,出现这种破坏是正常的事,如今的大佛,在精心的保护维修下,也不会再出现“闭眼”的情况了。
乐山大佛雪景
文史君说:
乐山大佛从建成至今,已历千年风霜,却始终屹立在江边,俯瞰着这娑婆世界。这其中他经历过香火旺盛,万众朝拜,也遭受过战争破坏,无人问津,如今他重新焕发了生机。他就是真正的佛,旁观和亲历世间风云的变化,却始终微笑面对一切。
今天的大佛,已经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外围的大像阁不复存在,人们得以看见他的全貌真容。唐代的大佛是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今天的大佛是历史的遗存,是文化的宝藏。乐山大佛早已不仅仅是一尊佛像,他更是活在当下的历史,活在人们心中的一份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岳爱国:《乐山大佛闭过眼吗》,《中国科学报》,2018年7月,
周俊麒:《我国古代佛教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四川乐山大佛阁研究》,《乐山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月明日:《乐山大佛藏宝洞之谜》,《文史博览》2016年第6期。
靳美艳:《从乐山大佛名称改易看晋以降弥勒信仰的式微》,《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6期。
魏亦雄:《乐山大佛的变迁》,《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
王建:《乐山大佛文化之谜新解》,《文史春秋》2006年第7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